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应聘遭拒何止是年龄歧视
摘要: □石敬涛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焦作市人力资源市场调研,当他看到有符合条件的招聘简章时,就提出想试一试,被公司方面以年龄大为由拒绝。卢展工说,40岁以上找工作很难,50岁以上更难,所以我们要更多关心一
□石敬涛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焦作市人力资源市场调研,当他看到有符合条件的招聘简章时,就提出想试一试,被公司方面以年龄大为由拒绝。卢展工说,40岁以上找工作很难,50岁以上更难,所以我们要更多关心一下“4050”人员就业问题(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6版)。
省委书记因“年龄大”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就业市场中的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其实不仅是书记遭拒所折射出的“年龄歧视”,诸如“性别歧视”、容貌歧视、硬性要求工作经验等,各种各样的歧视充斥在各种各样的招聘会中。相信很多人对此感同身受。也正因为如此,卢书记的微服私访才会引发民意的共振和民情的共鸣。
但是,省委书记应聘遭拒,其所折射出的问题,真的就是一个 “年龄歧视”可以解释的?平心而论,作为“经济理性人”的用人单位“喜少厌老”是无可厚非的。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即使是年轻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又能有多少竞争力,又有多少人能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就业?
中华英才网发布的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对招聘会表示不满意。各种“赶场”式的招聘会人数众多,拥挤不堪,投放的简历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信。认为招聘会“比较有用”的人只有23%,认为“作用不大”和“没什么用”的分别占到了57%和20%。而对于招聘会的效果,65%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33%的受访者认为一般,只有2%的人认为满意。
无独有偶,与卢书记应聘遭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温州市的一条新闻:据
有人把就业难归咎于“过剩”,也有人说,是因为就业市场存在各种“歧视”壁垒,比如卢展工书记刚刚遭遇的“年龄歧视”。然而,这真是问题的实质吗?对比看来,与温州市安排干部子女就业的“红头文件”相比,所谓的“年龄歧视”,又算得了什么?在新的就业时代,又有几个人指望一个熙熙攘攘的招聘会而“情定终身”?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一项“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的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
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文东茅曾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做过专题研究。文东茅认为,家长们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这种“代际传递效益”在中国很明显。
所以,笔者认为,省委书记应聘遭拒只是告诉我们:就业确实很难,难在诸如省委书记遭遇的“年龄歧视”以及“性别歧视”、容貌歧视、硬性要求工作经验等,各种就业歧视壁垒,但更难在就业机会和就业起点的不公平。温州市的这个红头文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就业难,难在歧视,但更难在公平。省委书记应聘遭拒的遭遇告诉我们:要解决就业难,要消弭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歧视壁垒,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坚守公平底线,让每个国民都能公平、平等的就业,而不是“代际传递效益”,或是其他。
公众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