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嫘祖文化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嫘祖祭典

2014-11-06 16:4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西平县据传说是嫘祖出生地和始蚕地。嫘祖祭典历史久远,满含传统农业社会丰富的文化信息。   祭农桑虽是国内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像西平这样仪式完

\"\"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西平县据传说是嫘祖出生地和始蚕地。嫘祖祭典历史久远,满含传统农业社会丰富的文化信息。

  祭农桑虽是国内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像西平这样仪式完整、层次分明、富有本地特色 (“一年两次”、伴随大典另有“三天大戏”)的却很少见到,所以特别有文化认知作用。

  嫘祖祭典,是西平县千百年来祭祀先蚕嫘祖的典章,起源于嫘祖的降生地西平县吕店乡董桥村(吕墟,即西陵亭),遍及全县城乡,考其渊源,当与中国长期的农耕社会中,皇家提倡置公桑、祭先蚕、劝农桑以及中华各地民间敬蚕神是一脉相承的。

  二○○六年春,西平县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历史、民俗、音乐方面的专家,先后深入到吕店乡、师灵镇、出山镇等一些农村进行调查采风,记录整理出了流传在民间的几近灭绝的《嫘祖祭典》词章和乐谱。根据董桥等村老农回忆,西平县民间祭祀嫘祖活动一年二次:一次在农历三月初六,纪念嫘祖冥诞 ;一次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节,新茧上市谢蚕神。祭祀先蚕冥诞要举行隆重的祭典仪式,还要唱三天大戏。而小满节祭祀活动相对要简约一些,但照例唱三天大戏,热闹程度较三月初六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这时没有了春天的余寒,新茧刚刚上市,小麦丰收在望,农忙在即,老百姓成群结队赶庙会,卖蚕茧,购麦货。会上还有说书的、唱戏耍猴的、看相的、算命的、卖小吃的……祭祀、交易、娱乐交相辉映。祭祀先蚕活动在嫘祖故里西平县久盛不衰,活动内容和形式以民间口传身授世代沿袭,程序规范而不显繁杂,乐舞粗犷而不失庄严,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集中体现了嫘祖家乡老百姓对先祖的尊崇和浩浩功业的赞颂。也表现了农耕社会年代劳动人民祈求先蚕护佑的传统观念。

  流传在西平县的《嫘祖祭典》,已收录在 2006年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文共分六章:“迎神”、“上香”、“上供”、“祭拜”、“献舞”、“送神”。

  第一章:傧相:“惟中华民国×年、岁次壬子年季春吉时,后代子孙集先蚕娘娘尊前祭拜,迎神——”〔乐舞起,鸣炮,二少女请出嫘祖尊像,乐止。〕众唱:“轩辕正妃,先蚕娘娘,始教民蚕,制衣作裳。泽被华夏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第二章:傧相:“上香——!”主祭人接香,供于香炉。众唱:“轩辕正妃,先蚕娘娘。教化万民,此情绵长。泽被华夏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第三章:傧相:“贡礼——!”主祭人接寿桃、果蔬、祭酒摆于供桌。众唱:“轩辕正妃,先蚕娘娘,巡游天下,保我家邦。泽被华夏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第四章:傧相:“祭拜——!”〔主持人领众行三拜九叩礼。〕众唱:“轩辕黄帝,先蚕娘娘,追随黄帝,统一八荒。泽被华夏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第五章:献舞:音乐起,众舞唱:轩辕正妃,先蚕娘娘,大德大贤,业绩辉煌。泽被华夏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第六章:傧相:“送神——!”众唱:“艳阳高照,惠风和畅,天人合一,其乐洋洋。先蚕降福施仙露,桑林荫浓蚕事忙。西陵氏神,伏惟尚飨!”祭典在乐舞中结束。

  祭典结束,鸣锣开戏。三天大戏唱罢,在鼓乐声中送神复位。

  纵观历史,祭祀先蚕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不是一时一地,而是遍及中华各地,延及历朝历代,上至皇室贵族,下到民间百姓。但先蚕指谁,在隋代以前,有不同说法。汉代以后,祭祀对象日渐明朗,祭祀规模也愈来愈大,祭祀形式也愈见统一。《隋书·礼仪》载:“周礼王后蚕于北郊,而汉法皇后蚕于东郊。魏遵周礼,蚕于北郊。吴韦昭制西蚕颂,则孙氏亦有其礼矣。晋太康六年,武帝杨皇后蚕于西郊,依汉故事。江左至宋孝武大明四年,始于台城西白石里,为西蚕设兆域。置大殿七间,又立蚕观。自是有其礼。”

  据上述不难看出,先秦至汉魏两晋直至南北朝,虽祭祀先蚕,但是先蚕指谁不甚明了。虽然有些文献也点明是谁,但说法不尽一致。有说西陵氏的,也有说黄帝的,还有说天驷的,莞窳妇人和寓氏公主的。如:《礼记·胫》云:“是月也,命有司无伐桑柘,乃修蚕器,后妃斋戒,享先蚕,而躬桑以劝蚕事”。这是目前能见到的较早讲“先蚕”的文献。可见周代已有享先蚕的先例。又淮南王《蚕经》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盖黄帝制作衣裳从此始也。”这很明确,西陵氏始蚕,先蚕当指西陵氏嫘祖。

  《后汉书·礼仪志上》曾说:“是月,皇后帅公卿 诸侯夫人蚕,祠先蚕,礼以少牢。”但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上》刘昭补注:“《汉旧仪》曰:今蚕神曰莞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这怎么解释呢?四川有学者认为:汉代蚕神自蚕神,先蚕自先蚕,两者并行不悖。祭蚕神是把莞窳妇人,寓氏公主作为蚕桑业的保护神,而祭先蚕嫘祖是把西陵氏女嫘祖作为蚕丝业的创始人,这在其它领域是常见的事,比如在科举时代,读书人要祭孔子,因为他是儒学的祖师;读书人同时也要祭奎星以及文昌帝君,因二者是读书人的保护神。应该承认这也不失一种比较合理的阐释。不然的话,为什么同是汉代,祭祀蚕神有的典籍说是“西陵氏”,而有典籍则云蚕神为“莞窳妇人和寓氏公主呢”?至于天驷及蚕马同气说,前人早有说法。清人王士俊上疏雍正皇帝请祀先蚕时说:“《周礼·郑注》上引房星,以马神为蚕神。蚕马同出天驷,然天驷可云马祖,实非蚕神。 " 另,《隋书》还云“后齐……每岁季春,谷雨后吉日,使公卿以一太牢祀先蚕黄帝轩辕氏于坛上,无配,如祀先农。礼讫,皇后因亲蚕于桑坛…… "  这比较容易解释,因为作为人祖的黄帝,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很多发明创造都记在了他的名下。嫘祖是他的妻子,把他说成先蚕,也无可厚非。

  到了南北朝后周时,先蚕所指就非常明朗而专一了。《隋书·礼仪》载:“后周制,皇后乘翠辂,率三妃、三?,御婉,三公夫人,三孤内子至蚕所,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礼毕,降坛,昭化嫔亚献,淑嫔终献,因以公桑焉。”  由此可知,当时祭祀先蚕西陵氏神的活动已相当隆重了。

  隋唐年间,祭祀先蚕嫘祖的制度、形式、内容、场所等日臻完善。仅以《唐书·礼乐》记载:“皇后岁祀一,季春吉巳享先蚕,遂以亲桑。” 为表示对先蚕的尊崇,祭祀前要散斋三日,然后几时更衣,几时出门,走哪道门,三公夫人、公主、命妇等怎样依次陪同,用什么祭器、祭品,奏什么样的音乐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待一切就绪,“皇后升自坛南陛,诣酒尊,尚仪赞酌醴齐,进先蚕氏神座前,北向跪,奠爵 ,兴,少退,立。尚仪持版进于神座之右,东面跪读祝文。皇后再拜,尚仪以爵酌尚尊福酒,西向进,皇后再拜受爵,跪,祭酒,淬酒,奠爵,兴。尚仪帅女进馔者持籩、俎进神前,三牲胙肉各置一俎,又以籩取稷、黍饭共置一籩。尚仪以饭籩、胙俎西向以次进,皇后每受以授左右。乃跪取爵,遂饮,卒爵,兴,再拜,降自南陛,复于位。”

  到此还不算完结。典赞复引贵妃跪,众官再拜等。礼仪不仅浩繁,而且是不能出任何差错的。礼毕,就采桑位。从皇后到内外命妇一品、二品、三品,以此采摘桑叶。皇后先采三条,内外命妇一品采五条,二品采九条……接下来交蚕母(专司养蚕的妇女),蚕母切之,撒一薄止。车驾还宫,还要设会于正殿,取名“劳酒”。

  到了宋代,祭祀先蚕嫘祖承隋唐之风,皇后亲蚕,整个祭祀程序与前朝相比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宣和重定亲蚕礼,外命妇、宰执并一品夫人升坛侍立,余品列于坛下。” 此制维持不长,到宣和六年,“皇后复行亲蚕之礼焉。”

  到了明清时期,祭祀先蚕嫘祖的活动,规模也愈来愈大。“嘉靖九年,皇帝诏令皇后亲蚕,“命自玄武门出。内史陈仪卫,军一万人,五千围坛所,五千护于道。” [ 8 ] 可想而知,明代对祭祀先蚕的重视程度。其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多都是空前的。历史上皇家祭祀先蚕大都是一年一祭,而明代却是一年两祭。首次祭祀在“蚕将生”之时。从气温考虑蚕将生应该在三月清明前后,再早桑树尚未萌芽。是日:“将明,内侍诣坤宁宫奏请。皇后服常服,导引女官导出宫门,乘肩舆,至玄武门。内侍奏请降舆,升重翟车。兵卫仪仗及女乐前导,出北安门,障以行帷,至坛内壝东门。内侍奏请降车,乘肩舆,兵卫、仪仗停东门外。皇后入具服殿,易礼服,出,至坛。司赞奏就位。公主、内外命妇各就拜位。祭先蚕,行三献礼。女官执事如仪。迎神四拜,赐福胙二拜,送神四拜。凡拜跪兴,公主、内外命妇皆同。” [ 9 ] 第二次祭先蚕在“四月,蚕事告成,行治茧礼。选蚕妇善缫丝及织者各十人。卜日,皇后出宫,导从如常仪,至织堂。内命妇一人行三盆手礼,布于织妇,以终其事。蚕宫令送尚衣织染监局造祭服。其祀先蚕,止用乐,不用舞,乐女生冠服俱用黑。” 这也是明代祭先蚕活动不同前朝之处。从《明史》中我们还可见到《嘉靖九年定享先蚕乐章》。

  嘉靖九年定享先蚕乐章

  迎神,贞和之曲:于穆唯神,肇启蚕桑。衣我万民,保我家邦。兹举旷仪,春日载阳。恭迎霞驭,灵气洋洋。

  奠帛,寿和之曲:神其临只,有苾有芬。乃献玉?,乃奠文纁,仰祈昭鉴,淑气氤氲。顾兹蚕妇,祁祁如云。

  初献,曲同奠帛。

  亚献,顺和之曲:载举清觞,蚕祀孔明。以格以享,鼓瑟吹笙。阴教用彰,坤仪允贞。神之听之,鉴此禋诚。

  终献,宁和之曲:神之格思,桑土是宜。三缫七就,惟此茧丝。献礼有终,神不我遗。锡我纯服,藻绘皇仪。

  彻馔,安和之曲:俎豆具彻,式礼莫愆。既匡既敕,我祀孔虔。我思古人,葛覃惟贤。明灵歆只,永顾桑阡。

  送神,恒和之曲:神之升矣,日霁霞蒸。相此女红,杼轴其兴。兹返玄宫,鸾凤翔腾。瞻望弗及,永锡嘉徵。

  望燎,曲同送神。

  清代最高统治者,虽为满人,但入关不久,就接受了中华传统文化。据《清史稿》记载:“康熙时,立蚕舍丰泽园,始兴蚕绩。” 乾隆七年,“是岁定皇后享先蚕礼,立蚕室,豫奉先蚕西陵氏神位。届日辰初刻,后礼服乘凤辇出宫,至内壝左门降,入具服殿,妃、嫔从。盥讫,升中阶,就南阶上拜位,六肃,三跪,三拜。谢福胙礼三减一。不读祝,爵三献。凡跪拜,妃、嫔坛下皆行礼,余如飨先农仪……”

  第二天,皇后还要携众行躬蚕礼,采桑亲蚕,并亲自到“织室”,缫丝三盆。我们从“余如飨先农仪”可看出:清朝祭先蚕西陵氏神是大祭、国祭,和祭天地、社稷、宗廟一样重要。清乾隆七年,定《祭先蚕六章》如下:

  祭先蚕六章 乾隆七年定仲吕清角立宫,大吕清宫主调。先蚕坛乐,以云锣代钟,方响代磬,与中和韶乐微异。乐章正义后编入先农坛之次,从之。

  迎神平庥  轩辕御籙时,西陵位正妃。柔桑沃,载阳迟。黼黻玄黄供祀事,称茧更缫丝。龙精报贶,椒屋宗师。

  初献承平 春堤柳绽金,仓庚有好音。衣袆翟,致精忱。后月躬应教织纴。拓馆式斋心。黄流初荐,肸蚃如临。

  亚献均平 清和日正长,灵坛水一方。纡香陌,执籧筐。桑叶阴浓风澹荡,八育普嘉祥。玉鬯再陈,降福穰穰。

  终献齐平 神皋接上园,葭芦翠浪翻。莺声滑,藕花繁。天棘丝丝初引蔓,三荐洁蘋繁。云依宝鼎,露浥旌幡。

  彻馔柔平 公宫吉礼成,有斋奉豆登。僮僮被,肃肃升。废彻毋迟咸祗敬,法坎不常盈。万方衣被,百福齐朋。

  送神洽平 神风拂广筵,灵香下肃然。仪不忒,礼无愆。禺马流星相焫绚,玉蝀亘平川。彤管司职,瑞茧登编。

  《旧唐书·礼仪》载:“孟春吉亥,祭帝社于藉田,天子亲耕;季春吉巳,祭先蚕于公桑,皇后亲桑。” 纵览千古,尽管江山不断易主,但这条规距几乎无改。一方面是皇家集团力图用亲耕、亲蚕身体力行劝农桑,教化天下。仓廩足衣食丰,民才知礼仪,社稷才能安定,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还低下,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都有限,所以祈求神灵祖宗护佑这也是不足为怪的事。再者对于祖宗、偶像的崇拜、纪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所以,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祭祀活动,是从皇家到层层衙门官员的政要之一,而且祭祀项目繁多,等级森严。

  清康熙三十一年《西平县志》载:“祭之日,乐舞数用八佾并歌章。乐生执麾引节,合计六十四人。” 这是官办祭祀。至于民间祭祀亦是乡里族团重要的事务。正如民国二十三年《西平县志》所记:“旧志,县官出祭坛庙……均奏乐。”乡民逢祭祀“亦必备一部或二部。所用乐器为箫、管、笙、磬、长笛、喇叭等物。”这就是旧志常说的通用乐。

  民间较之官办的祭祀要简约多了,就祭祀蚕神嫘祖而言,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文雅”与“粗野”之分,但骨子里的东西却是一致的。这正如元代王祯之《农书》所讲“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实为要点。若夫汉祭莞窳夫人,寓氏公主,蜀有蚕女马头娘,又有谓三娘为蚕母者,此皆后世之溢典也。然古今所立之像而祭,不可遗阙,故附之。稽之古制,后妃祭,先蚕坛壝牲币,如中祠此古。后妃亲蚕,祭神礼也。《蚕书》云:卧种之日诘旦,升香割鸡,设醴以祷先蚕,此庶人之礼也。自天子后妃至于庶人之妇,事神之礼虽有不同,而敬奉之心一也。”数千年来,西平人民祭祀先蚕久沿成习,董桥村直到新中国建国初期仍保留着三月初六赶庙会唱大戏的习俗,但祭祀先蚕已有名无实了。前面提过,旧时西平祭祀先蚕嫘祖每年二祭,一是农历三月初六,二是小满节,这与官家祭祀先蚕的时间大体相当,又有个性特色。

  史载,皇家祭先蚕基本上都是一年一祭,皇后主持,时间多在“季春上巳吉日”,隋代“季春上巳”,唐代“季春吉巳享先蚕”,宋代“季春吉巳享先蚕于公桑”,独有明代一年二祭,一祭在“蚕将生”,二祭在“蚕事告成,行治茧礼”,清代“岁季春吉巳”。季春指农历三月,上巳指上旬巳日。西平祭祀先蚕所以定在三月初六,是因为在西平三月初六传为嫘祖的生日 ;所以把谢蚕神的日子定在小满节,是因为此时新茧刚刚上市,上符历代祭先蚕的习惯,下合民风民情,亦不违农时节令。很明显,这是有传承关系的。从祭祀对象讲,都是祭典先蚕嫘祖。从形式上看,尽管规模不同,程序有异,但迎神、上香、上供、祭拜、送神等主要祭祀程序,虽然说法有别,但实质是一回事,差异就是前面提到的文野之分。

  嫘祖追随黄帝一生,走南去北,遍历中华山山水水。正因为如此,在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流传着有关她教民植桑养蚕、缫丝织布、制衣作裳的美丽传说,各地百姓则以 不同的形式祭祀嫘祖的丰功伟绩。在四川盐亭,盐亭嫘祖文化研究会会长赵均中等人告诉笔者:“每年正月初八蚕过年,二月初十庆嫘祖生日,农家都要进香朝拜、挂红、抬大蜡烛、奏鼓乐、放鞭炮、耍狮子、舞蚕龙,有的庙宇还唱大戏,男女老幼赶庙会,热闹非凡……还有献包面、奉红苕、上清油、供小鞋(酬嫘祖巡回指导养蚕,奔忙费鞋)、供七个茧串等。”观其祭祀形式和供品,带着明显的地域特色。湖北宜昌则是另一番景象:“西陵峡口的西陵山神庙,每到农历三月十五(嫘祖生日),要作盛大的嫘祖会。” 又“宜昌人好作生日,大概自古皆然。西陵山神庙每年要作三个盛会。第一、二个皆生诞盛会。一个农历正月初九,轩辕黄帝诞辰;一个三月十五嫘祖娘娘诞辰。每逢盛会,香烟缭绕,钟鼓不绝。第三个盛会四月十八至二十日,叫做‘眼光会’。这个会特别盛大虔诚,据说诚心做了这个会,嫘祖娘娘会赐给你美丽的面容和灵巧的双手,因是妇女的专门盛会,她们甚至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买香买纸。逢此盛会,钟罄绕梁,数日不绝。”

  在河南省新郑县,传说:“嫘祖传经之后,常伯问嫘祖何时成婚,黄帝与嫘祖商定于绿月绿(农历六月六日,万物盛生之时);嫘祖说:‘我常在始祖山养蚕,就在始祖山上拜天地吧。’至今始祖山上东峰还有拜天地的鸳鸯台遗址。 ”故“每年绿月绿(农历六月六),不少人登上嫘祖山拜谒蚕丝鼻祖。”

  在浙江民间,不仅有与全国其它地方大同小异的祭祀活动,而且从民间年画《先蚕嫘祖》画面上还可看到嫘祖的画像及嫘祖采桑、亲蚕的活动。纵观全国,无论河南、湖北,或是四川、浙江等省市的人民群众祭祀蚕神嫘祖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但形式则因地而异,各具特色,甚至同是嫘祖生日,各地说法不尽相同。这正如元代王祯所言“事神之祀虽有不同,敬奉之心一也。”乡村毕竟不同官衙,更别于皇室。尽管他们也怀一颗虔敬之心祭祀先蚕嫘祖,但由于条件、环境所限,不可能达到皇家那样的排场气魄。如《明史》、《清史》记载,祭祀嫘祖的礼服一般都是黑色带纹络的特制丝稠衣,不仅乐队规模庞大,连词曲,包括演奏器乐都是有规定的。民间祭祀既庄严隆重,但又带几分热闹成份,很显然有那么几分朴实的乡间泥土味儿,各地都是一样。如西平县民间祭祀乐舞,乐是普通乐,舞蹈常有童男童女或戏班扮演。请神、送神还演奏大铜器,祭祀仪程结束还唱三天大戏,热闹非凡。每月初一、十五家庭主妇还要在家中烧香上供,祭拜蚕神嫘祖。但所有这些,只能说民间文化包括祭祀文化,往往是原始的,朴实的,粗犷的,也是最生动的。足以说明西平县民间祭祀先蚕是源于古代,与历代皇家、层层官府、各地民间之祭同出一源。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