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瓦”奏响“曲艺人生”
摘要:今年60岁的陈天义,是“四块瓦”在豫南地区的独有传承人,45年痴迷“四块瓦”,运用双手分别持四块瓦片或铜链敲击和竹板伴奏的吟唱形式,义务宣传党和
今年60岁的陈天义,是“四块瓦”在豫南地区的独有传承人,45年痴迷“四块瓦”,运用双手分别持四块瓦片或铜链敲击和竹板伴奏的吟唱形式,义务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及新农村好人好事。
“四块瓦”奏响“曲艺人生”
通讯员 范 杰 王化远 余国清
“四块瓦敲打响连天,俺把计生来宣传。各位乡亲听仔细,计划生育要牢记,不要麻痹和大意。吃饭穿衣和土地,人口增长好几亿,多人口那少土地,生活不能吃空气……”
今年60岁的陈天义,是“四块瓦”在豫南地区的独有传承人,45年痴迷“四块瓦”,运用双手分别持四块瓦片或铜链敲击和竹板伴奏的吟唱形式,义务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及新农村好人好事。这种别具一格的说唱艺术,陈天义在农村文艺舞台已经坚持45年,是豫南地区“四块瓦”说唱艺术的最后守望者,他用“四块瓦”敲响了自己的曲艺人生。
少年:他5岁失去双亲,为了糊口,15岁拜师学会“四块瓦”说唱艺术,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说唱了一生
“四块瓦”最早流行于唐代,盛行于清末民初,是人们在劳作间隙,为欢娱就地捡起四块瓦片进行敲击说唱的艺术,后来演变成艺人用双手分别持铜链和竹板伴奏的吟唱形式,主要在河南、安徽一代流传。因其唱词朗朗上口,曲调婉转,说唱酣畅淋漓,表演惟妙惟肖,深受群众欢迎。
3岁没爹,5岁没娘,从小跟着叔父长大的陈天义,为了糊口,15岁就到沈丘追随干爹学习“四块瓦”说唱艺术。18岁那年,学成归来的陈天义背着战鼓高兴返乡,准备挣钱来回报叔父。
然而,陈姓家族不容背战鼓说唱的家规,使他这一美好的愿望化为泡影。实在没办法,为了有口饭吃,陈天义又转投本乡雷岗村的陈立功师傅求艺,一边四处演唱,一边潜心研学“四块瓦”说唱艺术。
回想起当年刚学打铜链的艰难,老人说3年中手不知磨破了多少回,眼泪不知掉了几箩筐,方能过关上场表演,也就是从那时起,陈天义就与“四块瓦”结下了不解之缘,说唱了一生。
青年:为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他靠“四块瓦”说唱艺术,技惊四方,红极一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没有电,电视和电影还没有覆盖,而具备浓郁地方特色的豫南“四块瓦”快板说唱大鼓曲艺很受农民的喜爱,同时具备说唱和肢体表演特色,能够满足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需求,深受百姓欢迎。
那个时候,正是陈天义的青年时代。他不怕熬夜,挥起四块瓦片,架起大鼓,有时拿起竹板,更是曲不离口,瓦不离手,板不离鼓。只要乡亲们围了堆,夏天乘凉时或是春天村庄饭场上,他都会哼起“四块瓦”小曲来。由于陈天义的演唱音正腔圆,表演细腻逼真,而且从不说“脏口”,很快就唱红河南、湖北两省。其唱的《海瑞传》曾经迷倒了许多听众,有时一场听众就达2000人。
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血气方刚的陈天义萌生了当“四块瓦”说唱艺人的理想。聪明伶俐的陈天义深受恩师亲传,不到20岁便登台献艺,技惊四方,红极一时。
在人民公社实行大集体年代,农村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偏僻农村每两个月才轮到一次说书的机会。夜晚,农村的中心地带槐树下挂着一盏马灯,一方小木桌,一面大鼓,四块瓦片,有时候是竹板,或两片铜链,就这么简单敲击,陈天义就一腔一板地演唱起来。老人们的烟袋锅在远处一闪一闪地亮着,孩子们围在跟前,都竖着耳朵听唱,什么《三侠五义》、《刘墉三下南京》,故事扣人心弦,让人陶醉着迷,有时候一场下来能唱通宵。而陈天义得到的报酬仅仅是生产队长挨家挨户兑现的小麦、大米,庄子农户多了,就能多收点,少则
中年:为坚守农村文化舞台,他靠“四块瓦”说唱艺术进入县文化馆宣传队,盖了新瓦房,娶了新媳妇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进入中年的陈天义,尽管当时生活拮据还未成家,可他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就走村串户地敲打“四块瓦”。针对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陈天义编唱了《新事新办好姻缘》、《厚养薄葬人称颂》和《勤俭节约闹革命》三大类十多个生活快板;针对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集市经营门店不断增多,他又编唱了《公平交易搞活市场》、《小河有水大河满》、《民营富裕国家强》和《文明服务顾客多》等五大类20多个经济快板。
因为陈天义的“四块瓦”快板书自编自演,甚至现编现演,又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既能针贬时弊,又对一些现象褒扬有加,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经乡政府推荐,陈天义走进正阳县文化馆民间文艺宣传队,走遍全县乡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惠蒙党恩的陈天义又把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新面貌用几近失传的“四块瓦”形式说唱表演出来,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赞歌。
后来,县文化馆宣传队解散,陈天义又回到家乡。乡党委、乡政府得知陈天义这么多年为了“四块瓦”演唱艺术一直单身漂泊在外,家里住房早已成了危房,就拨出专款为他盖了三间新瓦房,他才算有了自己的家,娶上了新媳妇。
老年:为挖掘中华曲艺文化遗产,他靠“四块瓦”说演艺术,走向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展示了风采
到了二十一世纪,陈天义传承的“四块瓦”演唱艺术作为民间曲艺列入了市、县中华曲艺文化遗产重点发掘。为了使这一稀有的民间曲艺能够发扬光大,陈天义已被推荐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走进驻马店》节目的录制,也展示了民间艺人的精神风采。
“四块瓦”说唱艺术成了陈天义的精神支柱。回望他的五十载曲艺人生,他说:“我一生中把‘给人快乐就是我的幸福’作为座右铭,虽然没有值钱的财富,但是四块瓦说唱艺术成为民间曲艺永恒的文化遗产却普照人间。”平日里他根据不同时期需要,把身边的事编成戏文,配合乡里的中心工作逐村演出,先后为当地群众送去了自编自演的《只生一个好》、《平安正阳颂》、《夸夸俺的好支书》等小段子,在丰富当地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成了乡里的“编外宣传员”。
陈天义说,他曾经收了两个徒弟,但都吃不了练“四块瓦”的苦,都改说评书了。他非常担心祖师爷创下的这门说唱艺术在自己手里失传。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兴传媒文化载体涌现,古老的“四块瓦”说唱艺术终究面临着被冷落和取代的命运,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过去那种说唱快板书养家糊口的时代也不复存在了。然而,这种“四块瓦”说唱艺术和陈天义编唱的“顺口溜”快板书富有哲理,言语俏皮,诙谐幽默,是他坚持45年的心血和结晶。从中我们也看出陈天义45年痴迷“四块瓦”,不仅奏响了他自己的曲艺人生,而且是他一辈子传承中华曲艺文化的欢乐人生。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