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农矮抗58”将成为引领我市小麦增产的主导品种
摘要: 记者 王安丽在上蔡县华陂镇大岳村广阔的小麦示范田里,无数饱满的麦穗密织成一块块美丽的绿毯。再过十来天,这里将迎来丰收的喜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财教授告诉记者:“这里的小麦品种全是
记者 王安丽
在上蔡县华陂镇大岳村广阔的小麦示范田里,无数饱满的麦穗密织成一块块美丽的绿毯。再过十来天,这里将迎来丰收的喜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财教授告诉记者:“这里的小麦品种全是‘百农矮抗58’。该品种是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小麦新品种,它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抗旱、抗寒特性,经受了去冬今春遭受历史罕见的旱、寒严重自然灾害情况的检验,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据专家根据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构成的三要素测产,“百农矮抗58”平均亩产在600公斤左右,高产攻关有望突破700公斤。
省科技厅副厅长马世民告诉记者,小麦按品质可分为强筋、中筋、弱筋三种。强筋适合做面包,中筋适合做馒头、面条,弱筋适合做饼干。中筋小麦是华人群体中需求量最大的小麦品种。以前黄淮麦区的中筋小麦品种主要是温麦、周麦系列,下一阶段,“百农矮抗58”将成为新的王者。据了解,“百农矮抗58”由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茹振钢教授培育成功,受到省科技厅重大、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支持,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有农业专家评价:“百农矮抗58”是一个划时代的小麦品种,将成为黄淮麦区中筋小麦生产的新主力。要实现我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增产150亿公斤的目标,驻马店作为粮食核心区的核心,提高粮食单产、推广小麦良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为此,全省重大科技专项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郑麦366观摩推广会后,记者采访了“百农矮抗58”育种教授茹振钢,详细了解了“百农矮抗58”这个新品种的培育经过和在我市示范栽培的情况。
茹振钢教授介绍,黄淮南部麦区是我国冬小麦的高产地区,也是中强筋小麦的主产区,涉及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山东五省,以及河北南部、湖北北部的部分地区,寒害、病害和高温危害是常发性灾害,严重影响本区域的小麦产量和质量。培育抗寒性强、抗病性强、抗倒性强、耐干热风危害的半冬性中强筋高产品种具有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
根据这种育种目标,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选用了丰产性突出的优异亲本温麦6号、抗性突出的优异亲本郑州8960和抗性好、落黄好、大穗大粒的优异亲本周麦11进行复合杂交,经过8年的培育,选育出了新品系“百农矮抗58”。选育后的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在国家试验中增产显著,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山东等省全部增产:2004年~2005年国家区试平均亩产532.7公斤,最高亩产617公斤,较对照极显著增产7.66%,居第一位;2004年~2005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7.6公斤,最高亩产589公斤,较对照极显著增产10.07%?熏居第一位。“百农矮抗58”于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05008),在我国黄淮南部麦区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和巨大的推广价值。
“百农矮抗58”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冬季叶色淡绿,分蘖多,抗冻性强。春季生长稳健,蘖多秆壮,叶色浓绿。株型半松散,叶片半直立,株高75厘米,高抗倒伏,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秆锈病,根系活力强,成熟落黄好,耐高温、耐雨水,子粒灌浆充分。亩成穗42万~45万,穗粒数35粒~38粒,千粒重42克~45克。与黄淮南部麦区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相比,“百农矮抗58”具备五大优势:一是产量优势。百农矮抗58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00公斤~600公斤,高产示范田亩产可达700公斤。二是抗冻耐旱。“百农矮抗58”苗期能抗~16℃低温,在黄淮南部麦区种植能确保安全越冬;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分蘖阶段根深达1.26厘米,比其他品种的根深20厘米~30厘米。在去冬今春遭受历史罕见的旱、寒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百农矮抗58”表现了较强的抗冻耐旱性。三是抗倒优势。“百农矮抗58”茎秆坚实,基部节间短,加之株高较低(70厘米~75厘米),在抽穗开花至成熟期抗倒性极强。四是抗病优势。高抗条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中抗纹枯病。五是品质优势。“百农矮抗58”子粒外观品质好、容重高、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稳定,粮食企业非常欢迎。2008年,农业部在河南、安徽、江苏3省11个地市抽样检测,容重819克/升,硬度指数65,面团稳定时间6.3分钟,在优质面条小麦品种评比中名列第一,属优质中筋品种。
河南省科技厅也连续两年组织小麦专家对“百农矮抗58”高产田进行实地验收,2007年在辉县对14.5亩高产田经田间测产验收,平均亩产620.8公斤;2008年在许昌县对100亩高产示范方进行测产验收,亩产高达642.2公斤,对15亩高产样板田进行实打验收,亩产高达654.8公斤。在修武县对100亩高产样板田测产验收,亩产高达718.2公斤。目前,在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陕西、湖北等广大区域种植,突显其广泛适应性和高产稳产特性。2005年,审定当年黄淮7省种植面积已高达100万亩,2008年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到1800多万亩,河南省高达1300万亩,已成为河南省乃至黄淮麦区第一大品种。
据我市有关专家介绍,2005年该品种在上蔡县华陂镇开始试种,当年1万亩示范田平均亩产600公斤,2006年~2008年万亩示范田平均亩产突破650公斤,目前仅上蔡县种植“百农矮抗58”就超过40万亩。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