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发展 收获未来
摘要: 吕 磊 胡军锋 “想发财,跟我来,跟我干,一季最少挣3万。”这是驻马店市三源农机合作社组织的“路路发”跨区作业队提出的口号。此言不差,今年6月21日,正在河北省蓟县跨区作业的该车队确山县新安店
吕 磊 胡军锋
“想发财,跟我来,跟我干,一季最少挣3万。”这是驻马店市三源农机合作社组织的“路路发”跨区作业队提出的口号。此言不差,今年6月21日,正在河北省蓟县跨区作业的该车队确山县新安店机手罗九菊高兴地告诉前来慰问的市农机局局长马晓光,他们车上三个人轮班,一天一夜收割小麦207亩,出来不到一个月,收入超过6万元。三源农机合作社也由成立之初的36台联合收割机,发展到现在拥有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各种大型农业机械近200台,业务集农机销售、维修服务为一体,跨区作业年收入千万元,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外出作业队。
三源农机合作社只是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一个典型代表。市农机局农机推广站站长石大春介绍,近年来,市农机局顺应“立足大农机、发展大农业”大势,因势利导,大胆探索,以建立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机作业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目前,全市共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19家,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有31家,从业人员达3762人,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及配套农具3831台(件),农机总资产3800多万元。
据今年初市农机局对全市农机合作社发展运行情况的调查,我市现有农机合作社在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服务内容上各有特色,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农机专业户联合型。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机大户为主要成员形成联合。这种形式的组合资产都在百万元左右,具有专业性强、发展势头猛、配套机具种类较多、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主要从事农田作业、农机运输、农业工程开发、跨区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如我市开发区关王庙乡何庄村石秀杰和5户农机大户组建的“顺发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大户领办型。这种形式是农机大户为发起人,吸纳其他散户以机械拥有量参股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农田作业或运输作业。因农机大户在技术、维修、经营方面见长,带动散户加入后,形成不同类型机械的联合与合作,使农机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如新蔡佛阁寺健华合作社的熊天照吸纳9名散户加入,由原来的耕播作业形成耕播、小麦玉米收获、秸秆还田等一条龙服务。
村“两委”班子领办型。由村“两委”班子把所辖区域内自愿加入的农机户组织起来,以机械入股的形式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由社员选举法人代表,产生合作社的管理机构,把原来分散经营整合成规模经营,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如汝南县孙屯农机合作社过去是各行其事,盲目流动,虽然是专业稻麦收割村,经济效益却很一般。通过村“两委”出面成立农机合作社后,统一同外地签订合同,减少了盲目流动,经济效益得到很大提高。
能人领办型。主要是由懂经营、会管理、社交能力强的“能人”将自愿加入的农机户组织起来,以组织外出跨区作业见长。如三源农机合作社,由“能人”张大生领办,组织小麦、玉米收获跨区作业,单机年收益10多万元。
自发组合型。这种形式多存在同村或邻村、家族和亲戚之间,相互信任并了解,自发组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如上蔡县芦岗乡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由16户农民自发组建,农忙季节相互协助,统一进行田间作业,使机具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市农机局副局长吕岩指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市农机化水平提高,通过这种形式实现兴机富民,符合国家农机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收到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了新型、大型农机具的推广,特别是玉米收获机的推广应用,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手工掰玉米棒的传统习惯,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其次,增加了农机户的作业收入,降低了普通农户成本支出。据统计,全市119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了我市28%以上的农机作业任务,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总收入达6785万元,服务农户78292户,凡合作社承揽的作业服务,比没有与合作社签订作业合同的每亩优惠3元。再次,有利于农机富余专业技术人员发挥技术专长,提高了合作社整体人员素质,同时提高了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加快了流转进程。
但从总体看,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起步较晚,与先进地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市农机局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市农机合作社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机装备结构和资金投入不合理,配套机具大多是农田耕作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少;小麦收获机械多,其他作物收获机械少;普通机械多,高性能多功能先进机具少,合作社装备结构和资金投入雷同。二是农机合作社规模小,项目单一,基本上局限于耕种和部分作物收获,机具利用率低,做不到“一机多用”、“一机常用”。三是农机服务信息不畅,信息手段不健全,大多是靠中介组织和熟人获得信息,造成农机作业服务的盲目性比较大,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同时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重机具和人员入社、轻服务保障等现象。
市农机局局长马晓光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解决了政府包不了,农户办不了的事情,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新的实现形式,是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飞跃。
市农机局党委明确提出:2008年全市要培育1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抓好三个精品,依托农机推广站,筹建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为此,今年1月市农机推广站组织我市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赴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比较先进的焦作市沁阳实地考察学习,然后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加快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路。
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在市农机局领导下,会同全市各县区农机部门制订近期和长期创办发展规划,将目标任务下达分解到各县区。沁阳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推动是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的首要动力。
加大宣传力度,给予政策扶持。我市农机化基础较好,通过加大宣传使那些外出作业半年以上的散户联合起来,利用各种媒体、有关会议进行宣传,使农民真正了解合作组织的意义、功能并自愿加入进去,并向省农机局申请农机合作组织扶持资金23万元,分别扶持汝南兴农专业合作社等6家专业合作社,以示范带动,推动发展。
正确引导,加强服务。学习推广焦作“三统一一核算”的成熟运作机制,以农机服务为主体,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积极为入社社员提供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供应服务,农产品运输、销售服务。
农业大市的市情和全省领先的农机化发展水平为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项利好政策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正确的发展思路为今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快发展,收获希望。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