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人物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记革命烈士李渭滨

2015-04-03 08:4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wc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汝南县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在整理李渭滨墓碑上的花环。 李渭滨妻子的墓碑。□晚报记者 张丽丽 高琳琳 文/图3月25日上午9时40分许,记者根据《驻马店党史》的记载,来到汝

luf150422.jpg 

汝南县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在整理李渭滨墓碑上的花环。

luf150423.jpg 

李渭滨妻子的墓碑。

□晚报记者  张丽丽   高琳琳   /

325日上午940分许,记者根据《驻马店党史》的记载,来到汝南县党史研究室,想从那里打听烈士李渭滨后人的消息。

“李渭滨是我们汝南县的名人,上年纪的人都知道他的英勇事迹,有关他后人的消息却没有人知道。”党史研究室主任陈秉辉告诉记者,他们编撰《汝南县党史》时,曾到李渭滨的出生地汝南县城关寻找过他的后人,但没有结果。

今年1月,记者就到汝南县城寻找过李渭滨的后人。有人说李渭滨没有后代,也有人说李渭滨的后代去了信阳,具体在哪里他们不清楚。抱着一丝希望,记者与《信阳晚报》的负责人取得联系,想通过媒体找到李渭滨的后人。

19日,《信阳晚报》以《李渭滨烈士的后人  你们在哪儿?》为题,报道了寻找李渭滨后人一事。然而,寻人的消息刊发后,并没有得到有用的线索,寻找李渭滨后人的事情便搁置下来。

“您再好好想想,咱们搜集李渭滨烈士的事迹时,有没有打听到他后代的情况啊?”记者问陈秉辉。

“我们没有搜集到这方面的材料,但是听说李渭滨曾经在汝南中学读书,好像是现在的汝南二高吧。具体情况我们不太清楚。”陈秉辉回答。他告诉记者,如果李渭滨有后人的话,可能会享受政府发放的抚恤金,县民政部门对此应该有详细记录。

寻找烈士后人受阻

随后,记者来到汝南县民政局优抚股。提起李渭滨,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放下手头的工作,称知道这个烈士,但是没有给其后人发放抚恤金,因为他好像没有后人在县城居住。

“以前也没有发放过吗?再帮我们查一下另外一位烈士。”记者说。在查看了相关资料后,工作人员称也没有这位烈士的信息。

“你们可以到办公室找一下各乡镇民政所所长的电话。对于这些英烈,他们应该比较熟悉。”在该工作人员的建议下,记者来到县民政局办公室,并向屋内两名工作人员说明了来意。

“你们有县委宣传部的介绍信吗?没有介绍信我们不能提供信息。”一名主任模样的中年男子说。记者随后联系了本报副总编辑胡智慧,希望他向县委宣传部说明情况,方便记者采访。

在联系县委宣传部的空档,记者接到胡智慧的电话。胡智慧希望办公室负责人接一下他的电话,他把记者此次采访的原因向对方说明,以免对方误会。

“没有宣传部的通知我们不接受采访,谁的电话我也不接。”该中年男子说。

采访被拒后,记者只好寻找其他途径寻找烈士的相关信息。记者在县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员那里得知,李渭滨在县烈士陵园有个墓碑,好像是他亲戚立的。“这可是个好消息,说不定我们在那里能找到他的后人呢。”记者心想。兴奋之余,记者立即赶往烈士陵园。

有志气的进步青年

根据热心群众的指点,记者顺利地找到了汝南县华南公墓(汝南县烈士陵园)。由于此时临近清明节,华南公墓祭奠的人很多。

“你们要找李渭滨的墓碑啊,顺着这条路往里走,纪念碑后面就是他的墓碑,很容易找到。”听说记者要寻找李渭滨的墓碑,公墓管理人员非常热情,赶忙带着记者往里走。在路上,管理人员不停地向记者介绍,李渭滨是汝南县的大英雄,这样的人媒体就应该好好宣传。

在管理人员的讲述中,记者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回到了英雄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李渭滨原名李路平,化名张仲彦,1902年农历三月初一出生于汝南县城关一户清贫的书香门第。李渭滨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辛酸,父亲李幕含是晚清秀才,不幸早年病逝,母亲长年多病,生活拮据。李渭滨自小受家庭的影响,读书十分刻苦,加上天资聪颖,几年内除学完学校课程外还博览不少家藏的经、史、子、集。

1917年,李渭滨考入汝南中学。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随着视野的开阔,他不仅勤奋读书,而且关心国家大事。后经五四运动的洗礼,李渭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一名有救国救民远大理想的有志青年。

中学毕业后,李渭滨同时报考了三所大学,均被录取。他十分崇拜、向往苏联的革命运动,迫切希望能近一步了解苏俄革命,从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因此,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他毅然选择了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在学校里,每每看到一些进步刊物,李渭滨总是如获至宝,如饥似渴。他常常外出宣传革命思想,引导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李渭滨性格忠厚豪爽,待人和气,知识渊博,当时赢得了青年学生的信服和尊敬。”在李渭滨烈士的史志记载中,许多人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而且称他为革新派代表人物。大学毕业后,风华正茂的李渭滨不仅懂得三国语言,并且能歌善写,被党组织派到黄埔军校工作,并于1927年回到汝南县继续革命。

英雄血洒洪汝滨

李渭滨回到家乡的当年,中共汝南县委成立,李渭滨任中共汝南城关区支部书记,积极组织广大农民开展打击恶霸、分粮和抗捐抗税等多种形式的斗争。第二年,因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叛变,汝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李渭滨也被捕了。顶住反动当局的严刑拷打,在入狱的第二年,李渭滨被党组织多方营救获释出狱。

1929年秋,李渭滨受信阳中心县委派遣,化名张仲彦,到豫东南一带协助和指导新蔡、潢川、息县等地的工作。当时,正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时期,新蔡、潢川、息县处于边缘地带,党组织在农村的力量十分薄弱。李渭滨根据党的要求,秘密发展党员,先后建立了陈寨、傅寨、大陈庄、谭赵庄等11个党支部。

李渭滨1930年被任命为鄂、豫、皖特委常新蔡特派员,他选择了新蔡县城西的小李庄作为活动中心点,为发展农村党的组织,他经常深入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并且自编教材对党员进行教育。由于小李庄群众基础好,中共新蔡县委从县城迁到了小李庄。

“当时小李庄成为党在豫东南地区活动的中心点,群众称之为红色小李庄。”陈秉辉告诉记者,当年为了应对特大灾荒,李渭滨带领党员开展了均粮斗争,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存粮较多的地主豪绅。

19337月,新蔡反动统治势力配合豫、鄂、皖三省边区“剿匪”总司令刘镇华对豫、鄂、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五次军事“围剿”,再次向新(蔡)正(阳)汝(南)游击革命区发支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小李庄成为敌军密切注意的重要目标。

74日,李渭滨在小李庄主持召开县委会议,而叛徒张新斋带领200多名国民党地方武装偷偷包围了小李庄,并将李渭滨等7位省、县、区领导同志抓捕。狡猾的敌人当夜就进行了秘密审讯,在敌人种种酷刑的摧残下,李渭滨等人坚贞不屈。

77日上午,李渭滨被杀害,享年31岁。

烈士墓碑保存完好

“李渭滨烈士从入党到牺牲,整整奋斗了10年。他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以及无畏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后人,他的英名和功绩也将永垂革命史册,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烈士陵园管理人员说起英雄先烈的事迹犹如诉说家常,对于陵园里烈士的故事,他们已经耳熟于心了。

记者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发现几名管理人员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整理墓碑上面的花环。“这个就是李渭滨的墓碑。你们看,保存的非常好,经常有人前来祭奠。”管理员党新爱指着纪念碑左后方的一个墓碑说。

来到李渭滨的墓碑前,记者发现他的墓碑被打扫得非常干净,周围的花环也是新换上去的。他的墓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李渭滨之墓”的字样,左下角落款为“汝南县人民政府,19978月重修”。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学校里经常组织演讲比赛,我曾经就演讲过李渭滨烈士的英勇事迹。”烈士陵园会计闫洪涛告诉记者,这里还有十多名烈士的墓碑。

记者询问这里是否有李渭滨烈士的亲人为烈士立的墓碑时,工作人员指着纪念碑右下方说,那里有一块碑应该是烈士后人立的,他有很多后人,但是好像都搬到武汉居住了。至于对方的具体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因为对方有十多年没有来过了。

烈士后人立碑纪念

记者顺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来到一个墓碑前,墓碑上写着史心荣的名字。墓碑前分别立了两个小一点儿的墓碑,立碑的是老人的儿子和女儿。老人的儿子名叫李群绪(已故),女儿叫李龙绪。

这时,同行的记者苏莉发现老人墓碑背面有一段长长的文字。

在墓碑背面,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记载:革命老人史心荣,河南省汝南县人,在其父亲的影响下学习文化,1931年随夫李渭滨在豫、鄂、皖地区从事革命工作(在机关),为党保管、传递文件。1933年因时局紧张,有孕在身的她不得不暂时回家,哪知这次与丈夫的分离竟成了永别。

在以后的漫漫长夜里,她带着儿女苦苦等待了17年,直到全国解放的那一天才知道丈夫早已为国捐躯。正如唐人陈陶《陇西行》所言: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记者在碑文中了解到,解放后,史心荣送子参军。在文革期间她奋不顾身地保护革命干部,对党始终怀着赤子般的心。

在碑文中得知,史心荣老人就是革命烈士李渭滨的妻子,而且也是一位从事革命工作、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的老人。

通过碑文记者了解到,烈士李渭滨有一儿一女,目前烈士已经有了四代人。虽然不能联系到远在武汉的烈士后人,但我们知道,在这种革命家庭的熏陶下,在史心荣老人的教育下,他们一定会秉承先烈的遗志,继承先烈优秀的革命传统,用自己的方式在各个行业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责任编辑:wc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