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招考信息

各大名校扎营河南上演“高分考生争夺战”

2014-07-04 11:01 来源:河南商报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各大名校掀起“考生争夺战”清华:报俺学校 让你读最牛的建筑专业      北大:报俺学校 就让你读牛人辈出的光华管理学院      北航:省排名前20

 \"\" 

各大名校掀起“考生争夺战”

清华:报俺学校 让你读最牛的建筑专业
  
  北大:报俺学校 就让你读牛人辈出的光华管理学院
  
  北航:省排名前200的考生报“吴大观班” 一次性奖励12.5万元
  
  其他名校:帅学长 靓学姐 高额奖学金 只要报俺学校 这些统统是你的
  
  邀请考生到学校实地考察,报销所有费用;打“亲情牌”,让老校友当说客劝学生报考;承诺好专业,给高额奖学金……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前后,不少知名高校都会派招生组在河南“安营扎寨”,对高分考生的争夺战也由此拉开序幕。
  
  请考生访校
  
  A 北大、清华都请她去学校看看
  
  高考成绩还没公布,生源争夺战就已打响。6月24日下午,高分考生晓丽(化名)还不知道自己的成绩,清华招生组老师就登门了。
  
  “当天下午5点左右,清华大学招生组的老师就到了我家,推荐我报他们学校,并且邀请我去看看,了解一下专业。”晓丽说。
  
  当天下午6点,晓丽父亲带着她踏上了去北京的行程。刚从北京回来,北大招生组的人也联系了她,邀请她去学校看看,她再次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两所学校招生组的老师都很热情,我们的吃住费用他们全包了。”昨天,晓丽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她打算选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打出亲情牌
  
  B 校友当说客,与考生“套近乎”
  
  很多高分考生都接到了名校的邀请电话。还有学校打出“亲情牌”,找老校友与高分考生打电话“套近乎”。
  
  高考成绩690多分的考生莹莹(化名)说,成绩出来后,北大和清华招生组的老师都给她打电话联系,建议报考自己的学校。
  
  北大招生组的老师是她的学长,给她打了多次电话推荐她报北大,“电话多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不过,由于父母都是学建筑的,她也倾向于建筑专业,打算报清华大学。高考成绩700分的王鸣鹤也倾向于报清华大学。
  
  用专业诱惑
  
  C 拿出好专业,吸引考生报名
  
  李老师亲戚家的孩子今年高考成绩690多分,北大、清华都向他抛出橄榄枝。
  
  北大招生组老师告诉他,报北大,可以让他读光华管理学院;清华招生组老师告诉他,报清华,可以读清华的建筑专业。
  
  “俩名校答应的专业,都是非常棒的专业,学生和家长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李老师说,考生遭遇了“幸福的烦恼”,不知如何做决定,打电话向他咨询。
  
  据介绍,为吸引考生报读,名校招生老师都会向考生介绍学校的优势专业,给考生做一场“人生规划”。
  
  奖学金诱惑
  
  D 北航开出12.5万元的高额奖励
  
  为吸引高分考生报读,有些高校还设置了入学奖学金。
  
  记者了解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省排名前200的学生,如果报读该校的“吴大观班”,入学即一次性奖励12.5万元。
  
  今年,首次在河南招本科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出动了副校长、院士组成的豪华招生团队。
  
  有媒体报道称,把副校长请来助阵,有很大优势,“奖学金多高,副校长可以直接拍板”。报国科大的南京理科第一名刘秋艳说:“一入学先给3万元,奖励一等奖学金8000元。”
  
  招生出奇计
  
  E 美人计、美食计,不怕考生不“中招”
  
  与现实版的生源大战相比,网络上各高校招揽生源的招数要轻松很多,有的晒空调,有的晒女神,还有的晒图书馆……
  
  最近,微博上数名身着白大褂、头顶厨师帽的大叔手捧各种食物,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特色建筑前摆起造型的海报特别“惹火”。这种“美食计”,很难让人招架得住。
  
  南京大学则在网上晒照片:图书馆里可“睡觉”。照片上,一排紫色圆形沙发,每个沙发上都有学生在躺着睡觉,悠闲而惬意。此外,有的院校还请来校内的帅哥、美女为学校代言。
  
  提前抢生源
  
  F 高二的尖子生被提前“攻心”
  
  实际上,高校的“掐尖大战”并非放榜时才开始。每年底的自主招生阶段,高校对优质生源的争抢就已白热化。
  
  以北大为首的“北约”,以清华为首的“华约”,属于两个互不干涉的系统,学生只能二选一。
  
  在老师看来,虽然自主招生名额有限,但招生对象都是学校的尖子生。在报名层面上,对考生就已有了“前期”影响。
  
  也正因此,清华、北大等名校还将与优质学生对接的“触角”前移至高二。每年暑假,学校都会邀请重点中学的优秀高二学生参加暑期夏令营。
  
  省内一高分考生说,她高二时参加过清华的夏令营,在那儿待过一周,今年就报了清华。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夏令营实际上就是吸引优质生源的“软广告”。
  
  考生
  
  名校情结浓 尖子生多选择北大、清华
  
  高分考生最青睐的学校,还是北大和清华。对地市级中学来说,北大和清华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考上500个一本,不如考上一个北大或清华。”商丘夏邑县一中学老师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老百姓对学校的认可度,很大程度上是看学校今年有几个学生考上了北大或清华,这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实力。
  
  于是,有高中不惜重金“买”高分考生来复读。“学校会出10万元,请高分考生来学校复读,来年再冲击北大、清华。”
  
  每年,名校招生组的老师会深入各地市中学“挖”高分考生,学校也会动员优秀学生报考北大或清华。
  
  观点
  
  “高校重招生,也要重培养”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着名教育专家熊丙奇看来,如今高校“抢生源”,只是为了一时的招生政绩。
  
  他认为,必须打破现有集中录取制度,实现学校平等、自主招生,创造条件让考生能同时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同时,要建立自由转学制度,允许学生“以脚投票”选择教育,这样才能使学校把精力转向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
  
  还有专家建议,抢优质生源应该比拼教学质量和教育服务,摒除“重招生、轻培养”弊端。优秀的大学不仅要吸纳优秀的人才,更要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河南商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