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新农村

超越传统谋崛起

2014-05-08 12:20 来源:驻马店日报 责任编辑:lidong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记者 丁 振 万青峰金秋九月,五谷飘香。走马天中农村田野,处处都能感受到农业产业化给农民群众带来丰收和富足的喜悦。西平县的优质小麦、正阳县的花生、平舆县的白芝麻、泌阳县的香菇、上蔡县的花木……

记者        万青峰

金秋九月,五谷飘香。

走马天中农村田野,处处都能感受到农业产业化给农民群众带来丰收和富足的喜悦。西平县的优质小麦、正阳县的花生、平舆县的白芝麻、泌阳县的香菇、上蔡县的花木……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经营日趋企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标准化、效益化。

传统农业大市驻马店,按照抓工业的理念和思路抓农业,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政府服务龙头和基地”的模式,田野上的工业化已形成一道亮丽风景,逐渐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之路。

抓龙头:发挥农业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

扶持发展“农”字号龙头企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基地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对口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是我市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头戏。

我市在发展和扶持龙头企业中,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的界限,创新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贯彻“谁有能力谁当龙头”的原则,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的龙头企业。重点扶持规模大、起点高、外向型、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全市多种经济成分一起上,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在培育壮大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同时,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改造和新上了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拉动下,全市一大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基本形成了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每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格局。

目前,我市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已有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由2005年的2家发展到21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由2005年的25家发展到198家,净增173家。同时,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117亿元,固定资产达53.6亿元,年销售收入达148.3亿元,其中资产总额超亿元的1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 30家。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31家,年产值143亿元。其中,小麦加工企业258家,年加工小麦360.9万吨,占全市小麦产量的95%;玉米加工企业11家,年加工转化玉米200万吨,占全市玉米产量的83%;油料加工企业13家,其中芝麻加工企业10家,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畜禽产品加工企业48家,年产值51.68亿元。

抓基地:建好农村工业化的“第一车间”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才能筑牢农民增收的根基。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驻马店人在观念上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转变。全市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战略,全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平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各地立足资源优势,围绕优质小麦、优质玉米、油料、畜禽产品、林产品、食用菌六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了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建立了一批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如今,全国粮食百强县我市有3个,油料百强县我市有4个,肉类百强县我市占2个;全省71个优质粮生产基地我市占7个,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我市占5个,40个畜牧强县我市占5个。

去年,我市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675.3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71%,总产28.2亿公斤,居全省第一位;优质玉米面积561.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6.7%,产量22亿公斤;花生233.6万亩,产量7亿公斤,其中正阳县面积在120万亩以上;白芝麻88.8万亩,年产白芝麻8万吨;花木15万亩,速生丰产林76万亩,9个县全部实现平原绿化达标;食用菌年产量23万吨,产值15亿元。

同时,今年全市新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529个,预计出栏生猪932.16万头、牛109.14万头、禽5061.91万只、羊446.02万只,全市肉类产量98万吨、蛋类产量34.5万吨、奶类产量3万吨,畜牧业产值16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

此外,泌阳、确山的优质烟叶,确山、正阳的西瓜,驿城区、汝南的精细蔬菜,西平的953巨型长毛兔,上蔡的生姜,确山的板栗和中药材等,都已初具规模,并涌现一大批种养示范基地和专业村。全市专业村达170个,主导产业从业人员22万人,专业村经济总收入30.9亿元。

抓组织: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一条重要“纽带”

近日,西平县盆尧乡于营村处处呈现热闹繁忙的丰收景象:硕果累累的玉米地里,农民正欢快地收获成熟的玉米;村头村尾的几个玉米收购点上,人头攒动,车来车往。

该村农民张东升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多亏有了优质玉米收购协会,我们的玉米才卖了个好价钱!而且有人专门上门甚至到地头收购,真方便!

据了解,通过协会,该村所产玉米全部销到了县里的几个玉米深加工企业,仅此一项人均年纯收入就达2000元。这是我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带富一方农民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把其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作为联结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农户与广阔市场的一条重要“纽带”来抓,大力发展了一批专业合作组织。

上蔡的养猪行业协会,会员280多户,遍布该县20多个乡镇,带动养殖户500多户;汝南县老君庙镇孙屯村在村农机协会的指导下,大型收割机发展到568台,户均1.2台,年跨区收割麦、稻200多万亩,实现纯收入2000多万元……

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少龙头企业还直接与农户签订种养合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依靠订单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向农户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服务,以高于市场价收购产品,订单合同履约率达92%。

目前,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已由2005年的398个发展到863个,带动种植面积566万亩、牲畜养殖量1545万头、禽类养殖量5838万只、水产养殖水面9万多亩。其中,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38个,比2005年增长21.6%,资产达3.4亿元,共发展成员2.6万人,年实现收入6.8亿元,农民成员人均纯收入4230元,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5倍。

据初步统计?熏我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77.7万户,占总户数的43.2%,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11.1亿元以上,户均增收1428元。

抓服务:打造农业持续发展的政务平台

在农业产业化链条形成和壮大的过程中,我市各级政府的优质服务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为引来和壮大龙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宽松的环境、最周到的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和建设者投资建厂。

借助东西合作平台,我市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全国农产品交易会,去年还成功举办了“农产品加工高峰论坛”和开展了农产品加工业优质产品评选活动,扩大了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力。

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年活动。为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市里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各县区每年也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对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

对市级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其生产性用电执行非工业电价;以粮食生产、加工为主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给予跨区收购、加工、批发、零售粮食的经营权;鲜活农产品运输,在全市所有干线公路收费站上开设“绿色通道”通行道口,对自备车辆免收通行费。

我市还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法行为,对于典型案件,给予公开严肃处理。同时,严禁各种形式的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和有偿服务、强制性服务,严格控制各种检查评比活动,让企业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

如今,伴随着全国东西合作盛会的东风,驻马店农业产业化超越传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工业化的田野上谋划着一轮又一轮的新的跨越。“中原粮仓”驻马店必将再次收获新的希望!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