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医界快讯

田献忠 一辈子做个好医生

2014-12-22 08:3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记者 刘付明 通讯员 刘先莉田献忠,平舆县中医院党支部书记、内科主任兼肝病科主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驻马店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平舆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组长

白衣怀丹心,赤诚铸医魂。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这,是他一生的追求——

田献忠 一辈子做个好医生

记者 刘付明 通讯员 刘先莉

 

田献忠,平舆县中医院党支部书记、内科主任兼肝病科主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驻马店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平舆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组长。

妙手能回春

“田医生,我是安徽淮南的,慕名来医院找你看病,请问你什么时候能上班?”田献忠刚下班回家,端起饭碗还没顾上吃,电话来了,他不敢耽误,匆忙扒了两口饭,就往医院赶。

“我是庙湾的田小毛,我爱人突然昏倒,不会说话,刚到你们医院,想请你过来看看。”凌晨两点,患者家属带着哭腔给田献忠打来求助电话。

“好,我马上就到!”

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田献忠手机时刻保持畅通,随叫随到,为无数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参加工作30年来,田献忠每天都坚持早晨730分准时到岗,晚上7点多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下班回家,每日门诊量平均80人左右,多时100余人。

20089月,射桥镇马庄有个叫赵大白的病人,患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上级医院给他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让其回家准备后事。赵大白的家属抱着一线希望找到田献忠。见到田医生,赵大白的老伴一把拉住他的手,焦急地说:“我老伴已昏迷两天两夜了,田医生,人家都说你治疗肝病技术很好,你就救救他吧!俺家里不能没有他呀!”看着病人家属那焦急的面容和祈求的眼神,田献忠心里一阵难过,他收下了这个已经被下了病危通知书的病人,亲自组织抢救治疗。

三天三夜,田献忠守护在病人身旁,观察病情,给药治疗,赵大白的病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几天的劳累,田献忠病倒了。作为一名医生,田献忠虽有病却无法正常休息,他只能一边输液,一边指挥治疗,直到病人完全康复出院。

看到田献忠左手输液、右手忙着为病人开处方,很多前来看病的患者和家属都感动不已,有患者心疼地说:“田医生,你长年累月这样工作,太辛苦了,一定要注意身体啊。”

参加工作30年来,田献忠就像一根上紧的发条,从踏进医院大门的那一刻起,问诊、查房、回访病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从来没有休过节假日和周末。

常年超负荷工作,田献忠患上了严重的颈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但一直都在坚持工作。累倒了,爬起来,他从来不因为自己患病而影响工作。在他的心里,病人的需求高于一切。

大爱铸医魂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这是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篇中对“大医”的界定。凡医德高尚、技术精深的医者,必然心怀慈善、志存救济。这成为后世行医者的医德典范,也是田献忠的从医境界。

20067月,杨埠镇王美村有个叫李幸福的患者,患重型肝炎、肝坏死。经人介绍,李幸福家属找到田献忠。田献忠马上给他诊断病情,精心制订治疗方案。看到病人经济紧张,田献忠还给他减免、垫付医疗费近5000元。

在给李幸福治病的过程中,田献忠了解到,李幸福的儿子当年考上了省内一所大学,却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准备放弃学业。田献忠得知这一情况后很着急,经多方了解,打听到自己有一位高中同学在该校任教,便提笔给同学及学校各写了一封信,说明该学生的家庭情况,请求学校给予照顾,圆了孩子的大学梦。学校被田献忠的那份热心所打动,减免了该生大学四年的学费。在田献忠的关心支持下,这名学生大学毕业后,又顺利考取了上海某高校研究生,现在在上海工作。      

“要不是田医生,我都不知道入土多少年了;要不是田医生,我的孩子也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田医生就是我们的恩人!”李幸福感激地说。

近年来,田献忠累计为贫困患者垫支医药费10000余元。为了感谢自己心中的好医生,很多患者康复后会过来看望田献忠,给他带来一些礼品,或者想请他吃一顿饭,田献忠都一一谢绝。他总是推心置腹地说:“你们得了病本身就很痛苦,看病又需要花钱,大家经济上也不富裕,不需要这样感谢我。看到你们康复后的微笑,比送我什么礼物都让我高兴。”一番话说得大家心里暖烘烘的。

平凡见精神

走进田献忠的办公室,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十分简陋,一张陈旧的老式办公桌里装满了他的医学书籍和文献论著。这位1985年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的老牌本科生,不求名不求利,“躬耕”在家乡这片热土上,默默为家乡百姓的健康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根本,能为家乡父老乡亲服务,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骄傲。”田献忠说。大学期间,他成绩优异,加之当时本科生较少、人才缺乏,毕业时完全有机会留在省、市大医院工作,但都放弃了,义无反顾回到缺医少药的家乡。那时,平舆县中医院刚建院不久,各方面条件都极其落后,一栋临街的7间三层小楼,20多名医务人员,年业务收入不足20万元,工资都难以全额发放。

几年过去了,与田献忠同时进入医院的6名本科生陆续调入上级医院,只有田献忠一个“老本科”一直在坚守。很多同学和朋友见面都劝他:“献忠,像你这样的人才一直待在县里这个小天地,实在是太可惜了,早该调入省、市大医院工作。”但田献忠从不动心。后来,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田献忠在肝病治疗领域声誉远播,省、市多家医院纷纷向田献忠伸出了橄榄枝,并承诺了优厚的待遇和条件,都被田献忠婉言谢绝了。“基层更需要我。”田献忠说,“省、市大医院并不缺人才、不缺好医生,真正缺乏人才、缺乏好医生的是基层,基层更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鲁迅用“俯首甘为孺子牛”来形容那些像勤恳的老黄牛一样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的人。田献忠便是这样的“老黄牛”。工作在基层,条件简陋、待遇较低、工作压力大,田献忠都不计较,他的心里只有病人,成天想的就是治病救人。

多年来,田献忠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获驻马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出版专著1部,2003年晋升主医师职称。他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先进工作者、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驻马店市“首席员工”、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十佳医生”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平舆县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常委。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