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或可一试
摘要: □晏 扬 今年高招尚未结束,北京大学已开始为明年的自主招生作打算。该校日前邀请全国近80所中学的校长一起探讨自主招生工作,并宣布明年北大自主招生将启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担任推荐者的校长和被
□晏 扬
今年高招尚未结束,北京大学已开始为明年的自主招生作打算。该校日前邀请全国近80所中学的校长一起探讨自主招生工作,并宣布明年北大自主招生将启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担任推荐者的校长和被推荐的优秀学生信息都将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北大表示,相信中学校长们会珍惜声誉,为北大推荐优秀生源。(7月13日《北京日报》)
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刚一露头,便遭到很多人的当头棒喝,脱离现实国情、容易滋生腐败、校长的声誉靠不住等质疑声铺天盖地。在高考加分造假新闻不绝于耳的当下,连制度都难以取信于人,何况人的道德和声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让人产生不信任感,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高校自主招生之下,总得有人向高校推荐生源,如果中学校长不做推荐者,谁又堪当此任呢?
实际上,眼下自主招生的生源推荐者,本来就是以中学校长为主,只不过是以学校的名义推荐,校长不必实名。实际推荐者还包括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及其领导,甚至包括权势家长。那么在这些推荐者中,你更相信谁?
我更愿意相信中学校长。在我看来,“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最大意义,就是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亦即一个个中学校长。实际上,很多制度之所以变味、走形,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具体的人或部门为某项制度负全责,比如高考加分制度,地方教育部门、招生部门、公安部门、民政部门等似乎都可以插手,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学校、老师、学生及家长似乎都有机可乘,而一旦出了问题,又往往找不到具体责任人。“九龙治水”式的制度容易导致“公地悲剧”,这样的制度未必比一个具体人的道德和声誉更可靠。
北大启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相当于与各位中学校长签订了一份“君子协定”。一方面,能向北大推荐生源的中学,大都是全国或省级重点中学,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名牌中学的校长会珍惜自己的声誉。另一方面,即使中学校长的道德未必可信,但还有诸如自主招生面试、公示等制度环节,这些制度环节会迫使中学校长进行自我约束、道德自律。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人在推荐中弄虚作假,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具体责任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声誉、避免被究责,这些中学校长们不但会约束自己,而且会尽力排除权贵势力的干扰,责任落实到人更有助于自主招生趋于公平公正。
实际上,纵观高校历史,很多默默无闻者能到名校任教、很多偏科学生能到名校就读,都缘于慧眼识才者的推荐,他们基于道德自律的推荐往往比死板的制度更可靠也更有效。所以,我对北大启动的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寄予期望,我们不妨鼓励北大大胆尝试,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弥补漏洞,大不了改正重来。毕竟,在自主招生推荐环节,我们眼下并没有比“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更好的制度可用。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