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基层创业大有可为
摘要: 胡殿文 据报道,去年初,江苏省政府下发了《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凡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考研时可以加10分。同时出台的优惠政策
胡殿文
据报道,去年初,江苏省政府下发了《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凡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考研时可以加10分。同时出台的优惠政策还有生活补贴发放、公务员优先录取和助学贷款减免等。笔者对这一改革的思路表示赞同。
越是落后、艰苦的基层部门越是需要人才,这不用多说,即使是从个人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年轻人也应首先从基层做起,因为这可以了解到城里看不到的生存环境和弱势群体,可以丰富阅历,以便为将来担负更大的社会责任打好心理基础。但是,现有的利益机制却不能鼓励他们这样做,因为留在城里上班,就意味着经济收入更高、生活环境更好、成功机会更多,而如果到了基层,这一切则恰恰相反。正因如此,许多年来,高校毕业生多半不愿到基层工作,有的甚至宁愿在城市待业、宁愿当收入很低的临时工。还有的人为了能留在城里,不惜跑关系、花金钱,助长行政事业单位机构膨胀,助长腐败之风。
社会的分配原则应该是多劳多得,工作难度越大越应该多得。按照这个原则,我们起码也要让到基层工作的年轻人获得更多的收入和创业、成功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尽快改变城乡差别过大的局面;其次就是在生活、创业、晋升等方面给予直接的、看得见的实惠,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走基层之路,会获得更广阔的舞台,实现自己的理想,更好地报效我们的国家。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工作、去锻炼,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到基层创业的大学生人数有增无减,人们在为这些大学生喝彩的同时,也为他们担忧:他们到基层能不能学有所用?有没有好的成长环境?有没有真正的实惠?据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不愿、不想、不敢到基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基层不尊重人才,害怕误了青春和前程。因此,除了国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外,基层单位也要从实际出发,对满怀激情而来的热血青年给予更多的理解、关注和爱护,尽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当的平台。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