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天中文化 名人库

天中文化发掘第一人

——记作家、文化学者、《山海相约·2010》总导演及总策划之一刘康健

2014-06-27 15:5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作家、文化学者、《山海相约·2010》总导演及总策划之一刘康健《山海相约·2010》总导演、总策划李秀荣、胡红一、刘康健对晚会充满信心□许 静 麦子去了头,黍

\"\"

作家、文化学者、《山海相约·2010》总导演及总策划之一刘康健

\"\"

《山海相约·2010》总导演、总策划李秀荣、胡红一、刘康健对晚会充满信心

□许

 

麦子去了头,黍黍没了牛,田野又是青纱帐。在层峦叠嶂、满目苍翠的红石崖山区,我们见到了正在做文化考察的刘康健老师。我们问他最近在忙些什么。他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爽朗地说,忙文化。我们惊奇地问他忙什么文化。他说正在做女娲文化田野工作的调查。他指着身后的几块残碑,向我们讲起了发生在遂平西部山区上古时期女娲部族在此生息繁衍的种种传说。他讲得滔滔不绝、兴致勃勃,喜爱文学的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目瞪口呆。

生于斯、长于斯的刘康健老师对天中文化情有独钟。21年来,他一直在研究天中文化,先后研究发掘了中原梁祝文化、中原盘古文化、中原西游文化、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文化及中原女娲文化。其间,他撰写了考证文章《千古绝唱出中原》、《盘古开天   根在中原》、《西游溯源话嵖岈》、《女娲文化 源流遂平》、《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考察记》、《天中溯源》,先后发表在《中国地方志》、《中国旅游报》、《中州今古》、《河南日报》等报纸杂志上。他被中国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白庚胜称赞为“天中文化发掘第一人”。

作为从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创作30余年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世界民间艺术家研究协会理事,一向以作家面目出现的刘康健老师何以转身研究历史文化并参与《山海相约·2010》大型综艺晚会的策划活动?这对于我们是一个谜,我们试图走近刘康健老师,并探求他的内心世界,从而了解一个作家丰富而深邃的心路历程。

 

文学之梦

作为一个农村娃,不知道锅是铁打的、没有正儿八经读过书的刘康健老师在部队时异想天开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竟然喜欢上了文学创作。1975年的初春,刘康健老师大胆地写出了第一篇小说,并投寄给《北京文学》。  时任《北京文学》主编的著名诗人张志民看过小说后,很赞赏,立即派出两位编辑与他联系,并请他到北京修改稿件。在此期间,在北京故宫东华门的北池子小街,经常看到他默默行走的身影。在故宫的筒子河畔,他与著名作家陈建、浩然、付用霖、李陀、许谋清促膝交谈,虚心求教,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小说《山虎子》发表在《北京文艺》上以后,又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了报告文学《一往无前》,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正当他踌躇满志地向文学高峰攀登时,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从部队复员到农村,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直到1992年,他仍然耕种着自己的责任田。在农村劳动期间,他刻苦学习,勤奋创作,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一个农民能发表这么多小说,引起了当时的地区文化局领导的高度关注。后来他被破格安排到遂平县文化馆工作。在此他得到了高运坦、赵芳圃、何宪伦老师的多方扶持和培养,并被送往北京学习。在北京,陈建功介绍他到《北京文学》做编辑工作。在此工作期间,刘康健老师与刘恒、付用霖、赵金九共处一个办公室,他虚心学习,勤奋编稿,收获很大。后被《北京文学》的周雁茹推荐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第五期学习班学习。同去的有现任《北京文学》社长的章德宁等人。在文讲所学习期间,他认真地听王蒙、刘绍棠、刘宾雁、陈登科、公刘、刘再复等著名作家的讲课,眼界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活跃。同时,他还在《北京文学》组稿、编稿,经常到汪曾琪、刘绍棠、张洁、邓友梅、林斤澜等人家中求教,受益匪浅,技艺大长。学成归来,刘康健老师潜心创作,先后在《人民文学》、 《北京文学》、《作品》 、《广州文艺 》、《奔流》、《农民文学》、《青年作家》等文学刊物发表大量小说、纪实文学等作品。其中,1988年的纪实文学《性病在中国》在《北京文学》发表之后引起极大轰动。《作品与争鸣》杂志引起了激烈的争鸣,先后被全国32家报纸和出版社连载或转载。之后,他又创作了纪实文学《共和国黑洞》和《阴阳混沌世界》,分别刊发在《开拓》、《奔流》等文学刊物上,先后被数十家出版社连载或转载。1998年,他所创作的纪实文学《辉煌的幻灭》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并被中国社会出版社公开出版,当年发行13万余册,被列入中国图书销售排行榜前三名。有的作品先后被《大河报》、《中华文萃》、《深圳商报》、《中国老年报》等报纸连载,先后被美国、加拿大、港台等刊物出版并发行,有的还被美国哈弗大学图书馆收藏。

刘康健老师的文学之梦远远没有结束,他沉浸在文学艺术创作的王国之中。他知道,文学之路是充满孤独和艰辛的,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文学已经成为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尘世喧嚣、万丈红尘,刘康健老师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以笔为旗,呐喊着在文学的道路上奋而前行。他常常想起著名作家王蒙在讲课时说的一句话:“文学的攀登之路,各人有各人的路子,你在你的梯子上攀登,我在我的梯子上攀登,只有高下之分,没有大小之分。”作为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主席,刘康健老师不仅要自己创作并发表作品,而且还要帮助和培养文学新人,他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

但他十分乐观。他说:“既然我爱上了这个事业,我一定要把它做到极致。”

 

  文化之梦

如今,驻马店市在全国叫响的文化品牌有:中国梁祝之乡、中国盘古圣地、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中国车舆文化之乡等,不仅为驻马店市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也为驻马店经济发展起到了文化支撑的作用。

谈起天中文化,刘康健老师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对驻马店市的五千年文明史了如指掌。我们惊奇于一个作家是怎样转型为文化学者的。刘康健老师笑着说:“我常常想起王蒙先生讲的一句话,学者不一定成为作家,但作家应当成为学者。此话大有深意。文化研究,非作家之所长,但并非作家不可为。研究一方文化是本土作家的责任和义务,只要你深爱着这块土地,并刻苦钻研,文化的大门就会向你打开。”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刘康健老师在工作之余和文学创作的闲暇时间,投入了对天中文化的调查和研究之中。 1995年春天,一个烟雨蒙蒙的日子,刘康健老师只身背着挎包搭乘公共汽车来到汝南马乡镇,踏上了寻访梁山伯与祝英台文化的征程。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走遍了汝南县南部的田野村落,白天采访艺人,搜集传说,实地勘察,夜晚听取录音,整理资料,梳理思路。此时的梁祝已经跨越1600年的历史,成为文明的碎片,要想连缀起来,并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出梁祝故事的厚重文化确非易事。但刘康健老师迎难而上,通过走访调查,分析梳理,渐渐地使已经消失的中原梁祝文化浮出水面。他所撰写的《千古绝唱出中原》考证文章发表以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之后,他又请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周涛来此拍摄电视专题片《千古绝唱出中原》。此片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半年以上,使得中原梁祝文化在全国叫响。10多年来,刘康健老师连续参加了8次国际梁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他力挺河南中原梁祝文化,多方奔走、呼吁,使中原梁祝文化成为中国梁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刘康健老师撰写了关于申报中原梁祝文化邮票发行的报告、中国梁祝之乡命名的报告,并向全国著名神话学者考查团的专家们陈述理由,获得专家们一致赞同,授予汝南县中国梁祝之乡称号。此消息一出,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刘康健老师遭到其他梁祝文化发生地的人们的非议。但刘康健老师痴心不改,仍然在海峡两岸梁祝学术研讨会上坦言:“天下梁祝是一家,中原梁祝文化愿意与各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兄弟地市携手共进。”

闻名遐迩的嵖岈山风景区已经成为旅游胜地。它层峦叠嶂、万壑争鸣的身姿吸引着中外游客。同时,嵖岈山上的西游文化也使游客们心醉神迷。嵖岈山西游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两年,在全国颇有影响。如今,西游记文化已经成为嵖岈山风景区的灵魂。

嵖岈山的西游文化,仍然是刘康健老师发现并挖掘的。2000年的夏天,冒着酷暑盛夏,刘康健老师只身一人2下淮安,在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乡进行考察与研究。他从史料中发现了吴承恩与中原才子陈耀文的唱和诗词,发现了吴承恩与明代汝宁知府许中行的亲密往来,又钻研了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从而,他获得了重要发现,明代吴承恩避祸上嵖岈山搜集传说,访问农家,在山洞中创作《西游记》,史迹可查,证据信然。为了使西游文化在嵖岈山生根,刘康健老师又到北京博物馆查找资料,到唐僧故里偃师县实地考察,发现了唐代高僧玄奘在西行之前多次登临嵖岈山,并收遂平人士道全、道一和尚为自己的弟子,在嵖岈山禅寺讲经说法,影响广大。考察归来,刘康健老师埋头写出了《西游溯源话嵖岈》的考证文章,发表在《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此文一出,天下皆惊,从此西游文化高耸于嵖岈山巅,成为旅游界的名牌,并为风景区带来滚滚财源。此后,在文化研究的道路上,刘康健老师愈走愈远,愈研愈精,他的目光所及,天中文化尽收眼底。为了确立盘古文化植根于中原本土,他撰写了《盘古开天根在中原》的考证文章,在中原神话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之后,他又撰写了《女娲文化源流遂平》的考证文章,使湮没5000年的女娲文化得以重见天日,为遂平打造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交谈中,刘康健老师还谈到了人民公社文化。他是从1988年开始审视并研究人民公社文化的。其间,他翻阅了上万卷材料,记下了几百万字的采访笔记,出版了关于人民公社的专著,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他撰写的《关于嵖岈山人民公社为什么是第一个人民公社》的报告,以及把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遗址打造成人文景点的报告,被报到省文物局以后,嵖岈山人民公社很快被批准为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没有刘康健老师的艰辛付出,就不会有嵖岈山人民公社景区的今天。

刘康健老师对此十分淡泊,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天中人,仅仅尽了一份力,但愿后世子孙能够在天中文化这棵大树下,乘凉纳福。

 

文艺之梦

盛夏,驻马店。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策划大型综艺晚会《山海相约·2010》的刘康健老师,正忙得不亦乐乎。在百忙之中,我们“逮”住了他。我们好奇地问:“你是怎么从文化学者的身份转变成文艺晚会导演与策划角色的呢?”

刘康健老师说:“文化与艺术本来就是姐妹花,没有文化的艺术是苍白的,失去艺术的文化是枯燥的。文化学者与晚会策划导演的身份转换并不难,只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与平台。创造了《印象刘三姐》、《大宋东京梦华》等山水实景演出的总策划梅帅元,当年不也是从事小说创作吗?他的角色转换,为中国开创了山水实景演出的先例,我们驻马店人为何不能?”  刘康健老师认为,此次《山海相约·2010》策划与筹备的成功,一是与市委、市政府领导打造文化产业、树立文化品牌的决心分不开。二是与河南秀荣天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担风险,开创先河,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分不开。三是与广西胡红一策划创意班底,和河南省名家齐飞、朱超伦、荆华等人的联手合作分不开。

此次晚会之所以请刘康健老师担任总导演,主要是基于对地方文化支撑本次晚会的出发点考虑的。此次晚会在节目设置上突出了天中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将天中文化成功地与舞台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第一次以歌舞的形式完美地展现在舞台上,可谓空前绝后。节目《梁祝情韵》,用现代的芭蕾舞表现形式,来阐释发生在中原田野间最原始的梁祝文化。可谓剑走偏峰,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视听效果。而盘古文化的阐释则通过一首《盘古山下新嫁娘》的现代豫剧,充满激情和时尚地表现了盘古子孙开天辟地、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的胆识和气魄。嫘祖文化则通过民歌形式的三段唱表现了嫘祖18岁以前、18岁以后和嫁给黄帝以后的生活情况,塑造了一个天真活泼、勤于动脑、爱护民众的善良女子形象,一反过去嫘祖出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艺术表现形式,使阳光的嫘祖更加可爱,更加美丽,更加可信。尤其是结尾处,56个民族的华服展示大气磅礴地告诉世界:服饰文明是从这里开始的,天中人民是勤劳爱美的,天中大地是充满希望的。

在采访中,刘康健老师说,红色文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多年来,他总有一个愿望,想把“小延安竹沟”这个红色文化品牌竖起来,打出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这次晚会的重头节目其中就有《石榴花开红满天》。抗战期间,流传在确山的红色民歌被重新唱起,扮演刘少奇的特型演员重回竹沟,看到的是确山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用领袖的目光重新审视这块红色的土地。在谈到原创文化植入节目并展现在艺术舞台上时,刘康健老师有众多感慨:驻马店历史文化厚重,世人皆知,怎样弘扬我们的天中文化,并使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关键是要寻找一个最佳的展示平台。《山海相约·2010》大型综艺晚会开先河者自风流,必将成为驻马店的一张文化名片。

关于《山海相约·2010》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刘康健老师说,还是看了节目以后再说吧,文化能干成什么,不好说。但是,没有文化什么也干不成,这是个真理。

《山海相约·2010》正在强有力地阐述着这个真理。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