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未至 “浪漫经济”升温
摘要: 张 锟/文 张 朝/图 市民购买七夕节礼物。 距离中国“情人节”——七夕节还有几天时间,嗅觉敏锐的商家就开始备战七夕市场。 近日,记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这本是体现中国传统
张 锟/文 张 朝/图
市民购买七夕节礼物。
距离中国“情人节”——七夕节还有几天时间,嗅觉敏锐的商家就开始备战七夕市场。
近日,记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这本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七夕节,却是“洋”味十足,玫瑰花、巧克力、金银珠宝、红酒等都成为热销品,而属于该节日的香包、平安扣等传统礼品却少人问津。
七夕节的来由
七夕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这是一个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牛郎和织女每年只能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通过喜鹊搭成的桥相会。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七夕节是否就等于与爱情有关的日子呢?有关民俗专家认为,七夕节无疑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浓情蜜意”的节日。但是,传统七夕节的内涵不止于此。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与节气紧密相关的,七夕节也不例外。七夕节的一个主要风俗“乞巧”,就与这个节气妇女要开始缝制寒衣的生活习惯有关。
农历的七月初七还有魁星节、晒书节、神仙节、盘古王节和耕牛生日等节日名称。民俗专家认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名称、这么多的过节方式,是由于这个日子积淀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和人们对生活的诠释,任何一种都不应当被遗忘。
现代七夕节 商家开打“浪漫商战”
在众多商场的七夕节活动中,记者发现,商场将活动的重点放在了化妆品、黄金珠宝、中外名表等含“金”量较高的商品上,以吸引众多情侣消费者。市区一些珠宝商店已经贴出了七夕节活动的宣传语。“现在很多人对七夕节越来越重视了。”乐山商场一位负责人表示,七八月份是传统的销售淡季,对于各大商家来说,七夕节已经成为大家抢占商机的重头戏之一。在市区一些超市,糖果、巧克力等富含爱情元素的商品都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
鲜花是七夕节必不可少的“点缀”。
市区的几家电影院也针对七夕节推出了几部经典的爱情大片,供市民观看。据驻马店横店影视城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些市民为了在七夕节能够看上电影,已经开始预订座位。
此外,餐饮行业也推出了优惠活动。记者走访发现,市区西餐厅、商场附近的餐厅和肯德基、德克士等一些时尚的快餐厅都围绕七夕节制定了营销方案,有的餐厅已经悬挂出了宣传标语。
“七夕经济”还需提升文化内涵
七夕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按照传统,恋人之间互赠的礼物多是荷包、香包、平安扣等各种手工艺品。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销售此类礼物的专卖店在市区几乎找不到,只有在玉器店或一些礼品店才会寻觅到它们的踪迹,购买的人寥寥无几。
“现在不流行送香包了,年轻人不喜欢。”一家喜庆礼品店的负责人说,来购买香包的市民大多数是为了装饰汽车。记者看见,该店香包的款式有七八种,上面都绣有“福”或“平安”等字,价格较便宜。
如今,七夕节已经演变成了“七夕经济”, 即商家借七夕节的名义,实行的以“爱情经济”为卖点的经济行为。从服装到珠宝,从化妆品到餐饮,从鲜花到礼品,不论是实体商家还是网络店铺,都想借这个噱头,大赚一笔。
有关专家表示,节日经济不能只贴个“爱情”的标签,商家搞一些简单的商品打折促销活动就算过节,这样的过节方式很快就会失去传统节日内涵。传统节日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从而也会反作用于商业。在这一天,商家除了进行促销外,也应举办一些弘扬七夕节文化的情感交流活动,使七夕节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七夕文化”。
七夕节临近,巧克力等食品畅销。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