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政务

市政协双月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4-11-25 11:2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利用多种形式发展教育体育事业——市政协双月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教育体育事业事关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随着我市城市人口的增

利用多种形式发展教育体育事业

——市政协双月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教育体育事业事关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随着我市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利用多种形式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满足百姓需求,从而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显得更加重要。

    近日,市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群众代表,邀请市教育局、市体育局负责同志,就“利用多种形式发展教育体育事业”开展讨论与协商,为推进我市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献计献策。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我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谈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对如何“利用多种形式发展教育体育事业”进行了协商讨论。

为全面反映座谈会成果,驻马店网现摘登座谈会上部分市政协委员的发言,以飨读者。

 

广泛利用社会资金发展教育事业

市政协委员 雷大中

\"guols1409502.jpg"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教育事业获得了较好较快发展,特别是全市民办教育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至2013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级民办学校、幼儿园841所,在校生37.2万人、教职工1.9万人,在编教师3800多人,固定资产35亿多元,校舍建筑面积250多万平方米。我市连续4年被评为“民办教育先进单位”。但是,我市民办教育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二是市、县区之间民办教育发展不均衡。三是民办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四是政府对民办教育的管理有待加强。

    笔者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要抓好现有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加大政策执行力度,认真解决好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二是政府要用改革的思维为各种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创造良好环境和便利条件,要办实事、重服务,努力营造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良好环境。

    三是要结合市情、县区情研究相关鼓励措施和政策。如民办学校享受和公办学校同等待遇,对热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民营企业和个人要进行宣传、鼓励或记功表彰等。

    四是对于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教育事业,政府在重视的同时要加强指导,使之健康有序发展。

利用校企合作办好公办职业学校

市政协委员 付继勇

\"guols1409494.jpg"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系统规划,指明了发展方向。《决定》指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这为校企合作、校医合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

    对于如何利用校企合作办好公办职业学校,笔者认为:

    第一,卫生类学校如果没有附属医院就缺少学生实训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阵地,不能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活动。因此,笔者认为,我市卫校要建立自己的附属医院。

    第二,请卫生主管部门考虑制定医院主治医师以上人才到学校兼职代课的办法,并将到学校兼职代课情况作为其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医院主治医师以上人才到学校兼职代课可以把临床最新医学动态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达到现有医护水平要求。

    第三,当今中国社会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社会化服务分工越来越细,现有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难以完全覆盖,卫生类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护工、月嫂、育婴师等健康服务行业人才的培训。

    第四,卫生类学校可与知名人力资源培训公司联合,同时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联合办康复保健中心、托老养老服务中心等,联办实体可以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

 

推动我市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市政协委员 冯志合

 \"guols1409495.jpg"

    近年来,我市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形成了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民办教育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问题。目前,我市没有独立权威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政府部门与部门间缺乏协调沟通,造成民办教育监管中存在一些问题。

    第二,师资问题。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大,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第三,经费问题。民办学校创办者投入巨额办学资金,但受生源竞争制约,收费标准提高的空间越来越小,投入与回报之间的失衡严重影响了创办者投资办学的积极性。

    二、民办教育发展的有关建议

    第一,增设管理机构,加大管理力度。首先,应设立一个权威并且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其次,应完善与民办教育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建设,将民办教育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要允许公办学校教师去民办学校任教,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合理优化教师资源,给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一定的教师编制,允许在一定规模民办学校中工作、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按规定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第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民办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对民办教育给予适当的财政资助,民办学校也要通过多渠道融资。

 

设立发展基金  助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市政协委员 罗新芳

 \"guols1409500.jpg"

    近年来,我市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低、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不容忽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学校生活环境艰苦,居住条件差。二是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低,生活压力大。笔者建议一些企业集团设立“希望工程烛光奖”基金,奖励长期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乡村优秀教师。

    一、基金的筹措和管理方式

    笔者建议,通过政府倡导采取优先贷款、支持企业参与光彩事业的方式,鼓励企业为基金会投放资金,基金由公益部门管理,教育主管部门报批使用,企业参与全程监督。

    二、基金用途

     一是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通过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保障乡村教师安心从教。要在农村学校按照定编修建具有公寓性质的教师周转房,提供给非当地的教职工居住。宿舍的产权属于学校,教职工可以廉租或无偿使用。二是奖励、补助农村教师,鼓励乡村教师长期在农村安心从教。设立“农村长期任教奉献奖”,每年奖励300名至500名辛勤耕耘在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战线的优秀乡村教师,给予他们3000元至5000元奖励;对在农村中心校工作的教师每月增发100元的津贴,对在农村教学点工作的教师每月增发200元的津贴,以此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教育,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校企合作办学  实现共同发展

市政协委员 郏宝红

\"guols1409501.jpg" 

     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体制机制不畅等问题。目前,人才市场普遍存在着供求矛盾,一方面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同发展。

    我市现有的校企合作,还存在企业积极性不高、长效合作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仍停留在简单接触、各自为战等浅层次的合作上。

    针对我市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府奖励制度,推动校企合作。

    二是改革办学体制,允许公办职业院校采用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方式办学,探索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学校等以土地、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收益。

    三是引进一批市外知名职业教育机构到我市合作办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服务力。

    四是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经批准举办的民办职业院校,在建设用地、项目安排、资金配套、评先奖优、学生资助、税收、银行贷款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在学费减免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的有关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保障民办职业院校在引进人才、接收高校毕业生、教师教龄和工龄计算、教师职务聘任以及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

    五是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指导和管理,引导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健康发展。

 

提升黄淮学院校企合作联盟内涵建设

市政协委员 李 楠

 \"guols1409497.jpg"

   近年来,黄淮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人才”两个规划纲要,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构建合作发展联盟,推进校企合作,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项目共担、互惠多赢”的原则,与160多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成立合作发展联盟。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黄淮学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办学道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同时,黄淮学院校企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没有建立。校企合作的常规机制没有建立,可持续性不强。三是校企合作中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与企业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四是校企合作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黄淮学院校企合作联盟内涵建设,笔者建议:

    第一,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法规,制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如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实习实训安全责任分担政策、顶岗实习工伤保险补贴制度、企业兼职教师课时费补贴制度、实训耗损补贴制度等,促进校企合作,可以成立驻马店市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由人力资源部门、财政、税务、商贸、产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学校负责人、相关企业负责人组成。

    第二,政府应鼓励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参与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第三,引导企业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积极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市政协委员 姜福君

\"guols1409496.jpg"

 

 

    近年来,我市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牵引,积极举办各种群众性活动赛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健身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但是,结合实际来看,我们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还存在问题。一是乡镇器材到位,但健身意识不强。二是器材损坏率高,配备的数量上有缺口。三是部分社团、协会作用发挥欠缺,部分社会、协会甚至常年很少开展活动。四是健身人群多、社会指导员少,不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五是社会指导员作用发挥欠缺,社会指导员职责意识淡化,体育进社区工作的开展还有待加强。六是一些体育项目场地严重不足,一些体育项目场地面积小、结构不合理,不适合大型比赛。七是资金缺乏。一些活动因为资金的原因未能实施。

    对于如何积极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笔者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手机短信等进行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健身的极端重要性。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让全民健身活动有器材、有场地。要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资金,主动与城建、规划等部门协商,争取活动场地。同时,要多渠道、多形式争取地方资金投入到全民健身事业上来。

    三是加强管理,确保器材的完好率。对社区、广场等配备的健身器材,建议按照属地管理办法,原则上要求受建单位进行管理,相关部门负责对损坏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换,共同维护好健身器材。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

市政协委员 禹 静

\"guols1409499.jpg"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体育运动不断走进千家万户,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来,政府对全民健身活动的配套建设,有效改善了群众的锻炼条件,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但随着公民健身意识的日益增强,现有的公共健身场地、设备、器材等与群众健身需求相比已经明显不足。全民健身不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社会的事情。我们要注重政府引导、社会介入、全民参与,让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主导力量。事实上,现在的沿海城市如广州、上海、深圳等,社会力量已经成为主办群众体育的一支生力军,有志于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企业也逐步摆脱了以前单一赞助活动的模式,开始主办全民健身活动。

    笔者建议,政府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中,除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对社会力量的引导工作,引导的重点要放在举办活动上。要引导、鼓励、动员社会知名企业承办或主办各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要让企业由以往的赞助活动转变为主办活动,由以往活动中的“配角”转变为活动中的“主角”。要提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局限于以前固定的开幕式,要举办更具内涵、更具广泛社会效应的“启动仪式”,让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部过程成为举办方巨大的宣传平台,让主办方能够从中获得极大的宣传收益,从而自愿参与其中。

   笔者认为,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具有多重意义。第一,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回馈社会,宣传企业文化、理念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第二,社会力量的介入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体育部门可以因此节约精力和经费,由“办体育”转变为“管体育”。第三,政府与社会力量强强联手,让广大群众更加受益。

加快建设我市社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

市政协委员 柴祥德

 \"guols1409498.jpg"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工作和业余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不断减少,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常见的健康问题,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各种心理疾病发病率迅速攀升,居民健康问题令人担忧。改善健康状况,关键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是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活动。

    一、我市目前社会体育设施现状

    目前,我市广大市民的体育锻炼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兴建了广场、小游园、健身设施等,增加了人们休闲健身的去处。但是,我市目前的社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加快发展我市市区社会体育事业的建议

    一是要抓紧制定《驻马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二是认真执行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作为社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政策。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开办经营性健身活动中心。四是对于捐建社会体育场馆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冠名权。五是提高各类体育设施利用率。六是健全群众身边的组织,加强对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发展体育事业,要靠政府支持和社会广泛参与。在我市目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我市体育事业,能够弥补我市财力不足、投入有限的现实状况,从而加快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加快建立各类单项体育协会,发展各类体育社团等,不断培训和扩大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形成以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全民健身新体系。同时,体育部门和社区、办事处等要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强对体育工作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及体育积极分子的培训。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