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面对大科学家的成就,不仅是高山仰止

2014-05-11 11:35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石川   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两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显然深孚众望。在仰望两位大科学

 

□王石川

 

  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两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显然深孚众望。在仰望两位大科学家的光荣与梦想之余,有关谷超豪先生的一段故事令笔者深有感触。

  据2005518的《新闻晨报》报道,复旦大学数学系博导周子翔告诉记者,先生对是否在自己参与的学术论文中署名“十分慎重”,“除非是他的研究占到科研过程的一半以上,否则他是坚决不会署名的”。以前曾发生过一些弟子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导师的很多指导,或导师为学生们的学术研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思路和想法,有的学生就心甘情愿把先生的名字写上去的情况,但被先生知道后,坚决撤下。

  这是5年前一则不为人关注的新闻。新闻中提到,“教授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学术成果不劳而获的情况,曾被媒体多次曝光”。哪知,多年过去了,教授乱署名的现象愈演愈烈,比如去年就有媒体报道,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及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杨伦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是抄袭一事,被确认基本属实。但辽大表示,抄袭系杨伦一人所为,陆杰荣署名仅为帮助学生的论文得以发表,非直接责任人。

  谷超豪先生无疑是对学术有敬畏感的人,也许正因为如此,先生甚至有些太“坚持原则”了。有的导师根本没有指导学生,或者象征性地指导一下就同意在论文上署名,而先生则“除非是他的研究占到科研过程的一半以上,否则他是坚决不会署名的”。比较之下,境界高低可谓云泥之别,一个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一个是沽名钓誉,掠人之美,制造学术泡沫,搞乱学术风气。

  无独有偶,获得“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的陈懋章先生,也有个著名的“署名三原则”:没有参与的科研成果和论文他绝不署名;合作的论文不亲自审核校对不署名;学生的论文和实验不亲自验证也不会签名。联系到先生的风范,不能不使人感慨,为何这些老科学家如此恪守原则?又为何有那么多所谓导师不劳而获、欺世盗名?他们为何对学术毫无敬畏感?

  对一般学者来说,先生这样的大科学家的骄人成就,也许一辈子也难以达到,但像他那样对学术保持敬畏感,应该不难吧?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