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农村文化阵地不能丢!

2014-05-11 11:31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 胡殿文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形成热潮。同时,公共文化总体投入规模依然不足,群众文化服务机构数量在逐年减少,特别是乡镇文化站6年减少了近5000个。基层乡镇


□ 胡殿文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形成热潮。同时,公共文化总体投入规模依然不足,群众文化服务机构数量在逐年减少,特别是乡镇文化站6年减少了近5000个。基层乡镇文化站减少,意味着农村文化阵地的萎缩,这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当前乡镇文化站大量减少,主要原因是许多地方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进而导致各级财政对乡镇文化站投入不足。为此笔者呼吁:农村文化阵地不能丢!

长期以来,乡土文化的世代沿袭和传承,农民群众以自我参与、自娱自乐的民间歌舞、民间戏曲、民间技艺以及民间工艺等为载体和纽带,释放情感,沟通交流,增进协作,过着精神食粮相对丰富的生活。然而, 笔者在农村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乡镇文化站都是“空心”站,即文化站没有开放活动,没有报刊,没有文体用品,没有专人管理,其设施要么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要么挪为他用。基层文化干部人心浮动,有的改行,有的被随意抽调他用。乡镇文化站出现“空心化”的主要原因是基层政府不够重视农村文化站建设,一是少拨或不拨经费,使文化站没钱买书订报;二是对文化设施无专职人管护,破损无力维修;三是文化站长常被拉走打杂。

乡镇、村文化站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是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时至今日,伴随着乡土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转型,中国农村精神文化在传承与分化、裂变与重构中陷入了发展困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逐步被边缘化:一是农村传统民间精神文化正在解体消亡。很多地方农民自发组织的戏班子、高跷队、秧歌队等过去仅春节活动就有月余,现在基本销声匿迹。二是政府创办的农村文化阵地功能萎缩。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难以为继,乡镇文化站无法正常运转,农村文化队伍几近消亡。三是农村现代精神文化生活显得单调、贫乏。目前,全国2000多种报纸只有80多种为“三农”服务,八九亿农民只拥有半个专业电视台即中央7套;全国1.62亿网民,农民上网的不足1%;近几年,全国有几百家县级图书馆没新添一本书。农民即便有文化娱乐,也只能是看电视、打牌的多。农民很少去新华书店购阅图书,而是在小摊小贩处购买非正规渠道出版的廉价书籍和碟片。

对广大的农村文化市场,如果优秀的文化不去占领,必然会有落后、低俗的东西乘虚而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缺失,给农村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封建迷信、邪教等争夺农民精神阵地,一些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妇女,因家庭残缺、生活单调,心态难以稳定,孤独而茫然,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更深层次的影响还在于,农民因缺少情感交流和思想联系的渠道,群体力量、公众意识和核心价值观难以形成并发挥作用,阻滞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战略任务,既需要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广大农民的主动参与。

笔者以为,农村文化活动是否丰富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是否发达。自古我国的民间舞蹈、戏曲、歌曲等文化就来自农村,不分贫富,都是农民自己创造的成果,千百年来农民一直就靠这些文化自娱自乐。如果地方政府思想观念不改变,农村文化形式就是全靠上面下发、提供,尽管层次较高,但只能满足一时,并不能解决农民对文化的长期需求。政府应鼓励和激发农村本土文化活动的自创与繁荣,只要地方政府思想重视并加以指导和扶持,繁荣农村文化活动才是长久之计。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