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西平县

西平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纪实

2014-06-11 08:4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堵与疏变奏曲——西平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纪实张金城/文 王朝朝/图 秸秆禁烧工作人员在地头宣传秸秆禁烧。6月10日是芒种后的第4天。俗话说:“芒种忙,

堵与疏变奏曲

——西平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纪实

张金城/ 王朝朝/

 \"guols1406211.jpg"

秸秆禁烧工作人员在地头宣传秸秆禁烧。

610是芒种后的第4天。俗话说:“芒种忙,三两场。”然而,今年刚过芒种,西平县的夏收夏种工作就全部结束了,就连前几天堆放在路边、河沟和树下的秸秆,也基本清理干净了。面对笔者,该县县委农办、县禁烧办主任张书勋兴奋地说:“现在是禁烧工作最关键的时期,今年可比往年轻松多了。到今天为止,全县没有发生一起焚烧秸秆现象。”问其何故,答曰:“观念和方法的转变,由堵到疏的变奏,帮我们破解了秸秆禁烧难题。”

 

新县长铁腕抓禁烧

 

2011年秋季因秸秆禁烧工作落后被罚款的西平县,2012年夏季又因出现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被市政府通报,并罚款20多万元。全县很多人感到茫然,不少县、乡、村干部对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失去了信心。秸秆禁烧似乎成了该县工作的第一难。

这年秋收前几天到任的西平县代县长聂晓光,早已耳闻西平县三夏期间秸秆禁烧中出现的问题,刚上任便下决心要扭转禁烧工作的被动局面。为增强乡镇干部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信心,他亲自主持召开各乡镇乡镇长会议,分析近两年禁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个别乡镇禁烧失控的原因,研究制订了2012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大家放开手脚大胆抓禁烧工作。

20129289时许,一股浓烈的烟味侵入西平县城西关。聂晓光意识到,县城附近可能有人焚烧秸秆,便立即叫上分管副县长驱车出城巡查。他们在县城西几个村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一处着火点,立即又循着浓烟驱车向北查找,终于在柏亭街道办事处汤买赵村北发现了火情。着火的是一块已进行秸秆还田的玉米地,由于秸秆粉碎得不理想、不彻底,农户点燃了残余的秸秆。

柏亭街道办事处因927出现焚烧秸秆现象,刚被县政府处罚过,现在又发现着火点。聂晓光十分生气,当即通知柏亭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迅速赶到着火点组织灭火,并严厉警告柏亭街道办事处,若再出现焚烧秸秆现象,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处理。因这起火情,县政府又对柏亭街道办事处追加了罚款。

中秋之夜,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的日子。这天晚上,聂晓光没有回家,他和分管副县长、县委农办的同志一起,到各乡镇检查、调研禁烧工作,直到月亮偏西,才回机关休息。

为了尽快破解禁烧工作难题,第二天一早,他把县里2个禁烧巡视组和3个禁烧督导组的同志全部请到县政府会议室,共同研究如何做好禁烧督导工作,并对督导重点和督导办法提出了具体要求。101日早上,他又主持召开了乡镇党委书记和街道党工委书记会,明确地指出了部分乡镇禁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后几天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刚结束,聂晓光就驱车到县城北部几个乡镇检查秸秆禁烧工作。中午简单吃罢饭,又马不停蹄地到南部乡镇检查。下午4时许,他发现专探乡南部升起一股烟雾,便立即让司机加大马力向冒烟处驶去。当他们赶到起火处时,发现是秸秆还田过的地块在焚烧。聂晓光当即把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叫到焚烧现场,让他们“参观”火情,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对专探乡政府进行重罚。103日下午,人和乡王马店村高速公路旁出现焚烧秸秆现象。聂晓光听说后,立即指示县巡视组和督导组迅速查明火情,根据查证结果,对人和乡作出了罚款的决定。

县长亲自抓禁烧、铁腕破难题,增强了全县干部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信心,鼓舞了大家的禁烧工作斗志。全县广大乡村干部振作精神抓禁烧,千方百计推进秸秆还田,工作局面焕然一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迅速进入全市先进行列,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并获得市委、市政府的奖励。

 

秸秆直接制炭的启示

 

西平县是农业大县,有70万农民、118万亩耕地,每年夏秋两季农作物播种面积230多万亩,农作物收获后残留在田里的秸秆有100多万吨。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大型农业机械的普及和耕畜的减少,原来用作饲料和燃料的秸秆成了废物。部分农民为了方便种田,一烧了之。各级政府为了减轻空气污染、保证交通顺畅,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防止农民焚烧秸秆,但效果并不理想。

西平县柏亭街道办事处朱洪村村民朱建收是个“发明迷”。2010年,他研究的独杆吊机和秸秆抓机等设备获得10项国家发明专利。目睹焚烧秸秆让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便暗下决心要攻破秸秆制炭难题。这年冬天,他4次到河南省农科院和中国三农事业河南发展中心,向专家请教秸秆制炭技术。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上百次试验,耗费100多万元,终于在2011年底研制成功秸秆制炭、油、气联产设备。利用这套设备,不用油、不用电,可以在24小时内把秸秆直接变成炭。在生产炭的过程中,还可以提取化工原料木焦油、木醋酸和可燃气,废物变宝,效益可观。2012年春,他又研制成功了移动式秸秆制炭、油、气联产设备,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2年和2013年,驻马店市科技局和西平县科技局先后4次在河南建收机械有限公司举办培训班,在全县和全市推广秸秆制炭、油、气联产技术。县禁烧办也两次在该公司举办秸秆制炭技术培训班,组织乡村干部学习秸秆制炭和提取油气技术。至2013年底,全县建起秸秆制炭厂12家。

秸秆制炭厂的蓬勃兴起,很快引起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他们认为,利用农作物秸秆直接生产炭、油、气,技术简单、投资小,不但可以变废为宝,为国家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还可以减轻禁烧工作压力,净化人居环境。同时,他们也进一步认识到,单纯用堵的方法禁烧秸秆,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耽误正常工作,还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西平县作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要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当务之急是解决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破解秸秆禁烧难题。于是,该县主要领导研究决定,调整禁烧工作思路,堵疏结合、以疏为主,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2014416,该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报,要求全县各乡镇在夏收前建成23个秸秆炭化池,每个行政村至少建立一个秸秆收购点,并明确规定,把推广秸秆制炭技术作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督导,考评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

5月上旬,该县县委、县政府在研究制订2014年度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时,着重研究了鼓励和支持群众办秸秆制炭厂的问题。在《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鼓励企业参与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对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给予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资金扶持。

520,聂晓光在全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动员大会上强调,对积极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且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

62,县政府印发《西平县2014年三夏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考评办法》,把秸秆制炭技术的推广和秸秆种植食用菌、秸秆青贮、秸秆打捆外销、秸秆还田等全部列入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并给予不菲的分值。

一石激起千层浪。《考评办法》的出台,不仅促进了秸秆制炭技术的推广,还激发了干部群众回收秸秆发展养殖业和种植食用菌的热情。一些有运输车辆的农民还主动捡拾田间、道路和沟河里堆积的秸秆,运销给秸秆制炭厂和造纸厂,既增加了收入,又清洁了环境,减轻了秸秆禁烧的压力。

 

4000名“迷彩服”的角色转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一到三夏和三秋时节,在田间值班禁烧的“迷彩服”,成了西平县一道亮丽的风景。

西平县身穿迷彩服参与秸秆禁烧的人员包括全体乡村干部、县直各单位驻村督导组人员、临时抽调的乡镇各部门人员,合计4000人。秸秆禁烧人员为什么要统一穿迷彩服,据说有两个用意:一个是明确身份,便于实行军事化管理;另一个是增强秸秆禁烧人员的责任感和执法的权威性。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县委、县政府制订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分区划片,严防死守,杜绝焚烧秸秆现象发生。

为了切实做好今年三夏期间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也为了进一步增强“迷彩服”的责任感和实现角色转换,520,西平县在柏城剧院召开了全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动员大会,县委副书记孙清华在会上宣读了《西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对2013年三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奖惩的决定》,对禁烧成效特别突出的7个乡镇,分别奖励10万元;对部分有焚烧秸秆现象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和5万元的罚款。

聂晓光对今年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提出4点要求。

高度重视,强化教育。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县、乡切实加强领导;利用召开会议、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加大对禁烧重大意义和禁烧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禁烧秸秆重要性的认识,自觉不焚烧秸秆,主动清运回收和实行秸秆还田。

重兵出击,严防死守。严格落实县四个班子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责任制,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县、乡、村干部和具体区片。结合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每个县直单位派出35人的禁烧督导小组,驻村督导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所有参与禁烧的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防死守,切实履行禁烧职责。

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把秸秆粉碎还田和清运回收作为秸秆禁烧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农户在农作物收获后及时秸秆还田或清运回收。鼓励和支持秸秆制炭企业、养殖大户和食用菌培育户大量回收秸秆,并根据回收数量给予奖励。

严格考核,重奖重罚。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工作结束后,县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考核验收小组,按照《考核办法》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县直各单位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考核打分,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同时,聂晓光要求全县各级禁烧人员更新禁烧观念,在思想和行动上实现由堵到疏的转变,积极宣传和引导农户回收及综合利用秸秆,大力支持有识之士兴办秸秆综合利用企业。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禁烧观念的转变,带动了全县各级干部禁烧观念的转变。4000多名“迷彩服”纷纷转变角色,争做秸秆综合利用的推动者。

4月到麦收时节,全县有12个乡镇组织乡村干部和有识之士到河南建收机械有限公司考察学习秸秆制炭、油、气联产技术。不少乡镇明确规定,行政村或村民建一个秸秆制炭厂,乡政府对其补贴1万元。目前,全县已建成秸秆制炭厂17家,消耗农作物秸秆8万吨。近几天,这些秸秆炭厂都正在积极回收秸秆,为生产秸秆炭准备原料。

今年麦收一开始,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迷彩服”就走村串户动员和帮助食用菌种植户清运回收秸秆。仅环城乡道庄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就回收秸秆400多吨,为麦收后种植双孢菇备足了原料。

全县120多家规模养殖场和2000多个养殖大户在“迷彩服”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回收秸秆作饲料和燃料。至目前,启明肉牛、伊利牧业等养殖企业,均已收购秸秆500吨以上。

位于西平县城南部的焦庄、重渠、蔡寨、二郎等乡距离遂平县城较近,且交通便利。这几个乡的“迷彩服”们按照市政府的安排,积极动员有运输车辆的农户为白云纸业回收秸秆,并帮助他们解决储存秸秆的场地问题。仅焦庄乡和重渠乡就建立秸秆收购储运点10多个,收储秸秆4000多吨。

 

从“怕看”到“请看”

 

三夏时节在西平县采访,笔者一天时间驱车10多个乡镇,没有看到一处焚烧秸秆现象,也没闻到一点秸秆焚烧的烟味,只见到处是秸秆打捆和秸秆还田的机械,到处是禁烧秸秆的“迷彩服”和清运秸秆的车辆与人群。陪同笔者采访的张书勋说:“今年你们来采访,我们欢迎。要是在往年,可不欢迎你们来。前些年,秸秆禁烧期间我们有三怕:一怕上级领导来检查;二怕记者来采访;三怕卫星遥控监视。今年,我们啥都不怕了。”

张书勋说得很实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平县一直很重视秸秆禁烧工作,每年都组织大量人员层层落实禁烧工作责任,严防死守。对重点地区和习惯焚烧秸秆者,更是重兵防守,看死盯牢。然而,由于只堵不疏,秸秆没有出路,农民为了播种下一茬作物,顺便把残留在地里的秸秆烧掉。近几年,随着大型秸秆还田机械的增多,秸秆还田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大量的秸秆还田后土壤耐旱能力降低,庄稼不易出苗保苗,且病虫害增多。一些农民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仍然千方百计要把秸秆烧掉,尤其是一些偏僻落后和秸秆还田机械少的乡镇,一到播种时节和遇到高温干旱天气,经常发生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形成了“年年禁烧年年烧”的恶性循环。当时的“迷彩服”,一方面要严守死守,另一方面还要组织群众和机械消除焚烧痕迹,唯恐记者曝光和被上级发现后罚款。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乐意请上级来检查,欢迎记者来采访,想看哪里看哪里!”张书勋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老王坡管委会位于老王坡滞洪区腹地,辖老王坡农场和附近的3个行政村,耕地3万亩。201268日中午,堆放在路边的秸秆不慎起火,连片焚烧上千亩,还烧毁了20多亩未收获的小麦。他们痛定思痛,堵与疏两手抓,去年夏季实现了零焚烧。今年三夏期间,他们在组织上百台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的同时,又组织了20多台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组织了10台秸秆打捆机日夜打捆回收秸秆。到68日下午,已秸秆打捆回收1.6万亩,秸秆粉碎还田1.4万亩,彻底消除了隐患。老王坡管委会党委书记李松林自豪地告诉笔者:“我们的禁烧安全系数已经达到了100%。”

在县城北部的宋集乡,笔者看到,这个乡95%以上田块的秸秆已粉碎还田,“迷彩服”们正和农民一起清运路旁、沟河和农田林网树下的秸秆。笔者到重渠乡采访时,一户农家正在办丧事,几位“迷彩服”提着水桶站在旁边,鞭炮声刚响过,他们便立即上前把火星用水浇灭了。笔者不尽感叹:“这个乡的禁烧工作做得真细啊!”

位于县城西北部的权寨镇,北与漯河市源汇区问十镇接壤,前些年几乎每年发生跨境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两个乡镇又往往相互推诿责任,加大了禁烧难度。今年三夏期间,权寨镇主动与问十镇联系,经过协商成立了边界秸秆禁烧联防指挥部,建立了联控、联防、联调工作机制。同时,镇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支持村民兴建秸秆制炭厂和回收利用秸秆,彻底扭转了秸秆禁烧的被动局面。笔者到这个镇采访时,镇长赵永柱陪着接连看了6个行政村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临分别时告诉笔者:“多年来,权寨镇的禁烧工作年年挨批评受罚,去年算弄了个不奖不罚,今年我们有信心获得县里奖励。欢迎你们以后多来采访和指导工作!”

\"guols1406217.jpg" 

秸秆禁烧工作人员在田间巡逻。

 \"guols1406214.jpg"

乡镇负责人在指挥秸秆清运收储工作。

 \"guols1406213.jpg"

农民在进行秸秆还田作业。

\"guols1406215.jpg" 

制炭企业忙着收购秸秆。

 \"guols1406218.jpg"

秸秆打捆机在田间作业。

\"guols1406210.jpg" 

秸秆在炭化池里不出24小时就可以变成炭。

  \"guols1406209.jpg"

秸秆制成的炭制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