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科技推广

个体农户唱主角 种粮又成“香饽饽”

2015-03-22 17:1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k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新华社济南3月22日电(记者 陈国军、张志龙)“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阳春三月,行走在田埂上,记者调查发现,在如今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华社济南3月22日电(记者 陈国军、张志龙)“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阳春三月,行走在田埂上,记者调查发现,在如今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壮大之际,山东个体农户依然唱主角,种粮又成“香饽饽”。这背后透露着什么样的春耕新气象?

麦子“住得”宽敞 农民心气也高了

“你看我这两年用上的新技术,农业局推广的宽幅播种,不成行而成带状,等于种子‘住得’宽敞,不再互相争光争肥,能不长得好。”

春分时节,正值小麦返青,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二戈官庄村农民李瑞亮拉着记者在麦地里比划起来:“麦子品种统一了,地浇水方便了,五六年前亩产900斤算好的,今年看这苗情,起码是1300斤。”

寒亭区农业局干部韩风浩说,今年农民种植粮食积极性高涨,全区小麦种植面积从去年的24.7万亩增加到27万亩。

说起种粮,高唐县张庙村农民徐立洪一肚子的话:“现在种粮省事,‘小农水’插上卡就能浇地,妇女在家就能办;以前最少两男劳力,支上机器,铺上管子,还得等河沟里有水。”徐立洪说,10多天前,他就把村南3亩地浇完了。

在47岁的徐立洪眼中,通往田间的泥巴路已变成沙石路和水泥路,耕种全部机械化,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让农户们吃了定心丸。“种地有感情不费力,打工开店也不耽误,有粮保底心踏实啊。”徐立洪说,希望政府继续投资水利设施,把村北那两亩地也给建上“小农水”。

随着新一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山东农户种地愈发便利,种粮又成“香饽饽”。据山东省农业部门统计,山东今年小麦播种面积5680.2万亩,比上年增加69.9万亩。

“田管家”日渐走俏 农民开始成“甩手掌柜”

“你看,这一片小麦旺长,原来农民自己还镇压、划锄。这两年打工一天就赚150块钱,农民已没那工夫。”3月18日,在寒亭区高里街道桥西一村的麦田里,高里街道农技站长吴世连向记者抱怨。

吴世连口中的“镇压、划锄”是北方小麦春管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让麦田保墒增温、控旺转壮、节水抗旱。

虽不见农民自己“镇压划锄”,但农民并不担心,因为有“田保姆”。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春耕时节,一种被农民称为“田管家”“菜单式”的托管或半托管服务,正在山东农村走俏。

“深松,孟凡亮,80元/亩;打药,仪坤,15元/亩……”3月中旬,在高密市张家庄为农服务中心,宽敞的大厅内电子屏上滚动着“田保姆”农地服务项目、收费和联系人,让人一目了然,农民可“自由选择”。

“浇三遍水,人工就要100元/亩;交给‘中心’,成本是80元/亩,浇地效果还好。”高密市种粮大户岳梦羲说,她选择的是“菜单式”半托管服务,一个电话打给为农服务中心,浇地、打药……全解决了,一亩地至少能省200元。

像高密市这样的托管和半托管土地,目前仅在山东供销社系统就达825万亩。高密市初家为农服务中心主任仪亮说,“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如今,农民种地需要什么托管,我们就提供什么托管,农民种地越来越轻松,真有点‘甩手掌柜’的味道。”

今年春耕,山东推行的以供销社为代表的“大田托管”服务,已成为农户信赖的“田管家”。菏泽郓城县张营镇张一村47岁的农村妇女屈爱青说:“耕、种、管、收、售等环节都不用管。省钱省力!”

不再耕“子孙田” 农业转调风正起

插上土壤信息IC卡,根据免费测土的数据,高密农户栾兆东填写上诸如“上季种植品种”“本季种植品种”“期望产量”等数据后,经过“智能终端配肥店”,很快就配出适合自家6亩农地使用的肥料。

“过去都靠经验施肥,现在缺啥补啥,降低成本,改良土壤,还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栾兆东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不能再折腾地,耕‘子孙田’了!”高密种粮大户王翠芬说,“前几年地越种越硬,要多产粮,只能靠施用更多的化肥。”经历两年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后,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项目帮助下,王翠芬开始施用有机肥。“一袋有机肥30块钱,我只需拿(付)七八块钱,用过之后地力不减,也不见板结,成本也下来了。”

徐立洪也有类似的感受。“光上化肥,土壤板结厉害,多年没有上土杂肥,麦子也没有麦香了。”他指着自家的麦田说,纳入高唐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区后,用上了有机肥,麦田看着就比对面的“绿油油”。

测土配方施肥、上生物有机肥,让板结的土地肥起来,成为今年山东春耕的新气象。山东从去年始就出台新政,实施包括高唐县在内的五个县区耕地质量提升试点,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等6项工程,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

“俺一直在想,什么都可以加钱买到,但土地破坏了,加多少钱也买不到。土壤修复不是为自己,也是为后代。”王翠芬一语道出种粮农民的心里话。

责任编辑: 刘红色

 

责任编辑:lk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