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胡风策划抗战木刻展览
摘要:原标题:77年前胡风策划抗战木刻展览 其中30多幅现再展出抗日战争时期木刻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 记者彭年 摄《夏伯阳》 记者彭年翻拍《轰炸出云舰》 记者彭年翻拍 77年前
抗日战争时期木刻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 记者彭年 摄
《夏伯阳》 记者彭年翻拍
《轰炸出云舰》 记者彭年翻拍
77年前,“抗敌木刻”在汉引万人观看
老版画昨日再燃血火记忆
本报讯(记者黄征 通讯员孙夏 艾昕)1938年1月,抗战开始后第一次全国性的木刻展览会在武汉展出。77年后,昨日,由湖北省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战斗——抗日战争时期木刻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展出的三百多幅版画中,有三十多幅曾是那次木刻展览会的展品。
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介绍,上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发起新兴版画运动,一大批青年艺术家投身版画创作。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版画艺术家也聚集在此,鲁迅的学生胡风在武汉主编《七月》杂志,是扶持、发表抗战版画作品的重要刊物。
“在动荡不安的战争环境中,从东北、平津、沪宁等沦陷区逃亡来的木刻家们云集武汉,‘武汉木刻人联谊会’、‘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等组织也相继成立,艺术家们以刻刀为武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抗战木刻宣传活动,武汉一度成为当时中国抗战木刻运动的中心。”黄乔生说。
1938年1月8日至10日,由胡风策划的首届“全国抗敌木刻画展览会”在武昌民众教育馆成功举办,三百多幅作品出自陈烟桥、力群、江丰、野夫等二十余名年轻木刻家之手。当年《七月》第7期这样描述展览盛况:“签名的观者已达六千人以上,连同没有签名的,大约有一万人左右。”
黄乔生说,这次在武汉展出的三百多幅作品中,有三十多幅可以确定当年在武汉展出过,其中包括展览结束后,新华日报选登的《轰炸出云舰》(马达)、《夏伯阳》(江丰)、《旗手》(李桦)等。
记者看到,这些作品的纸张已发黄,内容有反映当年人民苦难生活的,有再现抗战壮烈景象的,还有记录重大战役的。如马达创作的《轰炸出云舰》,再现了1937年中国空军轰炸日军出云舰的场面,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除了版画作品,此次还展出了少量文物,其中一本《七月》杂志第5期是胡风之女张晓风2007年捐给湖北省博物馆的。参加开幕式的张晓风说:“父亲当年将一些版画作品刊登在《七月》封面上,这一期选了马达的《抗敌军的防御战》,展现的内容是‘卢沟桥事变’。”
战火带“火”了木刻版画 记者黄征
在炮火纷飞的抗战时期,新兴木刻版画为什么能迅速发展,并成为宣传抗战的强力武器?昨日,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对这一特殊的艺术现象进行了解读。
新兴木刻版画的诞生,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1936年,新兴木刻运动的导师鲁迅逝世。鲁迅的学生胡风继承了他对中国新兴版画事业的支持和推广,团结、扶助了一大批青年木刻家。新兴木刻版画作为救国图存、争取抗战胜利的武器,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黄乔生说,中国传统的木刻年画起源于宋代,清代以后逐渐消失。新兴木刻版画是鲁迅借鉴德国、苏联的版画艺术,慢慢发展起来的。此次在武汉展出的作品中,有的作者就深受德国著名版画家珂勒惠支的艺术风格影响,着力刻画战争中的亲情。
艰苦的战争环境,是新兴木刻版画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黄乔生解释,当时油画和传统国画曲高和寡;加上战争条件艰苦,油画的画板、颜料要进口,在战时获得它们非常困难,相比之下,木刻就比较简单,找一块木板,用刻刀就可以创作。
“艺术家创作出作品,印上几百幅,在大街上、各战区四处张贴,有的刊登在杂志上,发行几千份甚至上万份,宣传效果非常好。”黄乔生说。
此次来汉展出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幅面很小。黄乔生表示,这也跟条件艰苦有关系,“艺术家们在战乱时期不停地行走,有时候刻完作品后,木版就丢失了,能留下来的更加珍贵”。
抗战时期,版画艺术家们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活动。其组织在武汉形成雏形,逐渐发展壮大;后一部分人撤退到重庆,有的到了延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展出,还送往苏联、美国展览。有组织的活动,也是艺术家们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
“抗战版画堪称是一部饱含着笑与泪、血与火的‘木刻画史’,在宣传抗战、抨击黑暗的同时,也相当忠实地记录了国家和民族曲折的心路历程。”黄乔生说。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长江日报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