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教育,善听还得善行
摘要: □洪信良 履新仅7天,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回应了网民“五大期盼”。在人民网开设的“我给新教育部部长递个话儿”栏目中,有近17万网民参与网络调查。其中,“提高教师素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素质
□洪信良
履新仅7天,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回应了网民“五大期盼”。在人民网开设的“我给新教育部部长递个话儿”栏目中,有近17万网民参与网络调查。其中,“提高教师素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治理‘校官’腐败”、“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地域教育差距”成为网民对新任教育部长的“五大期盼”。
说实话,袁部长回应的具体内容虽然重要,但没有人会不切实际地期盼他“三把火”就把教育方面几十年的积弊都烧了。倒是部长说的“多倾听老百姓的意见,把好事办好”这一句话,让大家看到了新部长平易求实的态度和进取创新的信心。
部长重倾听,才能够发现问题。部长说“非常”受教育和启发,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部长能直面当前教育疾病缠身的现状。网友反映的是真正“第一手”的教育现状材料,未经“过滤”和筛选。部长要听这原生态的呼声,必须听恶语而不“掩耳”,听丑话而不“塞耳”,必须敢于直面教育惨淡的现实。有许多话因为真实,而格外难听;有许多话因为激愤,必须格外“耐心听”。二是部长很重视民意和民智。教育本是人民的教育,百姓的意愿当然是第一需求。倾听老百姓一个没有任何遮掩的诉求,可能比看十篇闭门造车的教育论文要有用得多。而广大网民对教育的思考与批判,更可能比空话连篇的研究论文要有参考价值。
部长善倾听,才能够解决问题。“把好事办好”,重在一个“好”字。要“办好”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兴利”,二是“除弊”。一个善听的官员,应该是对各方的无情批判心平气和地“轻轻听”,对下属反映的“小”问题则高瞻远瞩地“重重听”,有一利而尽力加以成全,有一弊而尽心把它革除。说起来,教育问题千头万绪,但群众的意见最集中的是两个字,一是“平”,二是“正”。地域教育差距、教师素质、教师待遇本质上都是“不平”的问题,课业负担过重、校官腐败则是“不正”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部长只要善倾听,问计于民,肯定能受到很多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当然,部长光会“听”肯定无济于事,重要的是倾听民意之后的“行”。袁部长是个曾教过初中、高中、大学,“职业生涯从未离开过教育领域”的部长,是个“行内人”,他的上任难怪被寄予厚望。在大家“期盼”里,希望他能够开始动大手术把几十年来的教育毒瘤割除,让中国教育变得健康。期待之殷切,可从网上各地群众数不胜数的留言看出来。而他新官上任的第一次“回应”,就着重强调解决义务教育“区域内基本均衡”的问题,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他不只善“听”,而且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积重难返,积弊难除,我们的期盼也不能太急切,毕竟兴利除弊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教育也不是光凭内部改革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不过,唯其“难”,才需要更高的智慧、更大的勇气,而袁部长对网民的回应让我们感觉到了他“把好事办好”的智慧与勇气。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