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不叫“农民工”能否叫“市民工”

2014-05-11 11:18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石敬涛 深圳市代市长王荣表示,“农民工”的概念已发生变化,这批农民工的下一代再来到深圳,穿的是T恤、牛仔裤,留的是很时尚的发型,他们不能再被称为“农民工”,深圳“农民工”这个概念将会消失(《广

 

□石敬涛

 

深圳市代市长王荣表示,“农民工”的概念已发生变化,这批农民工的下一代再来到深圳,穿的是T恤、牛仔裤,留的是很时尚的发型,他们不能再被称为“农民工”,深圳“农民工”这个概念将会消失(《广州日报》76日)。

一个最简单、最难以回答的问题是,“农民工”概念消失,那这个群体应该叫什么?能叫“市民”吗?即便不是市民,能叫“市民工”吗?

可事实上,他们依然离“市民待遇”相隔十万八千里。在城市,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固定的住所,依然是“暂住”。他们的子女依然不能同市民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依然需要“借读”。他们依然时不时遭受城里人的白眼,依然会为找不到活儿、讨不到工钱而提心吊胆。他们依然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障,没有基本的“市民”待遇。

穿上T恤、牛仔裤的农民工第二代,虽然形象已大为改观,与市民相差无几,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已是“市民”。不然,当40名外来务工人员获批落户上海时,他们也不会激动得泪如雨下。一个户口意味着什么,个中的滋味,只有“农民工”自己心知肚明。

“农民工”这个称呼或者说概念,是“历史地”形成的,它何时消失,并不依赖于个人意愿。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前,在铜墙铁壁的户口壁垒面前,在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面前,无论穿上多么漂亮的马甲,无论公共管理部门能“恩赐”几十张户口待遇,“农民工”还是不折不扣的“农民工”。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