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经济十大悬念
摘要:2014,当经济步入新常态,陪伴着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以及中国经济调速换档,国内经济主要领域的重大变化悄然而至:股市突然走牛、楼市步履迟滞;沪港通开航,自贸区提速;创业潮兴起,电商巨头四处出击……
2014年楼市调控走势
■编者按
2014,当经济步入新常态,陪伴着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以及中国经济调速换档,国内经济主要领域的重大变化悄然而至:股市突然走牛、楼市步履迟滞;沪港通开航,自贸区提速;创业潮兴起,电商巨头四处出击……
变化或许只是开始。2015,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新常态下不寻常的变化将令世界瞩目。
盘点过去是为了把握未来。新旧之交,南方财富推出2014年终策划——2015年中国经济十大悬念。以3个整版的规模聚焦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经济领域,剖析变化,把握趋势,展现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步伐。
指挥:张东明 王更辉
策划统筹:邓红辉 谢美琴 何勇荣
悬念1
股市还将牛多久?
2014年,资本市场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A股了。有网民调侃,“A股真火,就连大妈也告别广场舞,走进了证券营业部了”。
今天7月以来,A股强势逆袭,告别了近7年的漫漫熊途,在全球股市中一骑绝尘。
展望未来,A股“快牛”又能牛多久呢?可能谁都无法准确预知答案。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改革的突破期,无论驱动创新还是存量改革,A股作为资源配置工具和资本运作平台的角色势必将更为重要。
南方日报记者 郭家轩
回顾A股“慢牛”变“快牛”
2014年,就在很多人还在为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下滑有所担忧的时候,一度仅被当作是“小慢牛”的A股,已瞬间化身脱缰“快牛”呼啸而来。
在即将过去的12月内,沪深两市以一波又一波的“快牛”行情,屡创纪录:一方面成交量接连创出历史新高,以万亿天量改写世界股市交易纪录。同时,个股轮动也有不俗表现,尤其是以券商为代表的金融股和受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基建、铁路股表现极其优秀。券商、高铁两大概念更可谓称得上今年A股市场的“无冕之王”,截至上周末,板块年度整体涨幅达到了143.38%、112.06%。
在兴业证券策略团队看来,正是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自我强化吸引了其它领域的资金转战A股。近两年A股的赚钱效应明显,而其它一些投资领域的收益率纷纷下滑甚至亏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支持上涨最有力的理由恰恰是上涨本身”。A股市场的趋势将不断自我强化,吸引越来越多财富参与这场盛宴。
分析财富配置转移大幕已开启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无风险利率的进一步下降,40万亿元的个人银行存款以及社保、企业年金未来稳定收益缩水的压力巨大。受降息影响,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走低,理财产品收益基本维持在4%-5%。
分析认为,2014年融资融券是A股“逆袭”的生力军。11月中旬其余额已达7500亿,较2013年底高出100%,占A股市值比例提升至3%;融资买入额占A股总成交额的比例高达14.5%。根据当前的监管政策限制和标的股票,理论上券商两融业务尚存1万亿元空间,未来金融创新将进一步提升两融空间。
同时,即将在2015年到来的社会财富大“搬家”还并不仅限于此。可以预计,2015年机构投资者提升股票资产配置比例的空间还很大。2014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基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仅10.01%。随着股票预期收益率提高,保险资金配置股票的比例提升空间较大。同时,信托资金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规模占比仅4.6%。2015年地方融资平台清理之后,信托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将受到影响,股票基金类的产品发行将增多。
另外,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对外开放也是大势所趋。专家指出,“沪港通”开启之后,2015年将显著吸引离岸人民币的回流。“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低于海外其它重要的股市,加上A股摆脱了数年的熊市,2015年海外资金将进一步增持A股。”并且,随着QFII和RQFII继续开放、沪港通平稳运行,2015年A股将更有希望被纳入全球MSCI指数系统。
展望资源配置功能将更重要
2015年,中国经济将在新常态下发展,而资本市场已开始逐渐适应这种“新常态”。
“预计至少在2015年,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仍然将维持宽基调,从而给股市提供了宽松环境。”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认为,货币政策将会更加积极、灵活,“将明显增加价格型工具的使用,并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而更为关键的是,当前正值经济处于转型、改革的突破期,无论驱动创新还是存量改革,A股都将会成为中国极为重要的资源配置工具和资本运作平台。2014年以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积极推动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等,都显示了对积极利用A股市场的重视。
“展望2015年,国企改革浪潮有望助力A股继续走牛。”广证恒生策略近期发布报告指出,2015年将是央企改革的开局之年。“庞大的央企军团将助力改革之风,并且在国家战略规划多重驱动因素带动下,整合资源,实现跨越式、国际化的发展。央企改革将成为贯穿2015年的一条核心路线,布局央企改革主题正当时。”
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也将培育出为数众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张忆东指出,在环保产业方面,国家一方面接连推进“大气十条”和“水十条”等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又在着力推动高效锅炉、余热发电等领域的技术装备升级,由此可见,“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双管齐下,将加速环保产业发展”。另外,在支持新能源汽车,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体育产业,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及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等方面,都将激发出新的投资机会。
此外,在主题方面,2015年跨国并购将有望成为新的趋势。业内专家指出,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公司将加快海外并购步伐,从收购矿产资源,扩展为收购技术、品牌,甚至通过并购进入海外市场。另一方面,A股先进制造业、TMT等具备成长性的标的高估值,将为跨国收购创造了良好金融条件。
◎微点评◎
2015年“改革”、“创新”、“中国梦”将会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新的时代潮流。而这股浪潮将会推动全球资本对于中国发展的信心,驱动存量财富涌向A股市场、演绎一轮波澜壮阔的大行情。
大潮已起,未来数年,A股究竟能有多牛,无法准确预测。3200点?4000点?5000点?也许可能会更高。
悬念2
楼市盘整成为常态?
2014年,房地产市场一改以往高歌猛进的姿态,投资增速放缓、库存居高不下、房价持续回落、市场分化明显。楼市似乎也已告别“黄金时代”步入“新常态”。
全面深化改革仍须把握好稳增长、促改革和调结构的关系,楼市“去行政化”的色彩日益明朗。于是这一年,“限购令”解除了、“限贷令”松绑了、央行降息了,年底部分城市成交出现回暖。
尽管如此,明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人口结构拐点已现,楼市库存重压难减,再加上不动产登记3月启动,房地产税立法改革越来越近,2015年楼市何去何从,答案或已呼之欲出。
南方日报记者 卢轶
回顾全年下行年底小幅回暖
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已实施3年多的限购政策松动了第一颗螺丝,广西南宁发文局部松绑了楼市限购。资深炒房客梁先生得知消息,激动地给同是炒房客的朋友打了一个电话:“咱们又有活干了”!此前,由于今年以来楼市的持续低迷,库存压力不断增加,房价进入下行通道,挤出了大量投资、投机需求,梁先生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开工了。
很快,各种形式的限购松绑政策遍地开花,到了四季度,全国46个限购城市,只剩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5个城市仍在坚守。不过,原本以为“机遇”很快就会到来的梁先生却失望不小。由于市场预期并未根本扭转,限购松绑仅是将部分前期因政策限制无法成交的购买力释放出来,却无法从根本上扭转颓势。梁先生在自己熟悉的片区摸了个遍,最终还是没有下手。
9月30日,央行发布贷款新政。其中,对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在已取消或未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可再次申请贷款。至此,执行多年的“限贷”政策也终于有所突破。
“限购”、“限贷”双重松绑开始逐步释放出威力。到了11月22日,央行进一步加大维稳力度,早于市场预期实施降息操作。沉寂近一年的楼市终于开始显出几分暖意。从四季度开始,自主、改善型需求开始占据上风,随之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部分城市成交量开始攀升,并接近近年高位,价格也基本止住了下跌态势。
上个月,梁先生终于看准了一个笋盘,“小户型,有学位”,准备重新装修一番转卖给首次置业的人来赚取差价。不过,他还是感慨地说:“这一年算是白瞎了,基本没有赚到钱”,“现在这形势,靠炒楼过日子,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分析楼市已经步入“新常态”
实际上,中国经济“新常态”,自然也包含了楼市的“新常态”。
对于楼市来说,购房的主力军通常是25岁—49岁的购房适龄人口,这部分人口在2010年大约为5.47亿人,近年则将达到峰值,结构性的购买力不足就在眼前。
一方面需求在减少,另一方供应量却维持在高位。由于近年土地供应量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多年上涨,2014年新增供应量及原有库存量远大于成交量。合富辉煌统计显示,目前主要城市库存消化周期普遍维持在18个月的水平,属于近年的高位。其中一线城市存量普遍同比增长三至五成,消化周期同比大幅增加40%—130%。
与此同时,“三期叠加”加大了外部经济下行的压力。这些因素叠加的2014年,出现楼市下行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楼市“新常态”还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减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以往对楼市进行调控使用较多的行政手段,在本届政府以来也开始逐渐退出,并逐步转向建立市场化的长效机制。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体量之大,关乎到稳增长任务是否能够完成。于是,2014年初,楼市调控定调“分类调控”。
这才有了今年4月以来各地“限购”、“限贷”政策的逐步退出;也才有了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下行,但年底小幅回暖,并基本保持了稳定。
展望供求关系决定2015年走势
那么,2015年的楼市是延续今年底的暖意,还是仍将长期维持楼市下行的“常态”?
近日,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分析,整体上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软着陆,明年一季度继续去库存,二季度有望转好;而地产大佬任志强却首次谨慎悲观地看待楼市。地产大佬们意见尚且相左,难道2015年的楼市就真的看不清了吗?
实际上,从近年楼市走势来看,决定楼市走势主要有三大因素:调控政策、供求关系及市场流动性。
从政策来看,行政调控手段2014年已逐步退出,市场化的长效机制仍未确立,调控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不大。由于当前贷款基准利率已降至5.6%,与近十年来的利率最低位(5.31%)仅相差0.29个百分点,降息空间可能也有限。因此,供求关系或成为决定2015年楼市走势的最主要因素。
以广州为例,合富辉煌数据显示,2014年广州(十区)可售货量(余货+新货)超过13万套;2015年由于前期房企的收缩,新增货量有所减少,比2014年减少约10%,但仍达到约12万套,高于此前几年的可售货量。从全国来看,目前预售面积已超过6亿平方米,达到历史高峰;主要城市商品住宅存量继续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寄望2015年楼市出现大幅反转,房价大幅回升并不现实。再加上不动产登记3月启动,房地产税立法改革越来越近,也都将对市场预期造成影响。
不过,目前不同城市间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分化,供求关系较为紧张的热点城市,预计暖意或许较浓;而对于可售货量远大于成交量的城市,去库存仍将是最大的主题。
◎微点评◎
2014年,楼市告别“疯长年代”,有人甚至“卖房买股”。不过,“买房保值”的观念还是没有根本扭转,新型城镇化也还是会带来自住需求,只要房价合理,房总还是有人买的。
去年取消基准贷款利率以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就落在存款利率放开这最后一步上。随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逐步放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利率市场化的潮水已经开始涌动。各家银行也加紧在积极练身手,迎接脱掉游泳圈投身市场的重要一刻。而对于千千万万的储户而言,存款开始需要货比三家。面对即将到来的利率市场化时代,大家都需要用脚为自己的资产作出精明的选择。
悬念3
利率市场化 存款需要货比三家?
回顾利率市场化提速
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后,央行再次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时隔两年,央行再次启动利率市场化的机关。
在央行放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相隔不到半个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酝酿已久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征求意见稿”)。根据该征求意见稿,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为12月30日。
至此,存款利率市场化有了安全稳定的制度保障,全面提速的基础已经打下。
此外,央行还取消了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并将贷款基准利率简并为一年以内(含一年)、一至五年(含五年)和五年以上三个档次。央行解释表示,这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市场化定价能力;也有利于强化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健全利率政策传导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分析金融价格放开释放巨大机会
央行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拓宽,有利于促进其完善定价机制建设、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若商业银行用足上浮区间,则上浮后的存款利率与降息前水平相当。
由于年底存款任务巨大,政策出台后,各家银行比两年前更快地做出了价格调整。其中,城商行、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在政策后立刻积极表态,将部分期限利率上浮20%。向来保持统一阵线的国有银行也很快“坐不住”,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更率先掀起了国有银行存款利率一浮到顶的大潮。以一年期利率为例,降息后只有2.75%,但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后,一年期定存最高可以到3.3%,不同银行之间的定价也出现了差异,有的银行只有3%,若存10万元,一年利息相差300元。
除了存款需要货比三家以外,银行存款由国家信用兜底的惯例也发生着变化。为保障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行,一直被视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前提的存款保险制度也终于亮相。根据央行测算,存款保险制度50万的上限基本上囊括了99.63%的储户。
通过制定和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央行以立法形式为社会公众的存款安全提供明确的制度保障。在条例中明确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确保可靠的资金来源,当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依照条例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保护存款人权益。
专家还分析指出,存款保险对中小银行更有利。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大大增强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存款保险可以抬升中小银行的信用,为大、中、小银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动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同等竞争和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为中小银行创造一个稳健经营的市场环境。通过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存款保险可以有效稳定存款人的预期,进一步提升市场和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从各国经验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发展民营银行、中小银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展望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利率市场化大幕逐步拉开已然是时代的趋势。对于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计划,央行表示将适时通过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表示,“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银行间的竞争也将越发激烈,未来不排除有个别金融机构会出问题。而酝酿20余年的存款保险制度于此节点推出,可谓是瓜熟蒂落。若此时仍没有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那么公众的利益便可能受到损害,金融风险也会随之扩散、传染,这必将给国家金融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微点评:利率定价放开,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后,利率敏感的中小储户反而会选择将钱存到有利率优势的中小银行。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悬念4
自贸区红利,你我如何共享?
回顾广东自贸试验区的申报进程
全国各地申报自贸园区的热情,始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功获批。
梳理过去的官方报道可以发现,广东申报自贸园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9月16日。在香港举行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六次会议新闻媒体会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向外界透露,粤港澳正在向国家争取共建区域性的粤港澳自贸区。这是广东官方首次向外界正式披露粤港澳自贸区的有关情况。
2013年11月25日,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出席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记者招待会时透露,广东已经就自由贸易区选址、范围、定位、任务和政策进行了超过半年时间的深入调研和系统论证,粤港澳自贸区整体方案成熟后,将尽快向国务院申报。
1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批自贸园区的选点尘埃落定。
12月26日,涵盖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浮出水面。
分析为何选择南沙、前海、横琴
南方日报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这三大片区既具备粤港澳合作的基础和优势,也具备发展服务贸易所需的承载空间,同时还可以提升三大片区的现有功能。
众所周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三大平台,是国务院批复的推进粤港澳合作的国家级战略平台,本身就具有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使命。
其次,发展服务贸易需要一定承载空间,这样才能有效承接教育、医疗及各类专业服务。目前这三大片区均涵盖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且选取的都是未来规划内可开发、可建设的空间,发展潜力很大,可以很好地满足广东自贸试验区扩大服务业开放,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再者,侧重于管理模式创新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制度安排的自贸试验区,通过和三大片区现行优惠政策相衔接,也可以大大丰富、提升三大片区的功能与内涵。
展望创业更容易 生活更便捷
随着广东自贸试验区的脚步越走越近,那么,她又将带来哪些利好呢?
首先,对于企业来说,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创业门槛将大大降低。
随着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暂时调整相关法律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在广东、天津、福建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区域范围内,除了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资,都将改为备案管理。
对于民众来说,生活或将带来很多过去意想不到的便利。
比如说,广东民众“海淘”平价进口商品将更加方便了,与亚马逊设立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跨境通”的同类产品,也许很快也将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出现;外资旅行社的境外游资质会进一步放宽,爱旅游的“老广”在家门口便可以享受到国际知名旅行社的高水平服务;香港与内地高校的合作办学也许会有更多方式,广东学生在内地便可享受境外优质教育和培训;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结算将更灵活便利,民众也有望享受到众多优惠。
微点评:广东自贸试验区的获准设立,可以说是国家在年末送给广东乃至香港、澳门的一大厚礼。而历来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也可以骄傲地说一句,有改革的勇气,就是这么任性!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
悬念5
油价低迷会是一个常态吗?
回顾油价一路下行
今年以来,卢布再创新低已经不是热门新闻,卢布到底怎么了?卢布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源于遭遇了油价大幅下跌。展望来年石油价格走势,从G20峰会到相关国际组织对全球增长的努力和预测来看,2015年全球经济有可能继续运行在复苏轨迹上。但原油价格何去何从?可以预测,明年的国际原油价格在50美元—70美元每桶区间内波动。
今年三季度以来油价进入下行通道。NYMEX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至12月23日报56美元/桶,较6月13日的年中最高点106.91美元/桶下跌了47.7%,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至12月23日报62美元/桶,较6月19日的年中最高点115.3美元/桶下跌了47%。
分析需求不足是主因
对于国际原油价格的跌跌不休,阴谋论、阳谋论的观点满天飞舞。
事实上,导致本轮油价暴跌的原因,既有供求因素,本轮油价下跌的特殊之处在于原油供给扩大和需求不足并行。此外,“页岩油气革命”的成功使美国从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变为重要石油出口国。
页岩油开采中“水力压裂”技术不断突破,生产边际成本有所下降,使页岩油大规模开采成为可能。2008年至2013年期间全球原油供给仅增长5%,而美国占全球原油供给的比重从10%上升至13.7%。
当然,也有金融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因素,很难仅仅归结到一个阴谋或阳谋上来。
展望在50美元—70美元间波动
可以预期的是,油价的低迷可能是一个常态。2013年OPEC、美国和俄罗斯原油产量占到全球近66%,而OPEC则独占超过40%,掌握全球原油定价主导权。但OPEC在全球原油市场上的影响力正受到挑战,最大的威胁则来自美国页岩油气新增产能。11月27日OPEC会议决定不减产,仍然维持3000万桶/日的配额上限,国际油价应声下跌。此举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石油的需求在减少,短期内难以支撑油价上升。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发布报告称,2015年全球对OPEC原油的需求料降至逾十年来最低水准,并远低于当前的产出,表明若OPEC不减产或美国页岩油开采热潮不降温,供应将严重过剩。
但国际油价在当前水平下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首先从需求来看,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疲弱复苏仍将持续。此外,不排除一些国家趁着低油价加大战略性石油储备规模的可能性;第二,从供给来看,低油价可能已经开始抑制美国页岩油气行业投资,贸易条件持续恶化也终将导致OPEC国家减产。综述所述,可以预测,明年的国际原油价格在50美元-70美元每桶区间内波动。
微点评:油价持续低迷可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南方日报记者 龙金光 实习生 刘宴如
悬念6
沪港通来了,深港通还有多远?
回顾沪港通万众瞩目终成行
尽管市场对沪港通寄予的热望一部分也导致了沪港通实际开通后的交易金额略显平淡。据机构数据显示,沪港通运行的第一周,北向交易总成交238亿元(前4个交易日),总流入227亿元。除首日开通额度用满外,每天的额度使用在20亿-50亿元左右。而南向交易总共额度使用才不到40亿元。
市场争议的还有沪港通“北热南冷”的局面。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包括能够参与首批沪港通投资的投资者都比较有限。
不过,无论是监管层还是机构,对此表现都相对淡定。机构表示,沪港通制度本身不宜以短期表现来评价,而应放眼两地市场长期的融合和A股的开放趋势。相信随着市场表现的改善及相关制度的完善,沪港通通道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欢迎。
尽管沪港通初期资金低于市场预期,但沪港通之于两地交易市场的意义却并不仅仅止于短期可见的收益。
分析
海外资金或将缓慢流入
一方面,沪港通的开通,意义并不仅仅在短期交易放量。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新制度的设立,在更广泛层面上看来,无疑将成为金融资本市场改革和自由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另一方面,海外资金或将缓慢流入。由于技术问题(比如清算交割),一些全球大型公募难以立即交易A股。此外,而沪港通开通前,内地投资者提前买入,也使受益股处于高位,可能阻碍部分北向资金在初期买入。而香港市场运行与内地投资风格不相符,使内地投资者对南下投资兴趣不高。但伴随着沪港通的来临,A+H股成为境内外投资者“群雄逐鹿”的新战场。市场期待,随着沪港通交易产品的扩大,人民币在2020年基本实现自由可兑换等,都将促使海外资金持续流入国内市场。
展望深港通还会远吗?
2014年沪港通的开启仅仅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前奏。而伴随着沪港通稳定运行,有关深港通启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构建多层次、国际化的资本市场,未来定会进一步对外开放,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外敞开大门也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目前市场上发布的公开消息,机构普遍认为深港通最快或将在明年上半年开启。早在8月26日,前海金融创新政策宣讲推介会上,深圳金融发展办副主任肖志家就曾表示,联通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的“深港通”已报批。港交所主席周松岗12月23日也对媒体表示,港交所对深港通会比较积极,已开始与深交所讨论。
与沪港通相同,深港通的开启将直接利好券商股;鉴于香港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及国内投资者的预期,深港通开启之后,深市中的大盘蓝筹同样将会受益较多,将可能迎来估值提升;在深交所上市的一些国内特色股票同样会得益于投资标的的稀缺。另外,市场更为接近可能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这对深市的中小板、创业板具有一定的冲击,可能会导致二者市场中的公司估值出现较大的分化。
微点评:拭目以待A股更加国际化。
南方日报记者 陈若然
悬念7
移动互联网,博弈中能否颠覆传统?
回顾
移动互联渗透衣食住行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手机上网用户数量已经远超PC用户,手机网民达到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2014年,移动互联网大规模地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衣食住行”都在发生改变。
在刚刚过去的“双11”、“双12”等网购狂欢节上,众多电商网购平台都相继发布了详细数据。阿里天猫“双11”当天销售额为751亿元,移动端占比42.6%。京东、苏宁云商、唯品会等,移动端的销售也基本接近五成,各大电商对于移动端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分析
物联网大数据带动智能硬件
“移动互联网下一个50亿新机会将产生于与物联网以及穿戴式设备结合的智能硬件。”今年5月份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华为荣耀事业部总裁刘江峰曾这样公开表示。
就在这次大会上,腾讯发布了首款车联网硬件产品“路宝盒子”,与汽车接口连接以后通过腾讯云。阿里巴巴也于5月推出智能路由器——天猫魔筒。百度作为BAT中最早进军智能硬件的,此前已推出dulife、“小度”系列,今年7月更是与北京市政府合作推出北京健康云。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市场仅可穿戴设备创造出的价值就可达到15亿美元以上,到2018年将达到190亿美元,智能硬件市场的热潮正在到来。
对于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华为创新中心总监蔡绪鹏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智能硬件市场从2013年开始加速,2014年上量,2015年将会迎来井喷。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智能硬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火。
展望
移动支付正在崛起
业内普遍认为,BAT“烧钱”打车软件,背后更深层的战略意义是推动移动支付。目前,阿里旗下快的打车绑定支付宝、腾讯旗下滴滴绑定微信支付,最新加入的百度则绑定百度钱包。
易观智库分析师李烨表示,BAT三家都在推出开放式的支付平台,构建更多的移动支付场景,通过巨额营销补贴培养用户和商户的支付习惯,同时也在抢夺用户。“未来移动支付的用户普及和使用习惯养成将继续被巨头所引导”。
移动支付不仅限于中国,而是一个全球的趋势。近日有消息传出,支付宝近期获得苹果的允许,顺利推出iOS版指纹支付。业内分析认为,支付宝与苹果的联手,加大了未来移动支付的想象空间。
此外,互联网金融也是2014年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关键词,宝宝类产品、票据理财、P2P层出不穷。12月刚刚获得红杉资本千万美元投资的理财超市“金斧子”创始人张开兴也告诉记者,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金融还没到颠覆的程度,更多只是与传统互补。“当然,现在都是场景移动化,你还做PC端就OUT了。”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认为,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2014年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
“移动互联网不会颠覆一切,更多的是和传统企业的融合。”易观国际分析师唐佳认为,未来线上和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移动互联网颠覆的或者说改变的更多的是用户的行为和做事的方式,而非商业的本质。
微点评:新兴与固有势力的博弈中,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更多的是用户的行为和做事的方式,而非商业的本质。
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悬念8
利好频传,新一波创业潮是否到来?
回顾
政策利好掀大众创业浪潮
70后贺鸿鸣的生鲜电商“15分”从线上到线下,截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已开设超过70家线下体验店;80后熊斌的“e家帮”立志做家政领域的“滴滴打车”,前不久作为行业标杆应用参加了微信北京分享会;90后张议云创立的找兼职APP“口袋兼职”目前已进入Pre A轮融资。三个不同年代的创业者,都一头扎进了2014年新一轮的创业浪潮中。
就在不久前举办的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家领导人表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给青年人在选择人生线条中多谋一种思维、多担一份责任,争取多一份人生磨炼。“创业”在本质上就是创新精神,激发创造热情。
专家认为,新一轮创业浪潮的出现与中国经济正式迈向新常态息息相关。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从投资驱动开始转向了创新驱动,而不断进行的改革更激发出了市场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掀起草根创业的浪潮,并生发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风景”。
业内看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引领了这一轮创业浪潮的不断前行。据数据统计,前三季度中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10.36万户,同比增长98.5%。从传统企业到大学中的青少年,他们纷纷投入到了此轮的创业浪潮中。
分析
O2O引爆创业热点
根据12月18日,创业邦发布的《2014年度创业者报告》显示,最看好的创业行业中,O2O以61.14%高居榜首。
而众多投资人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也表示O2O细分行业的创业热潮在2014年已经开始爆发,包括健康、零售、旅游、教育、汽车等等。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也给O2O的爆发增加了筹码。
许洪波表示,2014年创业板块表现亮眼的除了O2O,还有智能硬件领域。从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万物互联,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强,移动互联网和生活工作深度融合不再仅仅是指通过一个APP的融合。
在过去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90后创业者涌入了创业圈,也受到了最多的关注。从9月突然兴起的APP画图应用脸萌,再到年底登山央视节目扬言要奖励员工1亿元的“霸道总裁”余佳文,外界对于90后创业者也是褒贬不一。
据了解,国内投资90后项目较多的投资机构IDG投资的项目覆盖了互联网金融、社交工具、O2O应用、技术平台等TMT创业领域。
展望
创业下一个风口在哪?
据许洪波介绍,未来看好三个领域,第一个是O2O领域,细分包括健康、零售、旅游、教育、汽车;第二个,是智能硬件,而珠三角是生产链,云和终端结合得非常好的,投资要有自己的创业;第三个是大数据。看好物联网领域,医疗、穿戴设备、机器人等。
科通芯城创始人康敬伟则认为,在过去接触的成千上万个中国创新项目里边,还是比较看好未来在物联网领域,尤其是在医疗、穿戴设备、机器人这几个领域,一定能产生一个跟BAT规模相当体量的公司,规模可能在几百亿上千亿。这种公司一旦出现以后,一定不是一个中国的公司,而会像华为一样是全球化的供应链公司。
口袋兼职创始人张议云认为,2015年很可能是智能硬件的元年,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会与生活场景相结合,也就是O2O和智能硬件相结合。新兴产业和行业会加速整个社会信息的传递效率,降低用户的使用操作成本。
微点评:O2O细分领域将延续2014年的火爆,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也将迎来新一波创业潮。
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实习生 陈律言
悬念9
智能制造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回顾
行业政府齐推动
今年11月,由39家专业单位共同发起的广东省3D打印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借此通过产学研联动和集群效应进一步推动3D打印的应用发展。由于技术突破和数字化发展,3D打印给不少领域带来成本的大幅降低和效率的显著提升。中科院广州电子所所长李耀棠表示:“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产品设计快读、准确转化为实体产品的新型制造技术,将对传统制造业带来创新甚至是颠覆性改变。”
工业机器人方面,2013年12月,国际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相继推出有关政策意见,诸如广州和东莞就在今年先后发布《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分析
4.0步入百姓家
在广汽丰田车厂和南海一汽大众车厂,机器人能完成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生产流程。以汽车行业为例,据了解,同一条生产线能生产不同型号的轿车,而且企业能够按照市场订单甚至是个性需求来生产。工业4.0与两化深度融合能让工厂直接与消费者对接。
“三五年后智能家庭将是发展趋势,可以用手机APP控制家电的智能插座、裸眼3D电视机以及智能影视等等,都将通过逐步智能化和数字化走入寻常百姓家。”粤创集团企业机电自动化设备事业部经理何礼轩表示,工业4.0影响的并不仅仅是制造业等企业,实际上,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之路与普通百姓也息息相关。
展望
科技革命带产业新机遇
当前,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方向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逐渐失掉传统人力成本优势的众多广东企业来说,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和工业4.0趋势对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巨大前景。
广东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也面临着迫切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不少企业已经准备好拥抱这场新工业革命。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据佛山市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天介绍,近一年全球投产的工业机器人大概有36000台,其中国产占10%。
今年11月,工信部称将组织制订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高端市场占有率达到45%以上,基本满足国际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国家层面来说,为更好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引导行业发展,同时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扶持有关产业健康发展。
微点评:借力“工业4.0”,提高附加值,满足个性化需求。南方日报记者 肖文舸
悬念10
监管加力 “吃得放心”能否加速实现?
回顾
食品安全倒逼企业加强管控
年初,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山东部分门店销售的“五香驴肉”,经权威机构检测发现“造假”。年中,国际洋餐饮上游供应商福喜在上海公司,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的肉类生产制作食品材料。9月、10月,台湾接连发生两起“地沟油”事件。
今年以来,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正在行业调整期中的食品企业备受考验。其中,受福喜事件影响,麦当劳第三季度总营收69.9亿美元,同比下降4.6%;净利润同比下降29.61%。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品牌的百胜餐饮集团同样持续销售下滑,为此,这些企业不得不通过加强安全管控、提高民生食品质量来挽回消费者的信心。
分析需引入食品安全大监管体系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叶岚认为,2014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了三大新趋势:一是食品安全的风险来源更加隐蔽,“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现有的监管技术和检验检测能力;二是互联网食品交易市场兴起,但监管能力尚未跟上,现实中出现了大量三无的自制食品,网售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凸显;三是食品源头污染与末端安全问题交织并存,食品安全已不再仅仅是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的问题,还包括环境污染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为此,有观察人士就提出,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引入社会共治和市场机制的大监管体系,探索建立多层次监管体系,包括消费者自我保护、企业自律、社会监督、行政监管和法律制裁在内的循序渐进的社会共治体系。同时,运用“红黑名单”制度、强制责任保险、产业政策等,让市场机制在食品安全保障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展望
“两手抓”治理餐桌污染
今年3月,国家领导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
12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新草案加重对添加药品等四种违法行为的处罚,同时对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等6种严重违法行为的责任人,也增加规定行政拘留的处罚。
记者发现,除食品安全法修订案外,包括广告法修订草案、今年315实施的新消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今年上半年实施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也均对食品安全增加多条更加严格、严厉的规定。
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今年我国还加快推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本月底,广东省食药监局将向公众开放婴幼儿奶粉追溯查询平台,届时消费者利用溯源平台、移动APP,通过扫描或者输入溯源码、条形码等方式,就能获得所购婴幼儿奶粉的原料、生产、流通、销售终端等信息。有监管人士表示,此举目的是发动社会组织、消费者力量监督食品生产和经营者,从而实现社会共治。
微点评:只有形成政府监管、引导和发动消费者和社会组织共同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才能不断破解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制约因素。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