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培训认证

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新政力克小升初择校顽疾

2014-12-31 10: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一名小朋友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北京市东城区曙光小学审核适龄儿童入学信息。周良 摄(资料图片) “划片就近入学”、“免试”、“杜绝择校

    一名小朋友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北京市东城区曙光小学审核适龄儿童入学信息。周良 摄(资料图片)

    “划片就近入学”、“免试”、“杜绝择校费”、“减少特长生招生比例”……2014年,这几个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教育部以一个“意见”和一个“通知”开启的“就近入学”新政,响应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破解择校难题”的要求,也回应了小升初这个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领域的诸多要害问题。

    就近入学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并伴随着阶层分化、城乡差距、区域失衡等社会问题,其自身不断衍生新问题、新矛盾。面对纷杂的择校乱象,2014年的就近入学新政在争论声中开场,19个重点大城市,多是择校的重灾区,教育部这次专挑“硬柿子”捏。相比此前该政策原则性较强而实际操作性不足的局面,明确对19个重点大城市点名并制定时间表,细化了具体内容,彰显了大刀阔斧改革的魄力。

    军令状已下,19个大城市纷纷接招,掀起改革风潮。如何通过新政彰显义务教育的平等性、普惠性、公益性,如何应对处理老问题期间产生的新问题,如何实现教育政策的最优作用,牵动了适龄学童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心。

   (一)

    本是义务教育法法定义务的就近入学,在国人的升学逻辑中屡屡遭遇误读和误用,此次新政从疑难最甚的19个大城市下手,以“免试”和“就近”重申了教育的本质,显示了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国人择校而居的传统可以上溯至孟母三迁,孟母式“顾虑”的当代版本折射出许多家长心头共同的犹疑:就近入学不等于就近上好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难觅出处的口号,更是驱赶着无数家长倾尽全力挤破择校的“独木船”,“争渡,争渡,挤落水中无数”。

    尽管择校的基因古而有之,但孟母却不曾想象2000多年后的“择校之难,难于上青天”。推优、共建、特长、点招、占坑、子弟、寄宿、直升、随班就读、密选、自选、双拥、定向、条子和私立……林林总总、眼花缭乱的择校之路如同根根细线,将家长绑上小升初的战车,这些线与权力、金钱纠缠在一起,成了择校的灰色地带。

    为了能上一所“身边的好学校”,择校不仅“摧”了家长的腰,也让无数孩子在密密麻麻的补习班课程表前累得直不起腰。

    此次新政重申免试、就近两个关键词,考试、坑班、特长的时代似乎正渐行渐远,跨片区择校的大门也在缓缓关闭。

    但老百姓仍有担心,剪不断、理还乱的择校乱局长久存在,之前一轮轮政策的努力一直停留在“放狠话”阶段,导致就近入学水到渠难成。

    这次,免试就近入学不仅撂下了“狠话”,也刻下了改革的精确刻度:到2015年,19个重点大城市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教育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叫停19个大城市的招生乱象,向推进教育公平迈出关键性的一大步。90%的初中就近入学率向全社会传达了教育部力克择校顽疾,使教育还原本质的决心和魄力,10%的改革小尾巴意味着就近入学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运动。

    在教育部的“最后通牒”压力下,各地开出了自己的时间表,进行大刀阔斧的教改:济南市以“无缝隙覆盖”的原则划分学区,对全市49个新建、插建小区安排了相应学区;沈阳市延续此前社区生源摸底的工作方式,在招生阶段对片区生源摸底,确保按照划片就近入学;北京市出台“史上最严禁令”,堵上了以钱、分、权择校的通道,比例严格压缩的特长入学方式成为除派位之外的唯一合法录取方式……

    尽管前路坎坷,但民众已经尝到了甜头。8月15日,石家庄的牛先生特意请了假,送孩子到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报到。没有考试,不用找关系,不用交学费,一切非常顺利。户口,成为孩子顺利升学的“门票”。

    今年,1.6亿名学生信息录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一人一号,网上报名入学,学籍流向公开透明。有学籍系统的保驾护航,就近入学在分配终端上保证教育公平不留一处暗角,全面接受社会检阅。

    新政的公平还在于提出对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的政策,以彰显义务教育的公共服务性质。多地启动了随迁子女登记制度,今年天津的小学招生中有两成为随迁子女,三亚对1289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进行电脑随机派位。

    在三亚开出租车多年的李长征在电脑派位结果出来后舒了一口气。他说:“之前为了孩子上学的问题,一直很发愁,这样随机派位更公平些,我心里也踏实了。”这是一个普通家长对义务教育普惠性的由衷感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通过一小步、一小步的现实推进,就近入学的政策逐渐落地,消解着长年盘根错节的教育苦果。

    (二)

    并存的叫好声和质疑声印证了就近入学落地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各种疑虑的终端指向“公平”二字,能否在教育公平上取信于民,将成为新政的“阿喀琉斯之踵”。

    “即使你的孩子上的是一所优质小学,也不一定能够进优质初中,而你的孩子上一所普通小学,却有可能通过名额分配等方式升到某一所优质初中”,“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改革预期给“择校热”浇了一桶冰水,就连一直被看作利益寻租“钉子户”的“共建生”也被斩掉。此次新政破旧立新的决心不可说不大,但落地的复杂性首先在于如何公平行事、取信于民。

    “谁能告诉我,学校片区到底怎么划的?”同一小区内的孩子被分入不同学校的状况,让河南郑州的刘女士发出尖锐的疑问。

    如何合理划片,考验着教育行政部门的智慧。哪怕只是最轻微的一缩一扩,都必须既符合义务教育法公平均衡的法理诉求,又要求解民众利益关切的“最大公约数”。在学校差距较大的城市片区,强力推进划片就近入学,导致一墙之隔或一路之隔“百姓悲喜两重天”的情况已不在少数。

    将“划片入学模式、对口升学流程、入学办理方式、信息公开办法”拿到阳光下晒一晒的强烈呼声,似乎一开始就与家长们对新政的期待相伴而行。因为没有了透明、公平的改革底色涂抹,“免试”和“就近”如同在风中飘摇的旌旗,只有鼓与呼,难有落与实。

    就近入学起点是均衡,终点是公平。但这条路却并非坦途。

    1986年,就近入学第一次在《义务教育法》中现身,此后,就近入学每一次的重申都伴随着行政的铁腕。行政者用强政严法“犁”去“马太效应”在教育地图上种下的苦果,但“立竿见影”背后,教育肌理仍然是参差不平、峰谷并存。待风声一过,“择校热”又卷土重来。

    在择校与就近入学漫长的拉锯战中,优质校与薄弱校差距长期存在的现实让家长择校的瘾头难以戒除,生源分布、校际均衡之路在行政治理策马扬鞭之下仍然收效甚微。缓步而行的教育均衡如何跑赢时间?

    改革,意味着对既有利益链条的重构,牵一发而动全身。经过短暂酝酿,这枚“石子”的涟漪从教育圈扩散到房地产圈。

    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对容身之所的渴望,向来是国人的两种“刚需”。当两种“刚需”撞到一起,被名校光环加持的学区房价格自然是一路水涨船高。今年新政对“共建”、“条子”的围剿更是为“以房择校”加了一把火。如此厝火积薪之下,媒体报道的“购买4.4平方米学区房花费135万元”的荒谬也似乎有了几分合理性。

    名校成了调控房价的另一双看不见的手,有多少人一夜醒来,房价飙升数倍。从顶层往下看,用“合理划片”去重新规划城市的教育资源版图,能否将优质教育这块“大饼”摊圆摊均匀,既考验行政者的智慧和决心,又需要时间的沉淀。从基层往上看,以房择校无法回避“5平方米的房子里,如何承载教育公平梦”这样的尖锐诘问。

   (三)

    和许多转型期的教育制度一样,对合理就近入学的探索也是一个牵涉深广的多项方程式,“均衡律”的落地不是搞运动、喊口号,需要在公平与效率、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民生需求与发展全局之间,为这道教育难题找到最优答案。

    这次破开新局的小升初新政,是及格还是优秀?现在定论或许为时尚早。但每次改革的沸热背后,总会有一个声音冷静发问:就近入学治标强政步步紧逼,均衡的治本之策怎样赶上趟?

    如果一手攥着重点校不撒手,一手拿着喇叭高呼“均衡”,那么免试就近入学只能在一次次的呼吁中无疾而终。现实中,校际差距难消除,休克式的“削峰填谷”只会适得其反。今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学区里求解就近入学的多项方程式。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在19个大城市中,学区化、对口直升、九年一贯制如同一针针“退烧药”扎在了高烧不退的“择校热”病体上。

    学区制是此次新政应对这种长远担忧的制度设计。通过师资流动、教育集团化等方式,盘活资源存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辐射功能以缩小校际差异。

    “将优秀教育资源掰碎、揉烂,均匀撒在每一个学区上”是改革的理想状态。但在社会资源和利益盘根错节的大城市,首先要画出几条“缓冲带”。今年,北京东城区划出的“缓冲带”是7所九年一贯制、4个优质教育资源带、14对深度联盟学校。靠着强弱校联姻、帮扶,教师资源流动、交流等手段,东城区试图“一碗水端平”。

    一只脚已经从“学区化”迈进了“学区制”门内的城市,除了北京,还有上海、武汉等地。在这些地方,学区制、一体化管理、深度联盟、对口直升、九年一贯制等系列手段正形成合力;定期流动、支教、对口支援、教育联盟、走教制度、送教下乡及优质教师资源辐射等方式,也正成为均衡配置优质教师校长资源、扶植薄弱学校发展的第一步。

    不过,洗牌之后,也有人抱怨自己抓到一手“烂牌”。学区制是否冲淡了名校这杯“浓茶”?名校被“打土豪,分田地”的不安感包围着,看来,要拆掉校门似乎容易,但是拆掉各校区心中的管理边界却不易。

    在深水区蹚行,每一次牵涉民生的资源配置,都不能“大笔一画”,更不能“拉郎配”。只有科学、合理、公正的方案,才能打破校际资源壁垒,让教育资源在区内流转自如;才能在这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改革之路上,以免试就近入学的小轮带动教育公平的大轮。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中国教育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