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不差钱” 19家公司两日出手58亿元
摘要: 大概是因为那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俗语在投资者的心中地位日渐稳固,越来越多的人对理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上市公司也不甘落后,纷纷发布公告宣布购
大概是因为那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俗语在投资者的心中地位日渐稳固,越来越多的人对理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上市公司也不甘落后,纷纷发布公告宣布购买理财产品。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仅1月24日和1月26日两天,两市即有19家公司发布了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经计算,理财总额约为58亿元。查阅今年以来两市所有的公告可以发现,理财已有“井喷”的迹象:有约300份关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相关公告刊出,涉及上市公司上百家,且有多家公司在短期内频繁购买理财产品。
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对于资金的来源大部分有所表述,总的来看,自有资金和此前定增、IPO时募集的资金仍是理财“本金”的主要来源,而这些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大部分为保本型、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在5%左右。
今年以来发布的理财公告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大概因为新年伊始的原因,公司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决定,计划在年内开展理财业务;一类是公司直接公告购买理财产品的明细情况。
在过往的时间里,有不少上市公司因为对理财太过热情,使得主要利润的结构产生了严重依赖理财的状况,从而遭到了投资者的诟病。对于购买理财产品,虽然不少公司称,旨在“确保公司日常经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以闲置资金适度进行保本型的投资理财业务,此项业务开展不会影响到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经营,且通过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短期银行理财业务,能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增加投资收益,从而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水平,为公司和股东谋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但是,有市场人士提醒,虽然上市公司用闲散资金理财可以保证资金增值并增厚业绩,但需注意不要偏离主业,使公司利润的结构能够科学、合理。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中国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