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官员 不应以GDP论英雄
摘要: □朱胥男 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一个称职的好官?上至各级组织部,下到普通老百姓,不夸张地说,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一套主张,心目中也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
□朱胥男
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一个称职的好官?上至各级组织部,下到普通老百姓,不夸张地说,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一套主张,心目中也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个意见引发了各界对于中国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模式的热议(据8月12日《新京报》)。
完善干部评价体系的呼声由来已久,根据有关专家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便仿效企业绩效评估办法,普遍建立对政府绩效和官员的评价体系。而近年来,我国也开始越来越关注如何建立一套能够有效地对官员进行考核评价的体系。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提出,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但是,具体到如何考核评价一名干部的问题,人们的看法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今年年初以来,对于部分地区的干部提拔任命上,如山东28岁的张辉工作不到六年便升至副厅级干部,湖北省宜城市出现29岁的年轻市长等等,都在网络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争议,而之前南京周久耕的天价烟、深圳林嘉祥亵童案等事件,更是表明人们对当前的干部任命与考评问题有着充分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十年功。自古以来,广大民众对于官员的评价,一直有着一套自己的标准,以海瑞、包拯为代表的“青天”群体经过几百上千年之久仍然在民间口口相传,便是民意向背最好的例证。而当前人们对干部考核的思考和疑虑,主要集中在个别地区仍然沿用“以GDP论英雄”的指挥棒,沿着这个方向,各级领导干部的升迁奖罚都和一系列与经济相关的量化指标关联起来。经济增长“一俊遮百丑”,于是,便产生了一些干部为了在任期内快出政绩、多出政绩,往往不顾经济规律办事,盲目追求经济指标的最大化,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的现象屡见不鲜。
随着干部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这种唯GDP论的政绩考核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这样的表述出现在刚刚获得通过的《意见》中,而在此之前,中组部还在人民网陆续公布了2008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将这些信号归纳起来,可以用“加重民意分降低GDP比重”一句话来概括。
干部考核永远是一道需要完善的数学题,如何让“运算规则”更加标准化和科学化,也是一个长久的系统工程。借用专家的观点,我们对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政绩考核体系,不宜求全责备,但必须管用,也就是要建立起为天才留空间、为中才立规矩、为庸才找出路的政绩考核体系。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