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京城的河南梆子
摘要:他们传承中原戏曲艺术,以戏育人,陶冶情操;以戏结缘,广交朋友;以戏养生,延年益寿;以街头为舞台,定时定点演唱,演绎了华夏5000年悲欢离合,这就是——
阵容庞大的豫苑春乐队。(图片由赵英彰提供)
老外向段立和伸出大拇指。(图片由段立和提供)
□晚报记者 李 杨 通讯员 陈奇才
他们传承中原戏曲艺术,以戏育人,陶冶情操;以戏结缘,广交朋友;以戏养生,延年益寿;以街头为舞台,定时定点演唱,演绎了华夏5000年悲欢离合,这就是——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这个国际大都市便霓虹闪烁,流光溢彩,一派繁华景象。
每到这个时候,活跃在北京街头的豫剧迷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搭台置景,摆放道具,随后就是清脆的梆子声伴着高亢的唱腔在街头响了起来。
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放慢节奏,坐公交车或骑电动车,住在附近的人干脆搬个小凳子,来到公园或小区广场听戏。他们或站或坐,兴致盎然,时而随着台上有板有眼地轻唱,时而送出一阵阵掌声。豫剧迷们的精彩演出,给繁华的首都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北京人称豫剧为河南梆子。这些唱河南梆子的大多是来京城打工的河南人。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利用空闲时间为京城人演出,活跃首都业余文化生活。
据统计,目前在北京街头演出豫剧的团体有32个,有些已初具规模。
六里桥东西都有戏
六里桥是北京西南的交通枢纽,距北京西站两站地,丽泽桥、长途汽车站近在咫尺,地铁1号线、9号线、10号线、14号线纵横四周,可谓昼夜车水马龙,是京城的一个繁华之地。近些年来,河南梆子在这里格外活跃,桥西每周二、周五晚有戏,桥东每周一、周四、周六晚演唱。想在北京看河南梆子,这里是最方便的街头剧场之一。
先说六里桥西的戏场,牵头组织人可是有些来头。赵英彰,从邢台走出的正团级军人,自幼喜欢唱豫剧,2009牵头与戏曲爱好者成立了北京豫苑春戏曲协会并出任会长,使豫剧在北京从自发自乐到有组织、有章程、有目标的良性发展。目前,在他的旗下登记在册的戏迷演员就有1200余人。他们在北京市区各繁华地段有序地组织演出,其间演员也可以去各点轮场,使豫剧在北京街头形成规模较大、影响力强、演员众多、备受群众喜爱的业余文化演出活动。
赵英彰作为会长,除了负责组织北京市区的豫剧活动外,六里桥戏点他也亲自过问。他经常是忙完协会的事就往六里桥赶,有时还亲自登台为观众献艺。有一次,演出刚开始板胡弦断了,关键时刻,他拿起话筒走上台,给观众讲起笑话,既补了场子,又活跃了气氛,很受观众欢迎。
桥东的戏摊叫“六里桥百姓豫剧团”,创建人是莲花池长途汽车站的负责人段立和。段立和是河南新蔡县化庄乡人,自幼喜欢豫剧,能拉会唱。进京工作后,开始和雷金英一拉一唱,后来就想成立豫剧团,让更多的人看到河南梆子。
2007年夏,段立和开始选场地、组乐队、找戏迷。建团没有资金,他就用自己的工资买音响、锣鼓等道具,很快六里桥的锣鼓就响了起来。河南人在京打工的多,听哪儿有河南梆子往哪儿去,很快这里就聚集了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地的一大批戏迷。
前年秋天,段立和正在台上练唱,忽然走上来一个老外,学着他的架势,咿咿呀呀地跟着唱。他见老外很上心,就转过身来,一字一句地教他唱河南梆子。老外用汉语学会两句戏后,就非常高兴地拍起了巴掌,并拉着段立和要合影。在按快门的时候,老外伸出大拇指,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河南——梆子——OK!”
段立和的百姓剧团渐渐有了名气,曾受到豫剧名家马金凤的称赞,不仅吸引了一大批戏迷,还培养了一些小有名气的人物。
鸟巢飞来的河南“百灵鸟”
鸟巢,2008年奥运会主要赛场之一。这里有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科技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初具规模的奥运观光塔。据当地人说,它是北京最高建筑,站在顶层,可俯瞰北京全貌。这里也是本地居民和外地游人最佳休闲地,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台河南梆子戏,还有那被人们广为称道的“百灵鸟”。
“百灵鸟”真名叫付百灵,河南平舆县辛店乡辛店村人。十多年前在北京通苑菜市场租房开了一个理发店。他人如其名,天生爱唱,像一只百灵鸟。没有顾客的时候,他对着镜子唱;顾客走了,他放开喉咙唱。理了一天发,腰酸腿疼,但只要哼两句河南梆子,一天的疲劳无影无踪。从那时起,人们都知道通苑菜市场理发店里有个会唱河南梆子的“百灵鸟”。
有一天,付百灵店里来了一位听戏的老人。这位老人听完一段戏后,对付百灵赞不绝口,并邀请他到鸟巢唱戏。后来,付百灵才知道这人叫史国良,是豫苑春戏曲协会的。赵英彰、张晓风等在北京牵头成立了豫苑春戏曲协会,成员由退休族、打工族、看孙族组成。张晓风是豫剧表演艺术家,曾是洛阳豫剧团主要演员,与艺术大师陈素真、马金凤、阎立品等同台献艺。付百灵庆幸认识了史国良,自己单枪匹马唱了几年,这回终于找到家了。从那以后,他按协会分工,定期到鸟巢唱,一下子在鸟巢火了起来,都知道鸟巢戏场有一个河南来的“百灵鸟”!
付百灵的拿手段子是唱《秦雪梅》,每次都唱得悲悲切切,唱着唱着泪就流下来了。一段唱完,常有观众一再鼓掌,他只好再“哭”一回。一听说他出场,就提前搬个小凳子抢地盘。有一位军人听他的戏后,硬是塞给他500元钱让他添服装。原来那军人也是河南老乡,称赞他为河南人争了光!也有老戏迷给他公交卡,说他来回跑不容易。有的大爷大妈们知道他住菜市场做饭不方便,干脆就掂着馒头、包子送到他理发店里。
付百灵的戏感动了许多人,有人把付百灵当成知己。有一晚,付百灵在鸟巢唱完戏准备走时,被人一把拽住,说一定要请他吃顿饭。付百灵看那人是常来听戏的观众,虽不认识,但想那人找他一定有事,便跟那人一块儿进了一家小饭店。原来此人叫张永胜,是洛阳人,在北京打拼多年,并买了房子娶了媳妇。可不料生了个儿子是智障,媳妇无法面对走了。张永胜没了老婆,每天守着一个智障的儿子,心灰意冷,白天哭晚上哭,几次想抱着儿子跳楼。
付百灵一边安慰他,一边鼓励他面对生活,说话间和他一起哭了起来,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张永胜被付百灵的真情感动了,他对付百灵说,我每次听你唱《秦雪梅》,都是跟着哭,但我也从戏中慢慢转过弯来,秦雪梅没了丈夫哭得死去活来都不死,可我老婆还活着;还有你每天剃头,身居陋室,想看《梨园春》,还得敲邻居的门,可你每天照样还是唱着过,我得跟你学,以后再也不死了,我要给儿子找最好的医生!
永定门外的豫剧情结
永定门高高耸立于北京南二环中段,是明清时期北京外城的中央城门。从永定门到钟楼全长
永定门的河南梆子戏场就在这里。这支队伍阵容强大,在京城也算首屈一指。每逢周日演出时,南三环、四环的豫剧爱好者也会赶来助阵,每次演出都像是一次豫剧比赛,可谓名角荟萃,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豫剧迷也时常预约登场,施展绝技,把这里的演出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
伊文立,河南商丘人,自幼喜爱豫剧,专攻老生,在家乡小有名气。来到北京后,他在北京西城区人定湖公园管理处找了一份工作,因豫剧结缘参加了豫苑春戏曲协会,经常在永定门戏场演出。他的拿手戏是《清风亭》、《赵氏孤儿》中的段子。他嗓音浑厚,吐字清晰,收放自如,许多京城戏迷都是他的粉丝。他不仅戏唱得好,而且热心豫剧事业。
伊文立还有一手做梆子的绝活儿,他自掏腰包买木料,一把砍刀两把锉,精雕细琢,做出一副副音质上乘的好梆子。只要哪个豫剧团需要,他马上免费送过去。从2009年开始,《梨园春》北京俱乐部,北京豫剧茶楼A、B、C座,北京豫苑春艺术团及下属的13个街头剧场,全都用他送的梆子。他还为北京、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深圳等6省市豫剧院送去26副梆子。加上戏迷,伊文立共送出了73副梆子。
由于伊文立的刻苦努力,去年11月,他在戏友的鼓励下,终于走上了豫剧比赛的最高殿堂——《梨园春》767期,一段《清风亭》“奴才全把良心昧”的唱段,让现场观众悲悲切切泪湿巾,随之即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计分器分数直线飙升385分。
伊文立虽只得了个第4名,但他为在京打工的河南戏友争得了荣誉,在场的小香玉、苗文华、吴琼、范军等名家都给了他高度的评价。他在现场把自已精心制作的红木梆子献给《梨园春》栏目组,乐队指挥赵国安赞不绝口。范军说:“中原儿女唱的河南梆子就是打这儿来的。”
河南梆子在北京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常言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河南梆子给京城的人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笑容。演唱河南梆子的人也在欢笑声中找到了乐趣,找到了自我。社会也是一台大戏,有河南梆子伴奏,更加丰富多彩的情节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