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推车就是人民的“选票”
摘要: □苏文洋 新中国60华诞前夕,人们都在用各种方式回忆新中国诞生前夜的那场三年人民解放战争,特别是史诗般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这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规模最大,歼敌最多,人民解放军两大野战军
□苏文洋
新中国60华诞前夕,人们都在用各种方式回忆新中国诞生前夜的那场三年人民解放战争,特别是史诗般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这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规模最大,歼敌最多,人民解放军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以60万兵力对决80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在谈到淮海战役的共产党胜利与国民党失败时,有意思的是双方将领都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
陈毅元帅当年说: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在《粟裕战争回忆录》等许多军史著作中,都对百万民工支援前线有过浓墨重彩的记载。
淮海战役期间,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48000万公斤,前方实际用粮26700万公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为1比9,大大超过战役初期1比3的概算。在古今中外的军事史、战争史上,这种百万民工支前堪称奇观,人民群众在决定一场战役胜负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也是罕见的。
这样的人民战争胜利奇观,国民党将军也为之动心。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后来回忆道,双堆集战斗结束后,他和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等被俘将领被押往后方途中,一路之上,“但见四面八方,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呈现出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我以前带着部队经过这些地方时,连一撮猪毛都没看见,现在怎么有了?真是怪事。通过村庄看见解放军和老百姓住在一起,像一家人那样亲切,有的在一起聊天欢笑,有的围着一个锅台烧饭,有的同槽喂牲口,除了所穿的衣服,便衣与军装制式不同外,简直分不出军与民的界限。我们这些国民党将领,只有当了俘虏,才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在强烈的对照下,不能无动于衷,不能不正视铁的事实,承认共产党、解放军所在的地方,和国民党、国民党军队所在的地方,有两个世界的天壤之别。我当时就大为感慨:认为第十八军的最后败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脱离人民群众,敌视人民群众,这是一位失败的国民党将领总结的历史教训。
每当想到淮海战役的小车,我就不禁想到“选票”。从今天的时空观看,假如两军不是兵戎相见,战场上一决胜负,而是由人民投票决定谁胜谁负,仍然会是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取得完全的胜利。543万民工推的小车,赶的大车,挑的挑子,担的担架,赶的牲畜,其实就是一张张投给共产党执政的“选票”。这些来自解放区的民工,经历过国民党执政与共产党执政,他们衷心拥护共产党,支持人民解放军。这与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打土豪,分田地”分不开,与共产党坚持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分不开。谁给农民分地,谁给农民分田,农民当然就会拥护谁,支持谁。看过《暴风骤雨》、《智取威虎山》、《闪闪的红星》的人们都知道,分过地的农民,一说打老蒋,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谁不积极?谁个不去?不管到什么时候,决定执政者命运的都是民心向背。而民心向背的背后,其实很简单,就是谁为人民谋幸福,谁让人民得实惠,人民就把选票投给谁。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