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隔离”难治政府采购腐败
摘要: □吴龙贵 最新发布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政府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若与供应商有三代血亲关系的必须回避。据悉,该意见稿首次对“利害关系”作出了明确界定(1月15日《广州日报》)。中央纪
□吴龙贵
最新发布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政府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若与供应商有三代血亲关系的必须回避。据悉,该意见稿首次对“利害关系”作出了明确界定(
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近日表示,中国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采购额预计达到六千亿元人民币。这么庞大的一笔公共资金,对供应商来说是一块诱人的“肥肉”,对政府而言,却意味着资金管理的高风险。近年来,在政府采购上不断曝出的诸如“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只买洋货不卖国货”等潜规则,也充分表明政府采购是商品贿赂和权力腐败的高发地带。
征求意见稿对2003年实施的《政府采购法》所规定的“利害关系”作出了明确界定。从制度文本的角度说,这无疑是一个进步。
但为何公众对此不太感冒,甚至讥讽为“无聊”呢?我想除了网络媒体过于强化了“须回避三代血亲”这样的陌生概念,以至于让人们对其可操作性产生质疑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公众对我们国情和法治现实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健全还是制度环境改善,我们都有太多需要补课和加强的地方。一些国际通用的惯例或者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在我们这儿却未必能完全地适用。
政府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若与供应商有三代血亲关系的必须回避,其实和前几天重庆市法院所规定的“法院领导的配偶或子女不能从事律师职业”一样,都可称之为一种“物理隔离”.它不是预防腐败的必要条件,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限制性的前提,它只能加大腐败的成本,却不一定会降低腐败发生的概率。
网友质疑:“除姻亲关系外,朋友、战友、同学的互信关系有的比亲兄弟还好,如何防范?”这看上去有一点不讲理的意思,实际上却精辟地指出了现实问题所在。归根结底,“物理隔离”只是一种静态的制度,若想有效预防政府采购领域里的腐败现象,还需使它产生一定的“化学效应”,从而使得那些因利益关系捆绑在一起的“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朋友、战友和同学关系,也能受到制度的规范。
任何一种腐败的根源,其实都可以归结为权力不受约束,表现在政府采购领域,就是一把手权力过大。因而必须正视的是,这种“利害关系”思维是否贯穿于整个政府采购过程,并从制度层面加以体现?
政府采购这个利益化比较集中的领域,如果不能有效提高透明度,引起更广泛的监督,不要说三代血亲,就是八代可能也无济于事。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