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尼”的泥人世界
摘要:家住上蔡县重阳街道玩河楼村的尼发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在当地因捏泥人手艺超群而颇有名气。过去数十年中,尼发营以身边的生活为素材,捏出了200余件反映农耕作业的泥塑作品,深受群众喜爱,有不少媒体采访过他。
即将消失的记忆之——
“泥人尼”的泥人世界
□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图 晚报记者 鲁 峰/文
家住上蔡县重阳街道玩河楼村的尼发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在当地因捏泥人手艺超群而颇有名气。过去数十年中,尼发营以身边的生活为素材,捏出了200余件反映农耕作业的泥塑作品,深受群众喜爱,有不少媒体采访过他。
今年71岁的尼发营被当地人称为“泥人尼”。据尼发营介绍,他从5岁起就跟着爷爷学泥塑。他爷爷在世时,主要塑观音菩萨、送子娘娘等佛像和蜡烛台,晾干后用小土窑烧制,再涂上金粉,然后拿到集市上换钱,以贴补家用。
60多年来,尼发营捏泥人一直未停歇。“捏泥人就是自己有瘾,不是做买卖,就是个人喜好。每捏完一件作品自己都觉得很开心。我生活在农村,就根据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把农耕作业的情景捏出来。”他说。
记者看到,尼发营家中有一间专门放泥塑的屋子。屋子里放满了他这几十年来的泥塑作品。有农民坐在拖拉机上的、有赶驴车的、有放牛的……泥塑的高度在
尼发营的泥塑作品表现的是农民善良、乐观的生活态度。《人勤春来早》、《婆慈媳孝》、《老来福》、《生肖属相》等泥塑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他创作的《蔡叔度》、《蔡仲》、《盛世大方鼎》塑像,成了抢手的收藏品。
尼发营告诉记者,泥塑用的黄黏土,都是他和老伴一起骑着三轮车到几公里外的地方精挑细选来的。
尼发营说,如今,泥塑面临失传的危机。
不过,令他欣喜的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非遗”的保护力度,重要泥塑产地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而且有了国家级传承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泥塑的制作群体趋于老龄化,其产地已出现濒危现象,个别已成为历史,对民间彩塑的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
尼发营希望更多年轻人认同和重视本民族的文化。这样,他的泥塑才能走得更远。
创作一件精品泥塑不是容易的事。
骑上用水泥制作的泥塑“小毛驴”。
尼发营创作泥塑有独特的眼光。
2014年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期间,尼发营的泥塑吸引了众多的市民。
反映农耕作业的泥塑作品。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