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走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路子
摘要: 围绕“水”字做文章 综合利用强“内功”泌阳:走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路子侯伟峰 文/图 市委书记马正跃在泌阳调研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泌阳县地处南阳盆地东边缘的浅山丘陵区,
围绕“水”字做文章 综合利用强“内功”
泌阳:走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路子
侯伟峰 文/图
市委书记马正跃在泌阳调研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
泌阳县地处南阳盆地东边缘的浅山丘陵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始终没有改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扩大三农投入的机遇,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浅山丘陵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新路子。
加强领导,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组织保障
近年来,泌阳县牢固树立“抓农业综合开发就是抓发展、抓稳定、抓民生”的新理念,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出台了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文件,提出建设标准,纳入目标管理,签订责任书,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和工作机制。
理清思路,确立农业综合开发方向和重点
泌阳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农业生产既受制于涝灾,又受制于旱灾,旱涝交替。一方面,境内降雨量年际分布不均,地表径流大,洪峰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另一方面,由于地势起伏,水流落差大,过境水不宜拦蓄,现有拦蓄工程,因配套不完善,且年久失修,地表水利用率低,地下水利用难度大,十年九旱。全县中低产田面积在60%以上,有效灌溉面积占27.5%,旱涝保收田仅占19%,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因此,县委、县政府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确立了“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以水利建设为核心,以调整种植结构为手段,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依托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治理模式,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上规模、上水平、出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带动农业综合开发,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坚持集中投入、连片开发,以抗旱兴利为主,以防洪除涝为辅,趋利避害,有效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
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新模式
根据泌阳县农业综合开发方向和工作重点,通过现场勘测、精心设计,本着宜井则井、宜塘推塘、宜坝拦坝的原则,制订出不同建设方案,经专家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建设方案,力争使每个工程建设科学实用,充分发挥效益。
(一)围绕“水”字做文章,着力开发水源工程。一是建提灌站。在主河道拦截地表径流,配套渠系工程灌溉,采取多种管理方式,节水、节地、节劳力。二是建拦河坝。在河道或沟道拦蓄地表水,利用机械提水进行灌溉,方便实用、成本较低。特别是连桥坝工程,特点更加突出,水比桥高、桥比坝低、清水漫坝、洪峰过桥,既可蓄水灌溉、削减洪峰,又能方便交通、改善环境。三是修引河渠。在水流落差较大的河道上游建坝,沿河修渠,自流灌溉,省工、省钱、省事,一劳永逸。四是推挖堰塘。在既不能打井,又不能闸坝的低洼地带推土挖塘,自行引水灌溉或机械提灌。方便生产,调节气候,既能灌溉,又可养殖。五是打机电井。在适宜井区打井,配套电力和机械,进行提水灌溉。特点是净水位较深,需配深井泵,适宜配套节水设施,发展节水灌溉。
(二)在综合利用上下工夫,大力发展田水配套工程。田水配套工程既能调节用水,又可除涝避害。主要采用以下工程建设形式:一是衬砌渠道。充分利用沙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在项目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土质不易渗漏地区设计建设浆砌石渠,特点是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和管理。二是地埋管道。主要布局在节水灌溉示范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区。既节约水源,又节约占地、节省劳力。三是渠系建筑物工程。主要有分水闸、泄水闸、过渠涵洞等。四是防洪及除涝桥工程。防洪桥分平板桥、漫水桥和高架漫水桥三种,分别布局在河道、沟道与项目区道路交叉处,防洪标准20年一遇,设计荷载介于农用桥和交通桥之间。平板桥仅桥下过水,漫水桥晴天桥下过水、雨天桥上漫水,高架漫水桥只在行洪时漫水,除涝桥布局在除涝沟上,一般为石拱桥。五是除涝沟。主要布局在生产路两侧和低洼地段。特点是沟道多而短、断面小、比降大、流速快。
创新机制,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
为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打造农开项目精品工程,狠抓施工质量,创新管理制度,坚持推行“三项制度”,严把工程质量关。一是缴纳履约保证金制度。工程招标后,各中标企业先缴纳中标额20%的履约保证金,再签订施工合同。履约保证金设专户储存,待所有中标工程全部竣工、经验收合格后,返还企业。二是推行“四级监管”制度。在工程质量“三级监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监督,形成四级监管制度,即监理、监督、督察、社会监督。除招标选定的监理公司外,又聘请两名工程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工程质量,同时组建督察组,经常深入工地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督察;各项目村安排一名老党员或村干部作为义务监督员,进行社会监督。三是推行检查评比奖罚制度。工程全部竣工后,对照奖惩办法,由工程管理人员从工程质量、外观形象、施工工期、建造师坚守岗位等方面,综合进行量化打分,按得分高低综合排序,前三名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1000元和荣誉证书,并在今后全县农开、扶贫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招标时作为加分因素;后三名分别给予相应罚款,从履约保证金中扣除。四是明晰产权,狠抓管护。对提灌站、拦河坝、机电井、坑塘、渠系工程和路、林项目,采取承包、租赁、拍卖、集体管理等形式,首先明晰产权,然后进行建设,不打无主井、不闸无主坝、不推无主塘、不栽无主树,确保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整合资源,形成农业综合开发合力
县政府成立由县发改委、财政、农开、农业、交通、水利、林业、农机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资金整合领导小组,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乡镇为重点,积极筹措安排涉农资金,集中确保项目建设配套资金足额到位。一是整合项目资金。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将土地治理、产业化发展等涉农项目资金捆绑集中投向农开项目区,发挥资金的集中效益。二是吸引社会资金。积极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和商业资本投资入股,参与农开项目建设,建成后搞承包经营。三是组织筹资投劳。动员项目区乡镇政府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农开项目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把项目区建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示范区。2011年,整合村村通工程、农机补贴、良种补贴资金188万元,设立资金专户,集中投向项目区。县财政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列支办公经费20多万元,用于项目的前期勘察设计工作,为农开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县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2007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除险加固大、中、小型水库17座,地埋输水管道20公里,新打配套机电井470眼,推挖塘124座,建拦河坝104座,建提灌站10座,开挖疏浚沟渠766公里,衬砌渠道40公里,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3.7万亩,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9.4万亩,新建旱保田10.9万亩,坡改梯田1.8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6.5万亩,修建生产路210公里,其中修水泥路14.4公里。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面积1.7万亩,项目总投资2199万元。打配机电井40眼,建拦河坝4座,推土塘10座,建渠系建筑物537座,埋设输变电线路3公里,开挖沟渠56公里,衬砌渠道24.5公里,修建生产路50公里,其中修水泥路11公里。项目区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稳产高产、旱涝保收。
二是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沟道治理与坡面治理相结合,拦截了地表水,消减了洪峰,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变“三跑田”为“三保田”,形成了农业综合防护体系,营造了局部小气候,在改善环境、调节气象的同时,抗灾减灾作用日渐显现。全县农业因灾减少损失近8000万元,同时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项目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在55%以上,农田林网覆盖率在95%以上,秸秆还田率在55%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25个百分点,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推动了种植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环节,引导群众在开发中不断调整种植结构,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农业综合效益。仅羊册镇项目区当年就建成蔬菜大棚70个,总面积105亩,每亩平均收入2万元以上,菜农人均纯收入增加4000元,种植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通过集中连片规模开发,3年来,全县累计建成万亩以上高标准农开项目区8个,为调整种植结构和规模化生产构筑了平台,示范带动了全县现代化农业发展。
四是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激发了农业发展的活力。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改善了生产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种地收益。去年,项目区增产粮食304万公斤、油料34.1万公斤、棉花2万公斤、蔬菜890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679万元。农民收入增加总额596.2万元,人均增收491元。同一区域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非项目区350元。另一方面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率,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2011年,全县年劳务收入达36.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27.44元,较上年增长8%。3年来,仅项目区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930万公斤,占同期全县粮食增产总量的7.1%,为泌阳县粮食连续8年增产丰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拦河坝。
灌溉渠道。
责任编辑:wind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