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废料种木耳 农民获利4万元
摘要: □晚报记者 李玉荣 本报讯 “你看看俺这木耳长得多喜欢人,种起来也省劲得很,只要天天在上面喷洒一些水就行。俺利用金针菇的废料试种黑木耳,一试成功了,俺可以多赚4万元。”昨日,在西平县重渠乡敬庄村
□晚报记者 李玉荣
本报讯 “你看看俺这木耳长得多喜欢人,种起来也省劲得很,只要天天在上面喷洒一些水就行。俺利用金针菇的废料试种黑木耳,一试成功了,俺可以多赚4万元。”昨日,在西平县重渠乡敬庄村高永军的大棚里,他激动地告诉记者。
西平县重渠乡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品种有金针菇、平菇、双孢菇。特别是金针菇,为豫南最大的生产基地,种植规模达1250万袋,年产鲜菇4500多万公斤,总产值达3000万元,产品远销广州、上海、武汉、郑州等地,在周边县市处于垄断地位。
然而,一到春天,金针菇就不生产了,菇农就会闲一个春天。为解决金针菇大棚夏季闲置、金针菇生产废料每年都大量扔掉的问题,有着10多年金针菇种植经验的高永军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种金针菇的废料收集起来,引进黑木耳菌,在春季种植,并鼓动其他菇农也利用废料种植黑木耳,一举成功。
高永军的爱人说:“黑木耳很好养,只要不缺水就行。以前一到春季和夏季不种金针菇就闲着,现在动动脑筋就能赚4万元。”
高永军说:“黑木耳口感细腻、产量高、品质优、销路畅、价格高,且发展前景好、市场大,我会带动菇农利用金针菇废料扩大种植规模,增加菇农收入。”
责任编辑:wind
(原标题:天中晚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