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变硬 过年莫停药
摘要: ●抗血小板药物和调脂药物,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预防的两大基石药物。这两类药物不仅有治疗作用,也有预防作用 逢年过节,朋友聚会,少不了大鱼大肉、饮酒吸烟。这
●抗血小板药物和调脂药物,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预防的两大基石药物。这两类药物不仅有治疗作用,也有预防作用
逢年过节,朋友聚会,少不了大鱼大肉、饮酒吸烟。这些都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原因,约占70%。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栓形成、血管狭窄、血管闭塞,进而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
抗血小板药物和调脂药物,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预防的两大基石药物。这两类药物不仅有治疗的作用,也有预防的作用,需要长期服用、定期复查,监测内容包括血常规、肝肾功、凝血。
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抑制血栓的发生和发展,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卒中发生后,抗血小板治疗应尽早开始。如果采用溶栓治疗,应该在溶栓治疗24小时后再开始抗血小板,减少出血的风险。
降脂药物通过调节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从而预防脑血管病的复发。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控制血压、调整血脂、注意血糖是脑血管病防治的三个重要手段。高血压是脑卒中公认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风险是普通人的7倍。不管有没有发生过脑卒中,高血压患者都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压,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血压“持续平稳”。因为血压的波动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加重脑、心、肾脏的损害。所以,在规律用药的基础上,更要注意血压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维持血压的平稳。目前,欧洲及美国指南已经将家庭血压监测列为控制血压重要的手段。每天由家属为患者定时测量血压,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并且记录下来,养成记“血压日记”的好习惯。高血压的控制不仅需要医生的药物治疗,更需要家庭内患者及家属的合作。高血糖的控制同高血压一样,一经确诊,就需要终身服药,并且患者及家属也要在家里定时监测血糖。急性期的病人并不要求把血压、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内,过度降压和降糖,矫枉过正,会导致大脑的血供和能量不足,反而加重脑的损害。一般来说,溶栓后血压在180/105毫米汞柱以内、非溶栓患者血压在220/120毫米汞柱以内,是不必担心的。
对于高血脂患者,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调脂药物。长期服用他汀,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更重要的是可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进而达到预防缺血性脑血管发生、发展的目的。他汀用药,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即使血脂在服用药物后降为正常,也应该继续服用。
如果发现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高于70%但无症状,或者已经发生脑卒中,也可通过外科手术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等,以此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首选方法,包括戒烟限酒、减轻体重、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适当运动。
(作者为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主任)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人民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