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不能沉湎于“偷菜人”的角色

2014-05-11 11:31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 张新理 以“偷菜”闻名的网络游戏,居然让网友们在这里找到了快乐,于是,在一些媒体上“偷菜游戏”便成了“小偷”的精神家园。 游戏究竟是什么?游戏到底承载着什么?游戏的一般功能何在?看

□ 张新理 

       以“偷菜”闻名的网络游戏,居然让网友们在这里找到了快乐,于是,在一些媒体上“偷菜游戏”便成了“小偷”的精神家园。

       游戏究竟是什么?游戏到底承载着什么?游戏的一般功能何在?看来只有从根上弄明白,我们才可能继续讨论有关“偷菜游戏”的是是非非。

       如果说儿童在游戏中获得了与人交往的经验,游戏被作为幼儿期一种最重要的学习活动。那么,成人通过游戏获得的又是什么呢?

       正因为任何游戏都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折射着文明社会大众生活的喜怒哀乐,作为文化现象的游戏在使人娱乐的同时,一定是传播着一种理念或价值判断的,即便是游戏也不能没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试问,难道仅仅因为是游戏,便可以对以搞笑形式出现的“偷菜游戏”等“恶搞文化”,一笑而过,以示宽容?

       有个喜欢这款游戏的网友说:“因为世界上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其实,无论什么游戏,大部分都是让人开心,让人打发剩余时间的。你不能总是指望像我这样的头脑健康、心思敏捷的人在工作之余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发呆吧?”

       不错,游戏而已,本无可厚非。但是,游戏而已,又何必一定要设定为“偷”呢?也许对于一个百无聊赖的网友而言,一个“偷”字更有刺激性或新鲜感。但是,在违背主流价值取向的“偷菜游戏”中,“偷”是一个固定概念,涵盖着一种价值判断。沉湎于“偷菜人”的角色,在轻松一下的潜移默化中,虚拟世界里不太光明正大的“偷技”不是正在悄然演变成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欣赏的“技巧”、“智慧”、“本事”吗?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