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把官腔带到网络上
摘要: □殷建光 浙江宁波一网友不久前向区长信箱反映出行难问题。过了6天,等来网上回复,就两个字:“已阅”(8月15日《今日早报》)。在现实世界,公民到某些部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常常会遇到“知道了”、“
□殷建光
浙江宁波一网友不久前向区长信箱反映出行难问题。过了6天,等来网上回复,就两个字:“已阅”(8月15日《今日早报》)。
在现实世界,公民到某些部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常常会遇到“知道了”、“已经给相关部门了”这样的搪塞官腔回答,现在又出来一个“官腔网络版”。已阅,已经交给相关部门处理。但是,何时处理完毕?为什么不能给公民一个具体的告知呢?我们都进入网络文明时代了,难道我们的办事效率还停留在过去吗?还让官腔病网络上泛滥吗?为什么我们有些部门解决民生问题就这么难呢?“网络政府”兴起的今天,网络问政为什么就不能让人有点耳目一新的新作风。
网络为公民反映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政府部门了解民生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本应成为促进政府部门搞好工作、和谐干群关系的一个媒介。但如果一些政府部门依然还把传统的现实世界的官场病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