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综合新闻

“替换”的奥妙:19种廉价特效药被替代消失

2014-05-20 11:32 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吕坪(化名)低头认真地掰着手指头算,随即抬头皱眉说,“30年了,不是件容易的事”。  11块1毛8分的价格维持了30年,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长河中,价格始终如一确实不可思议。吕坪翻阅资料,看到

吕坪(化名)低头认真地掰着手指头算,随即抬头皱眉说,“30年了,不是件容易的事”。

  11块1毛8分的价格维持了30年,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长河中,价格始终如一确实不可思议。吕坪翻阅资料,看到一盒5支装的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在上世纪80年代时销售价格就是11.18元,直到目前恢复续供,价格依然这样。

  吕坪是北京悦康凯悦制药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自从前些日子心脏用药鱼精蛋白再度出现断货以来,他所在的药厂开始走入公众的视线。而随着鱼精蛋白的断货,医药圈里的人们猜测,又有一款特效药要消失了。

  一般来说,一种药效好的低价药品从市面上消失,有个相当“委婉”的过程:短缺、续供、再度短缺、消失。“直接消失会引起市场的剧烈震动,监管部门也会出面的,要先预热。”一位药企的人士说。

  而令医院、心脏病患者担忧的是,这一怪相正在鱼精蛋白身上继续。

  短缺风波

  鱼精蛋白是从鱼类新鲜成熟精子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质的硫酸盐,用于因注射肝素过量所引起的出血,尤其对于心脏手术中采用了体外循环的患者而言,术后必须使用。

  8月份,湖北、江苏、山东、北京等地陆续出现断货。北京安贞医院是北京两家主要做心脏手术的医院之一,自从鱼精蛋白紧缺后,“排上号,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得推迟手术时间,没药可用啊!”安贞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吴兴海介绍。

  以前,安贞医院一直从鱼精蛋白的国内唯一生产厂家“上海第一生化”进药。但近期,上海第一生化称,近年来远在青岛的鱼精蛋白预料供应商不断提高供货价,为了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去年底第一生化决定自己解决原料问题,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大约3个月的质量稳定性考察时间,所以出现了减产、部分地区断货的情况”。

  第一生化的解释,在医药界人士看来,“这是逼宫涨价的一个手段。如果价格再提不上来,这个药就会因为药厂所谓的“质量问题”逐渐断货、出现一个新的替代药品”。但为了解燃眉之急,北京市药监局还是迅速找到具有该药品生产资质的北京凯悦制药,要求尽快生产。

  以往,凯悦制药和多多药业都具备生产该药品的批文,但是因为药品使用量较小,利润薄,两家企业就没有和上海第一生化凑热闹。“每年全国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的需求量是100万支。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的生产周期较长,约一个月,不过在原料供应正常的情况下,一个月就能生产出来。”吕坪说。

在药监局的协调下,凯悦开始投入生产。而在这个短缺的节骨眼上,鱼精蛋白显得异常珍贵,北京市药监局出面主持工作,对药品进行使用分配,9月初安贞医院分到了1000支,预约手术的病人陆续进入手术室。“短缺时,用药要经过医务处审批,医院想先顾着急需的患者来用,不批就拿不到药。”安贞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张兰介绍,有药后严格的警戒管理措施也取消了。

  一场短缺风波逐渐平息了,但吕坪也有些许无奈,“这个药品没钱可赚,30年间,人力资源、原材料、水、电等等各方面的成本都在上涨,利润被压缩得很厉害。但(也不能)不生产,一个企业也有社会责任,不能见死不救。”

  一位自称非常理解凯悦制药无奈处境的制药企业人士表示,药监局管的就是药品的审批、质量生死大权,主管单位找到你头上,要你生产,谁敢不生产,但“按照医药圈的规则,这或许是个缓兵之计,背后一场‘替换’举措正在酝酿中”。

  “替换”的奥妙

  上述制药企业人士称,一次“替换”需要经历几个过程:短缺、续供,再度短缺,直至替换。

  首先是原料供应紧张,不确定性减产,市场开始出现短缺,企业也开始叫苦,“我们也无能为力”。过了一段时间,在管理部门的协调下,货源又开始变得充足,一切恢复正常。“做得一定要像那么回事,让大家相信,不然接下来的事会不好办。”制药人士透露,在市场短暂的稳定后,货源会再度出现短缺,这样来回四五次后,大家也疲了,这时企业再拿出这种特效药的不良反应报告,以及新药品的质量提升研究文件,去发改委主动“认错”。“领导一看,证据都在还说什么,他们更不愿意看到出事,多找领导哭诉哭诉,事情不就成了嘛。”在药企的运作下,一个廉价的特效药在往复循环中逐渐淡出市场,消失。而新药品的价格往往高出了原药品的好几倍。

  上述制药企业人士称,药监部门自然不愿看到特效药消失,因为管理部门是以卫生救治为前提的。但制药企业大都是私企,属于市场条件机制,企业生不生产药监局、发改委无法干涉、强制,只能“协调”。但在不赚钱的情况下,企业就会以换新药替代来提升价格,实现利润提升。

  据医院人士计算,目前已有近19种廉价特效药消失、被替代了,包括氯霉素眼药水、诺氟沙星胶囊、罗红霉素片、胃舒平等等。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经济观察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