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就业“瓶颈”关键在实现市场有效对接
摘要: 李丹丹 据报道,不久前,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举办2010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2000余名毕业生居然迎来了6000多个工作岗位,这其中包括17家国有大型控股企业和多家五星级大酒店。和去年相比,今年用人单位开出
李丹丹
据报道,不久前,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举办2010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2000余名毕业生居然迎来了6000多个工作岗位,这其中包括17家国有大型控股企业和多家五星级大酒店。和去年相比,今年用人单位开出的月薪,平均比去年增加300元左右。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稳定之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据统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然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却 “逆市走俏”,高级蓝领异军突起,受到用人单位的格外青睐。反差之大,出人意料,发人深思。
“高职生动手能力强、知识结构更加适合企业需求,到岗后经过系列培训,很快就能成为高级技术人才。”用人单位的解释或许能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的确,在人才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用人单位最为需要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强,能够尽快适应工作,早日独挑大梁的创新型专业技能人才。事实上,近年来一般通用知识性人才相对饱和与专业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的就业结构矛盾日渐明显。于是,出现了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手拿简历四处求职,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为无法找到满意的人才而发愁。
可喜的是,面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许多职业院校走在了前列。他们立足市场需求,通过校外实习、就业见习等途径将学生提早推出校门进行锻炼,先一步走向社会,早一天适应岗位,在实践中成长、成熟,在见习中提高。通过与就业市场有效对接,信息及时反馈,及时掌握最新的人才需求动态,及时对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等进行灵活、大胆的改革,为用人单位“量身”培养所需专业人才,使毕业生到岗后能尽快适应岗位。由于有自身专业基础优势,很多人经过培养成为用人单位不可或缺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不少职业院校毕业生凭借专业素质较高,动手能力较强,工作上手快的优势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相比之下,在人才供大于求的今天,一些高校还没有实现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角色转换,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考核体系上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例如一些高校在开设专业时,往往较少分析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究竟有多少需求,专业设置存在“跟风”现象,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和差异,且长期一成不变;培养模式大多还是传统的重讲授、轻实践,学生大多时候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些成为制约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障碍。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可避免将带来就业需求的巨大变化。因此,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赢得用人单位的欣赏和认同,最根本的还在于高校要具备市场意识,畅通信息渠道,以前瞻性的眼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多观市场之变,多问市场之需,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以调整促就业,按照市场变化有计划地淘汰和增设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实现好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良性对接,真正破解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让大学毕业生最终好就业、就好业。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