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金融 投资理财 信用卡

信用卡授信太宽松 “信用卡之殇”如何有效监管

2014-12-05 1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最近,由于未依法审查申请人资料真实性、过度授信、异常交易管控不力等违规行为,7家商业银行受到上海银监局处罚。这让市场再度关注到银行信用卡业务中暗藏的问题。  

  最近,由于未依法审查申请人资料真实性、过度授信、异常交易管控不力等违规行为,7家商业银行受到上海银监局处罚。这让市场再度关注到银行信用卡业务中暗藏的问题。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海地区各银行信用卡数为1.75亿户,占全国的57%;当年消费者交易额为4.5万亿元,占全国的51%。事实上,上海的信用卡管理水平在全国是较好的,上海的信用卡不良率仅为1.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9个百分点。但随着发卡量的增加,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日渐成为急需正视的课题。

  过于宽松的信用卡授信

  近来,市场上多起因信用卡欠款及其风险管理缺失引发潜在风险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比如,一家三口办了十几张信用卡,而且每张授信额度都较高,最终因过度透支无力还款而自杀。对于这样的悲剧,除了持卡人自身的问题,银行在授予、提高信用卡额度过程中过于宽松的做法,也值得反思。

  据了解,导致信用卡风险爆发,很重要的原因是持卡人偿还能力与其获得的授信额度不匹配。有调查显示,约16%的持卡人在一家银行授信时,已经持有超过8家银行的信用卡,授信额度超过月收入的30倍,个别甚至达100多倍。多头授信、超额授信,使一些持卡人手中实际的透支额度远超过还款能力。由于信用卡授信获得轻而易举,就难以防控一些人存心利用信用卡套现大量资金,最终引发风险。

  这一异常现象背后,是一些银行没有尽职调查该客户的还款能力、个人信用,甚至是对超额授信的纵容。有的持卡人从多家银行申请信用卡,累加额度远远超过其还款能力,部分银行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还主动慷慨提升额度引导透支。

  激励机制带来发卡冲动

  银行滥发信用卡、过度授信背后的动因,与业内不尽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不无关系。持卡人多用信用卡,银行可以收取刷卡手续费,如果高额透支后选择分期付款,还可以收取分期付款的手续费。因此,信用卡的发卡数量规模,成为各银行追求的指标。特别是各分支行,发卡量是其重要的绩效指标,在受理办卡申请、资信调查和初审时就容易宽松操作。至于授信过多形成的违约风险,分支行则较少考虑,那是总行的宏观控制目标。

  对于银行的信用卡部门,相比于发卡量,更看重持卡人刷卡消费量。因为刷卡后产生分期手续费,他们可以获得更大利润分配。因此,许多银行推出五花八门的积分奖励政策,鼓励刷卡透支。

  由此,在上海银监局最新出台的监管政策中,要求商业银行完善激励机制,改变片面追求发卡量等规模性指标的业绩考核政策; 优化积分规则,防范积分套利风险。

  同业竞争亟待摆脱同质化

  银行业同业竞争白热化,也助长了信用卡的风险累积。

  专业人士指出,假设持卡人在甲银行获批办理了一张额度5万元的信用卡,再到乙银行,乙银行告知只能提供2万元的授信额度,很可能客户对比之下就会认为不够有吸引力。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明知客户在其他行信用卡累计授信额度较高,一些银行照样会给出相当高的授信额度,甚至以电话邀请方式,主动为客户上调信用卡额度。

  这就违背了信用卡发卡额度“刚性扣减”的规范。所谓刚性扣减,是指银行在给信用卡持卡人授信额度时,必须扣除其在其他银行已经获得的额度。比如,根据一位客户的个人情况综合核定,他可以有10万元的信用卡合理授信额度,之前已有的几张信用卡额度总和为8万元,那么他新办卡的额度最多给2万元。

  上海银监局最新的监管要求强调,不得以提高总授信额度或设置限制性条件等形式来规避“刚性扣减”监管要求。要求给予持卡人临时授信额度期限一般不超过1个月,加强对持卡人和收单商户的交易监测,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风险调查,规范催收管理。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中国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