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为艾滋病治疗点燃新希望
摘要: 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记者王思北)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目前,这一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尚无有效治愈办法,仍然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为了
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记者王思北)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目前,这一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尚无有效治愈办法,仍然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为了探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有效途径,2004年,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卫生部和财政部在中国五省联合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免费中医药治疗。
作为艾滋病“重灾区”,河南省在2004年成为首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省份之一。
日前,记者在跟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到河南实地调研该项目进展情况时,见到了一群人正在河南开封尉氏县枣朱村的村口修建新房。
“我怎么都想不到,得艾滋病十多年了现在还能站起来,还能打零工挣钱。”在这处工地上负责“打灰”的李国(化名)欣喜地告诉记者。他的衣服上有不少泥点,但脸上却满是笑容。
13年前,李国因卖血感染了艾滋病。当时这位33岁的男人已经给自己准备好了棺材。“连站都站不起来,只能在地上爬,整天就是躺着等死。”他说。
李国的“重生”得益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在中医医生的精心救治下,他不但活了下来,还恢复了劳动能力。“现在打零工一天能挣个百八十,我还想挣钱给儿子娶媳妇哩!”李国笑着说。
和李国一样,自2004年这一项目启动以来,越来越多的艾滋病人由曾经的饱受病痛折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经过中医药治疗后恢复了劳动能力,生活质量也显著提升。
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试点省(区、市)已由最初的5个增至19个,年度中央财政投入增加到8226万元,累计投入约5.3亿元。截至2014年9月30日,已有26276名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接受了中医药免费治疗。
“项目实施10年来,参与治疗的病人总体年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CD4+T淋巴细胞(人体免疫细胞)水平平稳并逐渐升高,病毒载量水平逐渐降低,年病死率逐年降低。同时,感冒、发热、腹泻、黏膜溃疡等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频率明显减低。”河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徐立然说,有的病人从骨瘦如柴到恢复圆润,吃不下饭的胃口好了,还有的逐步恢复了劳动能力。
据统计,目前,河南艾滋病病死率从9.23%下降到3.39%,低于国际水平。
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冀爱英告诉记者:“中医药治艾理念不是把病毒杀死,而是对病毒进行抑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让病人带病延年。”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夏祖昌指出,相较于西医药疗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单纯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药费每人每天低于10元。
如今,除了益爱康胶囊之外,柴藿达元颗粒、解表清里合剂等一批河南试点项目中药制剂已经应用于临床;清肺培元颗粒等中药新药正在研发当中。“我们希望这些制剂能够‘走’出河南省、惠及更多艾滋病人,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病患减轻痛苦。”夏祖昌说。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