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将发指导意见 规划企业商务信用建设
摘要: 商务部近期将下发指导意见 三个层次规划企业商务信用建设 试点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发布“红名单”和“黑名单”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关于“十二五
商务部近期将下发指导意见
三个层次规划企业商务信用建设
试点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发布“红名单”和“黑名单”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关于“十二五”时期加强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定稿,商务部近期将正式下发。
“这是国内首部商务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是首次明确政府层面对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的思路框架,从信用道德文化建设、信用制度建设、商业信用运用三个层次规划未来五年商务信用建设。”商务部内部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
更具实际意义的是,商务部将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未来商业企业在交易中的信用信息都可记录下来,交易对手可获取信息,看其是否有不良记录。
据有关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我国企业的坏账率高达1%至2%,且呈逐年增长势头,而相比较下,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坏账率通常为0.25%至0.5%。此外,目前我国每年签订约40亿份合同中,履约率只有50%。业内人士指出,有些信用不好的企业可以在多次交易中给对手造成损失,就是因为信用信息不够透明,失信的代价过低。我国信用环境亟待完善,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完善信用信息体系,降低征信成本,提高企业失信代价。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构建起“诚信者受益,失信者惩戒”的社会诚信体系非常重要。企业履行信用,能否得到社会认同?企业不守信,能否得到惩罚?企业使用商业信用,是否有合适的工具?这些都是企业最关注的。
“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信用建设的基础。目前商务部对商务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路已经逐渐明确,就是从部分行业和地区的试点开始,逐步建立起企业信用档案,制作和发布守信企业红名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总结试点经验之后再逐步向全国推广。”上述商务部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意见》的下发只是系列政策的起步,在《意见》下发到全国商务系统之后,商务部还会于近期下发一份实施要点,并将研究选择部分城市或行业开展信用建设的试点。
“商务信用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落实起来很难,有些行业协会已经意识到信用档案的重要性,但还需要政府层面的一个推动。不过政府层面的推动也需要一个过程。”上述商务部人士坦言。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信用相关信息主要掌握在多个部委手中,很多国内企业有意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但是很难获取政府层面掌握的信息,即使能获取一些,成本也非常高。而从政府层面去推动,部委的协调也很难。此外,我国征信业领域法律法规一直处于空白,《征信管理条例》迟迟未出,仍在征求意见阶段,无法可依的状态也使得信用信息建设举步维艰。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韩家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业企业能够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可以有效防范风险,对行业有明显益处,也符合企业的需求。不过目前地方商务部门和一些行业协会对信用建设的了解有限,这加大了相关工作推进的难度。此外,信用活动并不是只发生在商业环节,整个信用体系是相连的,理想状态是在法律规划下,各部委形成有效协调,实现信用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公开。
韩家平认为,由政府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开展试点是可行的路径,同时他建议可以多发挥第三方信用机构的作用。中信保人士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现在社会对信用的关注度还是不高,需要部委、行业、企业不同利益主体呼应,形成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有些机构和企业也掌握了大量信用信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进来也很重要。”
“政府只是起到组织协调和推动的作用,从长远来说,信用体系建设还是要更多依靠市场化的力量。”商务部人士说。(记者 孙韶华)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