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美术师邹中华近照
2012年9月20日上午9时,中国航天员中心举行了隆重的大型油画《飞天英雄谱》捐赠仪式,以此启动了纪念中国航天工程实施20周年活动的序幕。当航天英雄与油画作者邹中华并排合影时,面对这幅长10.29米,宽2.90米的巨作,与会的油画大师刘宇一先生意识到,邹中华已经义无反顾地驶向了艺术的深海。
面对《飞天英雄谱》鸿篇巨作,刘宇一先生目不转睛,沉默无言,远观许久。他为作品的构图、笔墨色彩、意境所震撼!画中飞天彰显出敦煌莫高窟才有的古风神韵,在构图中与现代航天元素巧妙结合,通过油画表达手段,色彩协调,层次鲜明,贯通古今,表现出作者的艺术胸怀和境界。“这绝非兼顾应景所可为。”他对中华的专业素养与潜力更多了一份了解。
航天员在油画《飞天英雄谱》上签名
《飞天英雄谱》标示转型
刘宇一知道,真正的油画家,仅有努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潜力和才情。作为中华的知己,刘宇一先生对他的风格略知一二,从《飞天英雄谱》感知到中华对作品的付出,并感受到也许这就是邹中华艺术生命的真正开始。
军人出身的邹中华对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基层连队的生活给予了他生活的艺术感受,解放军艺术学术培养了他深厚的艺术素养。脱下了绿军装,他仍心系军营,为部队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善广将军的朋友,得知今年是中国航天工程实施20周年,他明确向陈主任表示,自己尝试为航天中心做一幅作品。为此,他付出了近三个月的时间,与合作者不分昼夜的设计草图、绘制,数易其稿。
《飞天英雄谱》大型油画捐赠仪式上航天英雄与捐赠者湖南尔康制药
在捐赠仪式上,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将军激动地说:邹中华代表中国画界对载人航天事业,特别是对航天员中心建设发展的关注、关心、关爱,让我们倍感温暖,倍受鼓舞,倍添力量,使我们更有信心在太空中不断书写“中国奇迹”。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邹中华是个执著的人,对自己在乎的事情,答应别人的事情,总是不折不扣,坚韧不拔、不计金钱和事件成本,风雨无阻的去追求、完成。为此,他失去了许多,此中甘苦寸心知,轻易不对人言起。《飞天英雄谱》,让刘宇一意识到邹中华的可能转型,北京也许少了一个出色的艺术活动策划者,油画界却将会冉冉升起一颗新星。
《飞天英雄谱》的面世,标志着中华完成了从“名记者到名画家”的华丽转身。
14岁背着画夹走进军营
少年早慧赴军营
在那艰苦的年代,为了减轻家庭的重负,14岁那年冬季,邹中华报名参军。接兵部队首长偶 然发现了中华的绘画天份,破格批准应征入伍。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中华的绘画天份得到施展的舞台。
中华在基层部队创作的美术作品,相继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等全国、全军刊物上发表,由中华承办的部队军人俱乐部的壁画与墙报,曾被评为全军第一名,并列为全军部队俱乐部试点推广。这个基层连队的战士引起了时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系主任峭岩教授的注意,并鼎力向本院美术系推荐中华入院深造。解放军艺术学院油画教研室主任、著名油画家 崔开玺教授亲自面试,并当场决定录取。
然而,所在部队领导执意不放行。中华经过一段思考,凭着自己对上级某位首长的瞬间印象,以他的形象为原型,创作了一幅题为《戎马生涯伴良宵》的工笔肖像:一轮满月下,耸立着一棵青松,青松下站立着一位两鬓霜白的老军人,静静地思念着远方的妻儿老小,当中华亲手将这幅画作展现在这位首长面前时,这位首长先是惊讶,赏析良久,而后是放声大笑,万般感叹地说:“人才难得!人才难得!我放你一马!”。就这样,中华以自己对艺术的纯粹打动了这位说了算的首长。 1991年,中华如愿以偿,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这座全军最高艺术殿堂。
邹中华与恩师刘大为先生
邹中华与恩师崔开玺先生
邹中华与恩师林凡先生
中华紧紧抓住天赐良机,为期三年的学习中,在刘大为、崔开玺、张欣若等名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中西方美术史、基础理论、素描、色彩、写生与创作等。与此同时,为了追求长远目标,主动到企业管理出版社、长城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担任美术编辑,做文学插图和封面设计。
中华十分重视美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对中国油画的领悟达到了业界的前沿。中华认为,中国的画家,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胸怀祖国,讴歌人民、民族、历史、正义、真理,是笔墨赋予画家的天职。在校期间,他撰写了《烽烟散去真情在》——著名军事油画家崔开玺作品赏析。中华在文章中,以自己独特的理解,站在文化、历史、人道主义的高度,对作者以战争为题材的油画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分析,以独特的笔触将读者的审美情绪自然引向对战争的批判,对和平的渴望。鲜明指出,不忘历史,珍惜当下,正确理解死亡与生命的要义,达到文学与心灵的共鸣与震撼,提升了人们对战争油画的传统理解。此文在《人民日报》发表后,中国油画家协会副主席朱乃正对该文给予高度评价,并挥毫写下“烽烟散去真情在”。崔开玺教授万般感慨地说:“中华不仅改变了我的思维,而且提升了我作品艺术价值”据此,比利时邀请崔开玺教授在该国举办了“正义与和平个人画展”,使中国油画又一次走向了世界。
文章合为时而著
中华自小就立志当一名优秀的画家,然而生活告诉他,仅有热爱是不够的,琐碎的生活也许会使人黯然目标,湮灭了理想,追求世俗的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但是,功夫在诗外,有造诣、成就的人就要自觉地接受生活的磨洗,以生活的深刻练达、洞察去反映艺术。在生活实践中,中华始终把“画”作为人生和艺术的目标,视作“彼岸”,将从事写作、新闻、收藏、鉴 赏等视作到达“彼岸”的舟,并乐此不彼。
中华在系列名人专访创作中体味到,应将“爱祖国、爱人民”作为立身立艺之本。为此,采访了万里、薄一波、程思远、杨成武、王平、张爱萍、吕正操、叶飞、肖克、孙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中外名人共五百多位,每一篇都是被采访者人生的总结。每次采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让他感受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并深受教育,这为中华走向画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华善于发现时代的火花,深入挖掘生活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为此,采访了中国第一位奥运会世界冠军许海峰,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中国第一位蝉联奥运女子乒乓球全能冠军邓亚萍等多位在新时代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后起之秀。中华始终把采访过程当作自我学习与提高的过程。聚焦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宣传借鉴他们的优良品质和不辱使命、励精图志、为国争光的伟大精神。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像层叠的画章铭刻在中华的脑海里。
中华的足迹,以画心为原点不断地向各方延伸。这些年来,他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向社会推介了各行各业的精英。在采访李双江、白淑湘、袁世海、胡松华、蒋大为、宋祖英、谭晶等文艺名人时,用笔端的优美文字讴歌艺术家身上闪光点,以此反映伟大的时代,为广大歌迷深刻、全面地了解艺术家的人生和作品的创作做出了贡献。
每一位被采访者就是一支优美的旋律、一首壮丽的诗篇、一座高昂的山峰、一幅壮阔的画 卷,通过中华的笔墨呈现在读者面前。
游神高范铸新风
中华恪守艺德双馨之道,怀着火热诚挚的心一次又一次受到艺术界老一辈艺术家的关爱。中华把足随高步和广结圣缘作为登向画坛颠峰的一项战略任务。努力亲近大师,并从他们的思想与笔墨中汲取养份和力量。
邹中华与范曾先生成为忘年交
而立之年,一头扎进了书画大家范曾先生的艺术圈,并成为少有的堂上常客。通过观察学习,他亲身感受到:苍天大树具有覆地之姿的重要条件,就在于“盘根错节”。在范曾先生艺术风范的感召下,在赏析范先生的名作《河伯》之后写下了《你是谁?》的长诗。诗中以画中那长长银白胡须的“河伯”老者,站在千年的龟背上,踏浪逆流而上这条主线,把上下五千年中世态炎凉的人间万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与画的境界相互交融,两位忘年交的思想者产生了共鸣,范曾先生读中华的诗篇后,拥中华于怀,久不肯释。
为了让炎黄子孙饱览即将被淹没的三峡风光,中华在策划“世界知名华人三峡世纪行”的活动中结识了我国著名油画大家刘宇一先生,并在相互的交往与作品的创作中,得放眼世界之光,笔振千龙之威的启迪。
邹中华与恩师史国良先生
中华在大量的搜寻中,发现了史国良先生的创作之路艰辛和独特,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后撰写了《史国良•延伸中国画僧之路》一文,全方位记录了史国良先生的成长。中华从史国良先生的艺术中领悟到:艺术的生命力,是完美与和谐的统一,并进一步将其作为自我追求的准则。
中华从林凡先生的艺德中,得大张泉石流泻之势,生自然之幽,清气若兰的法则。从娄师白先生处学到“天马行空”、“不与众争名,亦不为伍”的品德,一心忘我,血墨在一处流动。
中华用心走出来的“随高步”、“结善缘”的艺术之路,如苍天古木,盘根错节,所以其画的境界才具有高怀倾古的品质。
自持法眼策大观
油画创作是中华内心的追求,但是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天生俱来的策划天赋常常让他不能自已,即便如此,他的策划也带着深深浅浅的艺术痕迹,也因此卓尔不同。十多年来,中华导演的好戏连台,策划了一个又一个让人难以想像的“中国大观”。
1 997年,香港回归日临近时,北京广大群众欲纷纷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但又难以找到恰当的形式与场地。中华骑着自行车穿过天安门广场时见到广场上空放飞的风筝,顷刻间他想到:天安门广场是中国人民举办重大活动的重要场所,如果放飞一只象征香港百年回归的百米龙筝,一只象征着十全十美、寓意着龙凤呈祥的十米凤筝,既可增加首都的喜庆气氛,又可满足人们抒发自己情怀的强烈愿望。为此,中华与北京强力家俱公司董事长张福才商议后一拍即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制作了一对“龙凤筝”,并组织上百人在潮北河进行了试放,而后得到中央和北京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在香港回归的前一日,如期将一对“龙凤呈祥”风筝送上了天安门广场上空。此时此刻,守候着的中外各大媒体的记者们蜂拥而至,将这个感动的画面瞬间传遍了世界。
中华上任北京大学生物城生物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时,静观中国与世界生物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在与主任潘华博士的简短交谈中碰撞出事业的火花,断然决定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级的“全球生物服务中心基因脑库”,以推动中国生物经济快速而健康的发展。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筛选后,目光落到了广州白云机场附近的太阳岛。
为此,组织几百名专家学者,编撰了中国生物白皮书——《中国生物产业调研报告》。由时任国家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作序,副部长李学勇担任主编,代表北京大学发起,国家八部委及世界卫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发展计划、教科文组织等相关机构响应,共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到会的有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十名中美两国科学院院士、海内外350余位在生物、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从事前沿研究工作的学者与专家。此次大会的召开,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生物经济走向世界前列的步伐。随之,再次发起组织了“首届国际生物经济高层论坛”,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了再次聚首北京的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中外科学家。
为此,广州市政府将太阳岛作为与北大“联姻”的平台,共赴生物经济时代,让生物经济造福人类。
世界医疗科技大型设备进入数码时代后,中国的医疗机构不敢问津,主要原因是领导“怕当责任”,而不敢轻易购置与更新,因此影响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中华了解到相关信息后,大胆地构思了一个“中国医疗要数码”的命题。为此,与相关产商一起,联合国家卫生部门在京召开了一个“中国医疗科技如何应对数码时代”高层研讨会。几十家大型医院的领导相聚北京,共同探讨数码科技在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就更新大型科技医疗设备达成共识。几十台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很快入进了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除此以外,中华还策划了两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的活动,并享有独家撰稿权,在新华网、人民网、公益网公布。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仪式上由多位国家领导人出席颁奖。活动现场,中华创作了一首《公益之星》长篇组诗,由主持人高声颂扬。
巨幅画作弥芬芳
在采访众多的英才人物中,了解中华的人都知道他创作的人物肖像形神兼备,免不了向他提出索求。中华总是忙中偷闲,不遗余力地让求索者满意。先后为薄一波、万里、孙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娄师白等艺术大家创作了肖像。世界拳王霍利菲尔德访华期间,专门邀请中华做采访并为他创作肖像。
邹中华为霍利菲尔德画的肖像
邹中华受邀为主持人毕福剑画肖像
中华应邀为许多地方的重要活动场所创作了多幅巨幅画作。
悬挂在北京中国航天员中心贵宾室中央的绢本工笔画《揽月》(300×150cm)
悬挂在北京中国航天员中心贵宾室中央的绢本工笔画《揽月》(300×150cm)。繁花似锦的工笔牡丹,组成如意图案,散发出阵阵的清香。背景一轮圆圆的明月,映印着几簇若隐若现的、蒙笼淡雅的牡丹,盛开在银色的月光中。大地与月宫遥遥相望,五只蝴蝶翩翩起舞,既象征着五福临门又象征着航天员穿棱于宇宙时空隧道。林凡先生盛赞这幅佳作并题跋撰联:“王者之香温千里,天刃之锷焠百年。”
悬挂在北京聚仙堂文化艺术中心大厅的油画《听泉》(700×350cm)
悬挂在北京聚仙堂文化艺术中心大厅的油画《听泉》(700×350cm),展现在眼前的是三对孔雀栖息在大山脚下的树丫上和岩石旁。美丽的孔雀羽毛与盛开的花卉在层层叠嶂山峦的映衬下格耀眼夺目。飞流而下的瀑布,潺潺流动的清泉,演奏出轻轻的和谐之曲,它们在静静的聆听着、享受着阳光下的安宁。谁又不向往这大自然的美景和聆听这天籁之音呢?此幅佳作,让人置身于宁静、祥和、华丽、富贵的天地之间,给人以无限遐想。
耸立于中国航天员中心大厅中央的巨幅油画《飞天英雄谱》(1029×290 cm)
耸立于中国航天员中心大厅中央的巨幅油画《飞天英雄谱》(1029×290 cm)取材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是以古代飞天梦想、载人航天工程和宇宙空间站为背景,以执行历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十位航天员为原型创作的。这幅鸿篇巨制是中国航天事业由梦想到现实的里程碑,将航天人及航天英雄们的千秋功迹彪炳史册,它激发了中国人为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绩的骄傲和自豪。
油画《紫气东来》3mX13m 悬挂在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大厅
英国思想家琼•罗斯金说:“伟大民族的自传,记载于三本书上:勋业的陈述,理论的宣传和艺术作品。而惟有最后一本书——艺术作品是最可信赖的。”中华正是沿着这条根脉努力地实践着,撰写着自己伟大民族的这“三本书”。
以上提到的仅仅是中华艺术生命中的滴水之迹。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中华艺德双馨的魅力,感染了许多实业界的精英,他们为支持中华的创作在北京黄金地段投资设立创作室,艺术的归属感在召唤他。
刘宇一先生的感受是存在的。不惑之年,中华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蓬勃涌动。他说,今后不会再去策划或写文章。他心无旁骛的艺术创作时代已经来临!(文/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