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之花竞相开放
摘要:记者 王东红驻马店市第五届戏剧大赛从2014年9月24日至10月30日结束,大赛共上演15台大戏,其中7台戏来自我市民营剧团。作为第一次参加政府举办的市级大赛的民营剧团,纷纷
记者 王东红
驻马店市第五届戏剧大赛从
演出过程中,评委们看到正阳县便民豫剧团有限公司的上演剧目表《铡刀下的红梅》时,不由心生疑虑:作为设备相对简陋、行当缺失的民营剧团,能否把经典剧目原汁原味地展演出来,把经典中的“精”奉献给观众?
《铡刀下的红梅》是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少年英雄刘胡兰为题材创作的现代戏,是全国著名导演余笑予给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主演王红丽量身定制的一台剧目。伴随《铡》剧音乐响起,演出过程几乎就是小皇后豫剧团演出版本的再现。饰演胡兰子的小演员王敏,用甜美雅丽的唱腔,富有动感的表演给观众留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一举夺得民营剧团演出金奖。演出刚结束,大赛评委成员、市演艺中心主任时运现就走向后台,见到王敏和她父亲王林场(该团负责人)时,便力邀王敏到市演艺中心工作。
正阳县便民豫剧团有演职人员56人,常年活跃在河南、安徽、山西等地,每年演出8个月,演出场次700余场,是正阳县出名的一家民营剧团。但王林场常感叹:“老一辈因为年龄和精力的问题相继退出,一直没有年轻人可以顶上来,剧团很难维持下去。”为了解决剧团的演员空缺问题,在团长王林场的倡导下,他一家全部从事演出,儿子、闺女也都报考了戏曲学校。但是作为一个民营剧团的领导人,王林场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
当前,当前,在我市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后,各院团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同时,活跃在社会最基层的由私人投资组建、自负盈亏的像王林场的便民豫剧团那样的民营文艺剧团也正方兴未艾。它们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基层演出市场的主力军,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据市文化部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民营业余剧团300多家,其中演职员工15人以上的剧团80余家,在文化、工商部门注册的有26家,90%以上的民营剧团是豫剧、曲剧团。每团正常演出时的演职员平均不到二十人,其中演员约11名,乐队4至6人,后勤人员1至2人。
这些剧团大多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当一部分民营剧团的办团人和业务骨干多是原县级豫剧团退休的人员或演员,组成人员多以家庭、亲属、朋友为主,还有一部分是来自附近农村的戏剧爱好者或老艺人,如平舆县惠民豫剧团、东方豫剧团,正阳县的便民豫剧团等。
由于民营剧团本身缺乏规范的运作,演员跳槽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演出场次因主要演员随时跳槽不得不搁浅。王林场为长期留住演员,不得不采取“年薪+先预付工资+演出场次提成”的留人方法。有时,实在缺少角色,还得临时高工资雇演员。
王林场介绍,正阳县豫剧团在2012年的院团改制中,人员全部分流入县文化馆后,县里像他这样的各类演艺团体有20多家,其中注册的民营剧团除了他的便民豫剧团外,还有熊寨镇王楼村豫剧团等12家,戏剧种类包括豫剧、曲剧及综艺类,从业人员200余人,大多剧团经营状况良好。
据统计,2012年以来,正阳县民营剧团演出场次合计8000多场,平均每团演出400余场次,演出总收入预计在300万元左右,观众人数达60万人次,演出遍及正阳县各个乡村和罗山、确山、平舆、新蔡等县及郑州、漯河等市和湖北、安徽等省,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精神食粮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收益,成为正阳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民营剧团最大的优势就是面向群众,演出剧目灵活多变,你点什么,我唱什么,村民的要求就是剧团的标准。为满足农民戏迷的要求,民营剧团开出了花样繁多的“菜单”,诸如生日戏、周岁戏、寿年戏、体面戏、吉利戏、彩头戏、庆贺戏、造屋戏、乔迁戏、庙会戏、还愿戏等不下10种。在民营剧团,一个新的剧目只要导演把提纲说一说,相关演员按提纲分“行档”凑一凑,即可边排边演、边演边排。
但是作为一个自发性组织的民营剧团,虽然在办团形式、运作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足和缺陷。王林场介绍,第一是基础差,生存环境相对严峻。目前在农村演出市场上,民营剧团的存在,无论其剧团的数量,还是在市场中所占份额都已经不容忽视,但民营剧团白手起家,缺乏先进的现代化灯光、音响和道具,观众基础和市场影响力较差,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力量,演出往往都是靠自己到处跑,到处去讨节目,演出的场次很不固定。
第二是演艺人员匮乏,演员流动性大。由于民营剧团对演员没有按照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更没有实施规范的社会保障和人员管理机制,所以演员跳槽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是演出市场竞争无序。一是市场营销手段落后,演出经纪人队伍不够规范。目前正阳县没有正规的演出管理经营机构为民营剧团的演出市场牵线搭桥,营销手段主要停留在团长自己跑、“靠关系、靠熟人找市场”的层面上。这无形之中为一些不法经纪人串通当地势力,给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二是剧团与剧团间相互压价或以次充好,相互搅场子。
第四是剧团创新意识淡薄。农村演出市场的简约化、低层次和文化消费扩张不足,加上没有现代化、规范化建设的市场需求,使许多民营剧团主观上缺少创新求变的动力,加之反映现代农村题材的戏曲剧本少,他们往往奉行“借来主义”,依葫芦画瓢,并且都是一些历史剧目,缺少既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又通俗易懂、适合于农村演出、能让群众接受和喜爱的剧本。这样的结果只能萎缩了受众面。
第五是演出成本难以回收。民营剧团都是白手起家,条件比较艰苦,不堪重负演出过程中的运输、场地、广告、税收等成本。
而对于市文化部门来说,民营剧团还存在着剧团证照不全、负责人缺乏办证概念、管理难度较大,演员青黄不接严重、剧目排练草率、演出质量不佳。内部管理缺乏规范,剧团与演员之间多数是口头协议,极少数签订的合同也不够规范,形同虚设,诚信度有待提高。价格竞争激烈,经济比较好的地方演出就会相对集中,难免会引起价格战、市场争夺战等问题。
王林场希望政府能够对民营剧团加大扶持与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着力处理好民营剧团自主发展与政府引导的关系,为民营剧团的良性发展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正阳县宣传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来,县财政已拿出150多万元购买民营剧团戏曲曲目,送戏曲下乡演出900多场次 。近年来,又先后拿出近十万元采购演出器材,以实物形式对剧团给予扶持鼓励,并协调相关部门为民营剧团办理注册、证件。目前,全县已有12家民营剧团办理了工商、税务、演出和机构代码“四证”,同时,民间艺人职称办理也在积极进行中。
该负责人还介绍,在政府组织的活动中,正阳县尽量购买民营剧团的剧目,并在传统节日、重大赛事、庆典节会等各种公益、商业演出活动中邀请其参加。县宣传部、文化局连续三年都组织开展了戏曲大赛,获奖剧团被作为政府购买文艺下乡、送戏到乡村、一些重大活动的剧目的定点单位……
市文新局的主要负责人表示,对民营剧团的扶持管理措施正在制定,一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政府采购等政策领域向民营团体开放,让民营剧团的劳动成果广为社会认知、享用,同时希望民营演出团体加强自律,不断提高演出质量,使自己的经营活动规范化,与国有戏剧之花竞相开放。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