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正阳城镇化进程加速动力源
摘要: 城镇如何变“胖” 乡村如何变“靓” 居民如何变富三问正阳城镇化进程加速动力源记者 杨军民 通讯员 张随良 王化远一个有着“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全省生猪养殖第一”称号的农业
城镇如何变“胖” 乡村如何变“靓” 居民如何变富
三问正阳城镇化进程加速动力源
记者 杨军民 通讯员 张随良 王化远
一个有着“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全省生猪养殖第一”称号的农业大县,如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春分时节,笔者踏入江国故里探寻根底。
2006年以来,正阳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重点建设,不失时机为全县城乡建设注入活力,从而使得全县城镇化率快速递增,2010年底达到27%,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安居乐业。
一问城镇如何变“胖”
“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引入先进经验,聘请专业机构规划,对城镇进行‘科学补钙’,并利用房地产开发项目,增强城镇承载力,满足城镇人口需求。”正阳县建设局局长孟长岁对此作了行业解答。
科学规划是正阳县城镇变“胖”的重头戏。在城区,该县编制完成了3平方公里《正阳县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和11平方公里的正阳县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在村镇,该县把原有的3600多个村民组整合规划成369个居民点,其中中心村100个,基层居民点269个,并已完成了它们的建设规划编制任务,部分已批准实施。同时,全县17个乡镇已完成规划,其中16个已批准实施,目前正在实施建设。
房地产业更是城镇变“胖”的一大亮点。2010年,正阳县房地产投资完成46.9亿元,销售面积26.6万平方米,销售额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6%、43.7%、87%。为了让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和快速发展。2010年,共有36个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正阳,完成新增城市建设用地1709.2亩。
二问乡村如何变“靓”
正阳县县长李新中告诉笔者,正阳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新农村规划为龙头,抓住有利时机,改善农村环境,落实各个配套设施,真正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在世人面前。
全县乡、村、组设立新农村建设三级示范点,建设王勿桥乡黄庄村、真阳镇庞桥村2个省级试点,大林镇江湾村、陡沟镇尚田村等4个市级试点,袁寨乡汪冢村、新阮店乡王楼村等10个县级试点。这些试点村全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审批、统一施工,严格落实居民点相关配套设施。
真阳镇庞桥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县规划部门对庞桥村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工业区、三产服务区、居民居住区、高效农业区、集中养殖区、良种试验区等。该村的新农村住宅小区房子统一为两层楼房,学校、游园、幼儿园、文化广场、体育场地、敬老院、医院、商店、绿地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已投入资金3429万元,道路、教学楼、办公、休闲等工程基本完成,新村已初具规模。
三问居民如何变富
专业市场是居民经商变富的渠道。作为一个拥有花生、生猪、小麦三张全国百强县名片的农业县,正阳县因地制宜,审时度势,着力打造豫南农产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了城东南市场建设集中区。
同时,正阳县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入县城和小集镇市场建设,相继建成了正阳步行街、广源建材、水果批发等专业市场,对钟鼓楼蔬菜批发、万宝聚小商品等市场进行了改造升级,并整合了全县7家农机企业,占地近百亩的农业机械工业园和占地面积300亩的花生储备交易物流中心也正在筹建之中。5年间,正阳建成城乡专业市场48家,规模较大的专业和批发市场达13家。
扩大市场建设投入,多元化引资,多渠道投资,吸纳众多商人进城镇经商务工,聚多方财富,以市养市,建市活市,为更多的居民铺设就业岗位,以此走向致富之路。正阳县县委书记赵兴华的富民思路,让我们闻之感喟颇多。
责任编辑:wind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