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金融 投资理财 理财超市

存款不翼而飞 储户如何捂好钱袋子

2015-01-26 16:2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今年初,各地陆续曝出储户存款失踪的事件,本应安全躺在银行账户的资金不翼而飞,让许多受害者大呼存款去哪儿了?对此,监管机构已经发声,表示正在调查此事。我们不禁

  今年初,各地陆续曝出储户存款失踪的事件,本应安全躺在银行账户的资金不翼而飞,让许多受害者大呼存款去哪儿了?对此,监管机构已经发声,表示正在调查此事。我们不禁要问,存款怎么会丢失?储户该如何确保资金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截至去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高达116万亿元。然而,公认十分安全的银行存款,近日却在多地频频出现失踪。浙江杭州42位银行储户发现,自己的数百万元存款仅剩少许甚至被清零。同时,义乌、南京、湖北等地也出现了储户存款失踪事件。

  据了解,这些在银行消失的存款无一例外和所谓的高息揽储、贴息存款有着莫大关系。储户往往经人介绍,将大额存款存到银行获得贴息,而事实上,储户资金被存入后立即被转到其他账户上。

  在这一过程中,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资金掮客的推波助澜是主因,但储户的不理性则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为了贪图高息,有的储户竟然签下“不开通短信提醒业务”、“不开通网银权限”、“不能通存通兑”、“不查询”、“不得提前支取”、“不对在银行工作的亲人朋友提起”的承诺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对银行储户而言,要明白国家是有法定利率规定的,如果去存钱的银行利率很不靠谱,说明可能不是正规存款,要注意辨识;对银行内部来讲,要加强内部管理,防止出现“内鬼”。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看来,很多储户理所当然地以为存款本身是存在银行的,业务办理也在银行场所进行,出了问题由银行负全责。这大概也是不少储户敢于无视法律、铤而走险去搞“贴息存款”的重要原因。对普通民众而言,千万别去碰“贴息存款”,不管是“阳光贴息”还是“非阳光贴息”,都是违法行为,上不了台面也不受法律保护。即便以后存款保险正式出台,这种近似民间借贷的“贴息存款”,即使失踪了存款保险也不会赔付。

  值得欣慰的是,监管机构已经关注到储户存款失踪的事件,并已开始着手调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银监会已经关注到此事,具体原因和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银行有义务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都必须要加强自身管理,有效防范各种针对存款人的犯罪行为,保护储户存款的安全。王兆星说,不管是因为银行管理或信息系统漏洞,还是因为个别社会犯罪分子和银行的工作人员相互勾结造成对存款资金的诈骗等,都要进行处理。(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