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楼村的传奇故事
摘要: 魏楼村“砚王池”。□晚报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魏道俊 文/图走进开发区关王庙乡荒坡陆村魏楼村,记者发现这里古朴、宁静、自然,但村中轮廓清晰的寨河,
魏楼村“砚王池”。
□晚报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魏道俊 文/图
走进开发区关王庙乡荒坡陆村魏楼村,记者发现这里古朴、宁静、自然,但村中轮廓清晰的寨河,又似乎提醒人们,这个村子的确与众不同。
“砚王池”和“跑马岗”的故事
“这里就是以前的‘海子’。”一走进村子,63岁的村民魏中成告诉记者,在他小时候,整个村子都被“海子”围起来。“海子”清澈,终年不干。村民们进出村子都要走南面的大石桥,石桥何时建造已无从考证。桥下是石柱,石柱上至今还隐约可见鸟、兽、虫、鱼一类的图案,且雕工细腻;桥栏上的十二生肖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时间久了,石柱已被埋在地下。你看,就在这个位置。”说话间,魏中成用铁锨挖起“海子”旁边的泥土。
据村里80多岁的老人魏祖富介绍,魏楼村曾经荒凉贫瘠,阴雨天是百里沼泽。在明朝洪武年间,村里的祖先顺应了大明皇帝的移民垦荒政策,从山西来到了此地,当时的村子叫“魏家楼”。
一天,村民请来一个远近闻名的私塾先生,教孩子们识字,在村子东南方半公里处的沼泽地里,孩子们发现中间有一处泉眼。大明年间,村里有一个名叫魏运绍的考中了举人,揭榜后被封为武陟县县令。后来,他出资为村子开挖了寨河,即现在的“海子”。
从此,那处泉眼便被村民们称为“砚王池”。
当时,魏县令还在村子的西北角用土堆了一座“跑马岗”,让村里的孩子练习骑马射箭。记者看到,“跑马岗”依稀可见。魏县令死后,被安葬在“跑马岗”旁边。现在,坟头已经不见了,唯有一块墓碑还保留着。
皇上特赐的一颗金头
在练习骑马射箭时,村里有一个孩子非常聪明,练得一身好武艺,第一次进京赶考,便考得武状元。后来,他被皇上封为将军,并镇守边关。又过了几年,他被皇上封为兵部尚书。
有一年,他受皇帝恩准,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他在“砚王池”附近转了好几天,之后命令随从往汝宁府修书一封,开挖一条从“砚王池”往北一直到汝河的人工河。这就是现在地图上显示的“魏家渠”。不幸的是,他在一次回乡的途中被仇敌杀害,且被割去头颅。噩耗传到朝廷,皇上非常伤心,特赐一颗金头与其一并厚葬。
“在文化大革命中,公社革委会将所有的魏家祖坟扒了一遍。”魏中成说,至于那颗金头最终被谁挖走,就不得而知了。
魏楼村人才辈出
在漫长的岁月里,魏楼村先后出过汝宁府师爷、江西德昌县县令、国民政府县长、学院教授等。后来恢复高考后,从这个小村庄也走出了很多大学生。
“我们村的魏常德曾任黄淮学院的教授。现在,村里还有在清华大学读书的。这个村就是出人才、奇才。”魏中成说,1997年,村里16岁的魏二明离开老家,进京打工。2001年,他在人大附中的食堂当起了厨师。他平时一边工作,一边自费到烹饪学校学习。一次接待澳大利亚的客人时,他做的果蔬雕花篮受到了客人的称赞。当时的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当即决定资助这个“雕刻天才”,并让其就读北京教育学院的烹饪专业。
据了解,魏二明曾在第五届全国烹饪大赛中,获得银奖;凭借“龙马腾飞”的雕饰作品斩获“世界之友”厨艺大赛金奖;在第十五届厨师节暨首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中,以作品“飞天”获得金奖。
“如今,魏二明已也成为村里人的骄傲。”魏中成说。
“听说,我们村的‘砚王池’一带将进行开发。今后,要在那里建一个公园。这是件好事。”魏中成说,村民们希望公园建成后,能起名为“砚王池”公园,以让人们记住魏楼村的这段辉煌历史。
责任编辑:df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