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医界快讯

药价放开 药品招采谋变

2014-12-24 16:09 来源:健康报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药品价格放开后,物价部门成为管制药品价格的第一道关口不复存在。在此背景下,药品集中采购办法该如何改进和完善?12月23日,在有关方面主办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座谈会

  药品价格放开后,物价部门成为管制药品价格的第一道关口不复存在。在此背景下,药品集中采购办法该如何改进和完善?12月23日,在有关方面主办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发表了各自观点。

  ■集中采购方向不能动摇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毛宗福表示,在实行药品政府定价的时代,药品集中采购部门事实上是在药品最高限价的基础上,通过量价挂钩的办法,进一步压低药品价格。药品价格放开后,最高限价不复存在,集中采购工作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与会专家认为,药品价格放开的实质是价格改革,是要建立新的药品价格发现机制。实践探索证明,药品集中采购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好措施,应在坚持这个大方向的前提下,不断改进集中采购的具体办法。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提出,药品集中采购的实质是通过量价挂钩发现和控制药品价格。对于价格偏高的药品,药品集中采购部门有责任通过发挥量的优势压低价格。“以量换价”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不能因为当前对于采购量把握不准,就否认集中采购,简单地把药品采购权力下放。省级药品采购平台拿不到的价格,如果医院能够通过二次议价实现,这显然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不合理现象。

  与会专家表示,通过完善平台建设,进而准确把握药品采购量,是实现带量采购、量价挂钩的关键环节。目前,上海市已经开始试行由医保部门主导实行药品带量采购,实现医院药品信息数据库和医保平台的对接,进而掌握医院整体药品采购量,从而形成带量采购,最大限度地压缩药品虚高价格空间。

  ■药品集中采购将分类开展

  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目前,经过调整完善后的药品集中采购办法,正在提请国务院研究。据介绍,新方案的最大亮点是对药品实行分类采购。

  根据完善后的方案,对于医院用量集中、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药品仍实行“双信封”的采购办法,通过以量换价,寻找药品的合理价格。对于低价药品、急救抢救类药品,政策将给予扶持,在控制市场谈判空间的前提下放开价格,完全由医院和生产厂家谈判议价,让市场把药品生产企业的活力激发出来。对于用量很小又临床必需的药品,继续实行定点生产。对于专利药和独家生产的药品,要探索建立国家谈判机制,实行国家和地方分层谈判,借鉴国际谈判经验,发现这类药品的合理价格。针对价格明显偏低的药品,药监部门要加强综合评估,托住药品质量的底线,让问题企业及早退出市场。对于国家严格控制的药品将继续实行计划管理,仍由政府部门严格管控。

  经过测算,医院用药品种的80%仍由医院自行采购,从而充分体现了保证临床用药需求、调动医院药品采购参与度的指导思想。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药物政策研究室主任傅鸿鹏指出,药品集中采购不是解决医改中所有问题的金钥匙,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深化改革,实现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共同推进。要调动医院参与药品集中采购、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的内生积极性,需要落实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医保付费机制,完善医务人员分配激励机制等多项改革协同推进。

  ■行政部门应恪守自己的角色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房志武提出,要讨论药品采购政策,首先要界定谁是买家,政府部门尤其是省级招标采购部门扮演了什么角色。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卖方是药厂和批发代理企业,现实的买方代表则是执行了80%采购量的医院,它们代替患者和医保部门在执行购买方的职能。而作为主管机构的卫生行政部门,也随之拥有了买方代表的身份。

  房志武表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应淡出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如果行政部门能够严格恪守自己的买方角色,坚持买卖双方平等的前提,那么它在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中肩负的监管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卖方没有权力要求买方代表退出。当前买卖双方矛盾的根源是医院行政主管机构拥有双重身份,作为政府部门,它有制定规则的权力,同时又兼任买方代表,常常将行政领导身份和买方身份混同起来。行业内的抱怨,主要源自于政府部门对于买卖规则的强行干涉。

  房志武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应避免介入药品交易的具体过程,对于国家层面制定的交易规则要严格执行,更不应随意更改、破坏既有的交易规则。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健康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