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新农村

春季常见鱼病的介绍

2014-05-08 12:26 来源:驻马店日报 责任编辑:lidong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我市春季常见的鱼病主要有:一、细菌性鱼病 1.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上黏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2.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

 

       我市春季常见的鱼病主要有:

一、细菌性鱼病  1.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上黏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

2.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

3.肠炎病:病鱼肛门红肿,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肠道发紫,红色,肠空。

4.打印病:病鱼尾部或腹部两侧出现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严重时肌肉腐烂成洞,可见骨骼或内脏。

5.白头白嘴病:病鱼自嘴端直眼球的一段皮肤色素消退呈乳白色,唇似肿胀,口难以张开而造成呼吸困难。口周边皮肤糜烂,有絮状物黏附其上,故在池边观察水中的鱼有白头白嘴症状,出水观察不明显,呈“红点白嘴”症状。

二、真菌性鱼病  主要是水霉病:病鱼在感染初期看不出异常,当看到病状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像灰白色的棉团。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黏附,使皮肤发生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焦躁不安,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消瘦衰弱而死亡。

三、病毒性鱼病  主要是痘疮病,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许多白色小点,上面覆盖一层白色块状黏液。随着病情发展,白色斑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斑点的区域不断扩大,致使病灶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形状似痘疮。痘疮增长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脱落,接着又会在原患部再次出现新的痘疮,最终使鱼体消瘦而死。

四、寄生虫性鱼病  1.竖鳞病:症状为鱼的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稍压时即有液体流出。

2.口丝虫病:此病主要危害鱼种,由漂浮的口丝虫侵入鱼的鳃部及皮肤引起。当大量的口丝虫寄生于鱼的皮肤时,就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

3.小瓜虫病:由小瓜虫寄生于鱼的皮肤、鳃、鳍等处引起。肉眼可见病灶处有许多小白点,严重时皮肤上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鱼游动迟缓,漂浮于水面,有时群集池塘,鱼身不断与其他物体摩擦,不久成批死亡。

4.嗜子宫线虫病:病原体为嗜子宫线虫。虫体寄生处,组织充血、发炎、溃疡甚至坏死。并在病灶处可见红色虫体盘曲其中。嗜子宫线虫对寄主和寄生部位有专一性,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如:鲤嗜子宫线虫,寄生于鲤鱼的鳞下;鲫嗜子宫线虫,寄生于鲫的鳍上,以尾鳍为多。

五、非寄生性鱼病  主要是萎瘪病,该病是由于饲料缺乏引起的,能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和其他疾病同发。

      (耿明生)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