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质疑选择性曝光醉驾

2014-05-11 11:24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开 开 9月8日,浙江省公安厅首次对醉酒驾驶的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曝光。据介绍,一个月来,浙江省先后查处酒后驾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9人,其中醉酒驾驶44人,执行拘留42人(未拘留的2名为当地人大

 

□开  

 

98,浙江省公安厅首次对醉酒驾驶的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曝光。据介绍,一个月来,浙江省先后查处酒后驾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9人,其中醉酒驾驶44人,执行拘留42人(未拘留的2名为当地人大代表,现正在执行相关法律程序),拘留执行率达95.45%99《浙江日报》)。

细细“端详”这份“部分被曝光‘醉驾’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单”,却令人很是费解:醉驾公职人员,为何是被选择性曝光?

此次,浙江省曝光了5名醉驾公务员,但据介绍,1个月来,浙江省先后查处酒后驾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79人,其中醉酒驾驶44人。那为何只有10%的曝光率呢?为何选择这5名醉驾公职人员而不是全部的醉驾公职人员?选择性曝光,为何是选择了这5名“倒霉”的,而不是另外5个人呢?这样的选择,科学吗?合理吗?公平吗?

事实上,从通报的曝光名单来看,像“810日,杭州江干区交警大队民警查获祥符公安派出所民警许某(借调到政府其他部门工作)醉酒驾驶”、“826日,文成县交警大队查获该县侨办公务员周某醉酒驾驶”,这两人并无特别显著的其他情节,比如抗拒检查、弄虚作假等。那缘何是选择了这两人而不是张某和陈某呢?如果是选择性曝光,那无疑要选择那些情节恶劣甚至引发当地公愤的。可是,这份名单根本说明不了问题,不得不让人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至于许某、周某的曝光,更是让老百姓莫名其妙。他们既然已经违反了相关法规,就不存在相对应的隐私权益,就该公布真姓名。遮遮掩掩,又如何起到震慑那些心存侥幸的“酒司机”尤其是醉驾公职人员的作用?

“某某”式选择性曝光醉驾公职人员,不利于民众、舆论的监督,满足不了民众的知情权,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就像“选择性执法”那样,招来质疑和猜测。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