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人物

愿以我血洒热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记革命烈士陈香斋

2015-01-06 07:5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dm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陈香斋(资料图)。 陈建兄妹等人与父母在一起。 □晚报记者 张丽丽/文 冬日下的泌阳县烈士陵园宁静而肃穆。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红军游击队队长陈香斋烈士的陵墓就在这

 luf150122.jpg

陈香斋(资料图)。

luf150123.jpg 

陈建兄妹等人与父母在一起。

 

□晚报记者   张丽丽/

 

冬日下的泌阳县烈士陵园宁静而肃穆。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红军游击队队长陈香斋烈士的陵墓就在这里。

近日,记者采访了陈香斋烈士的后人及其父老乡亲,从他们的讲述中还原了陈香斋生前的英勇事迹。

“我爷爷原名叫陈振铎,又名陈德馨,化名胡祖亭,1907728出生在赊湾乡孙楼村(今属泌水街道)。”陈香斋的孙子陈建说,他爷爷是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鄂豫边红军游击队领导人之一,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陈建介绍,他的曾祖父叫陈怀庆,是一名私塾先生,因懂医道兼在乡村行医。由于陈香斋是父母的小儿子,哥哥陈天太儿时腿上长疮落下了残疾,父亲便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还在孩提时,陈香斋便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陈建说,他爷爷十分同情穷人,但无法改变其命运。为此,陈香斋感到彷徨、苦闷。

 

为革命事业倾尽家产

 

192710月,陈香斋所在的简易师范学校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国语老师——受中共河南省委指派,回家乡泌阳县建立党组织的共产党员姚静斋。不久,姚静斋便在青年学生中发现了陈香斋、张旺午、张炳昌等一些热血青年,向他们宣传马列主义。同年11月,经姚静斋介绍,陈香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革命征途。

1928年春,根据党组织的指示,陈香斋回到家乡,在孙楼、崔楼、陈楼等村发展党员,很快便成立了中共孙楼党支部,陈香斋任支部书记。此后,陈香斋先后担任中共泌阳县特别支部委员、中共泌阳县委委员,肩负起领导全县的农运工作。

为了筹集经费买武器,陈香斋说服家人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买了几支枪,建立了革命武装队伍。

有了武器,乡赤卫队开始活跃起来。

192812月初,中共泌阳县委密谋武装暴动、占领县城的计划失败,多名同志遭杀害。

事后,泌阳国民党当局疯狂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在此环境下,陈香斋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他积极联系地方上的共产党员,恢复组织活动,继续坚持斗争。

1930年秋末,陈香斋、刘黎阁带领20多名赤卫队员,到赊湾西北楝树庄袭击了国民党的一个团队,夺得长枪数支,胜利而归。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泌阳人民的第一次武装行动。

1931年春,陈香斋决定创办一所乡村小学,作为疏散党员的据点,同时解决农民子弟不能上学的问题。“创办学校肯定需要资金,当时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我爷爷便打起了祖坟上20多棵柏树的主意。”陈香斋的孙女陈新丽说。

记者在她提供的《红色土地》杂志上看到,此时陈香斋家祖坟上的柏树已经长大成材。为了把学校办起来,陈香斋在与族人多次协商后,最终把这些柏树卖掉,在陈洼办起了一所乡村小学。

 

参加鄂豫边红军游击队

 

       19322月,张旺午受鄂豫边特委指派,重建中共泌阳县委。陈香斋、张旺午两位老战友抓住一切时机进行革命活动,很快恢复了孙楼、侯店等多个党支部,中共泌阳县委得以重建,张旺午任县委书记,陈香斋任执行委员。

一天,泌阳师范支部送来情报:国民党县党部书记梁仰正近日赴省开会。中共泌阳县委立即决定处死这个反动分子。这天上午,陈香斋率武装小组的吕秀甫、刘长法、陈得收等人埋伏在张铺北大路边,待梁仰正经过此处时,将其击毙,为民除害。

1933年初,爷爷受鄂豫边省委派遣,到湖北枣阳、随县一带工作。鄂北苏区被敌人‘围剿’后,爷爷又回到了泌阳,在泌阳东部山区发展党组织,着手建立农民武装。”陈建说,19361月,鄂豫边省委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在信阳吴家尖山诞生。

同年3月,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在确山杜庄遭受重创,陈香斋主动请缨,化名胡祖亭参加了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被任为红军游击队副队长。陈香斋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和信任。

同年农历三月初五,在桐柏县平氏庙会夺枪胜利后,游击队和革命群众带着战利品返回,当夜宿营在姬岭寨下的小牛庄。第二天,他们突然遭到了国民党正规军一个营的围击。省委书记张星江、队长周骏鸣命令陈香斋带队突围,他二人率领3名队员断后掩护。

当队伍冲到姬岭寨下时,遭到土霸王玉贤民团阻击。形势万分危险,陈香斋大声喊道:“共产党员们,冲啊!”队员们一个个像猛虎一样扑向敌人,最终冲出了重围。然而,掩护突围的张星江却壮烈牺牲。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又一次遭受重创。

19369月陈香斋被任命为红军游击队队长,同时当选为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

 

牺牲时仍不忘党的事业

 

       “我爷爷牺牲时才30岁,我奶奶那时29岁,当时我父亲和我姑姑还很小。”陈新丽对记者说。

邓庄铺是国民党反动派嵌在鄂豫边根据地的一个钉子。邓庄铺联保主任王廷杰公然和游击队作对,迫害同情革命的群众。1937619,王廷杰率众到铜山沟收税,红军游击队决定趁机围歼他,拿下邓庄铺。

根据观察,陈香斋率周国林等十几名精干队员,埋伏在离冯庄不远的高粱地里,准备待王廷杰经过时,将其击毙。不承想,王廷杰在铜山沟收税之后,突然转向丁楼。陈香斋等人追到丁楼,王廷杰一看不妙,拔腿就跑。陈香斋边追边打,一直撵到邓庄铺。

这时,邓庄铺守寨保丁向游击队猛烈开火,接应王廷杰进寨。正当陈香斋命令大家撤退时,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腰部,他捂着伤口继续指挥战斗。

1937621,陈香斋停止了呼吸。此前,他曾挣扎着对全队的同志们说:“我不行了,我没有看到胜利就离开了你们,希望你们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万岁!”

陈香斋牺牲后,为纪念这位英雄,中共泌阳县委于1959年将他的遗骨迁葬于泌阳县烈士陵园。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红军游击队队长——陈香斋烈士之墓。

 

英烈的事迹激励后人

 

       英雄走了,他的事迹却流传了下来。在陈香斋的家乡孙楼,只要提起他的名字,村民都知道。

听说记者想采访陈香斋的革命事迹,孙楼村所属的泌水街道十里居委会主任侯东岭说,孙楼村的居民以是陈香斋的家乡人而感到自豪。

“陈香斋是个大好人,他不仅帮助穷人闹革命,还办了一所小学校,让穷人家的孩子有学上。”提起陈香斋,孙楼村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现如今,英雄的故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孙楼村也从赊湾乡划分到了泌水街道,居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十里居委会文书邱荣连介绍,早在几年前孙楼村就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村里很多人住上了高楼别墅,开上了小汽车。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邱荣连告诉记者,陈香斋的英勇事迹被记录在泌阳县烈士陵园内,被记录在泌阳县的党史里。

“爷爷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以他为榜样,努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陈建说,他父亲叫陈中枢,他还有一个姑姑。他爷爷牺牲后,他奶奶辛辛苦苦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1949年,他父亲考上了湖北革命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省公安厅工作,后全家定居在武昌。

据陈建介绍,他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目前都在武汉生活,有的已经退休,有的还在上班,生活过得平淡而幸福。1963年,他奶奶因病去世。他父亲也在2008年离开了他们。如今,他母亲与他居住在一起。

“父亲在世时,曾经通过张旺午、周骏鸣等爷爷的战友了解爷爷的事迹。”陈建说,父亲和母亲都给他们讲过爷爷的事迹,教育他们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他们兄妹4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据陈新丽介绍,父亲在世时,每年清明节都会带他们到泌阳县烈士陵园给爷爷扫墓。如今父亲不在了,他们这些后辈人也经常到爷爷的陵墓前祭奠。他们收集了很多记载有爷爷事迹的杂志,如《红色土地》、《红色鄂豫边》、《红色记忆》等。

记者得知陈建还有一个姑姑,目前在泌阳老家居住。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陈香斋的外孙周明勋,得知他母亲陈中云今年84岁,目前和他居住在一起。“我母亲的记忆力不太好了,总是忘记刚发生的事情,但对我外公的事情记得比较清楚。”周明勋说,他们一家人过得很幸福,与舅舅家的几个孩子也经常来往。

(本文图片由陈新丽和周明勋提供)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