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乡村新行当
摘要: □ 高万宝 田玉堂 春耕季节,笔者在正阳县一些乡、村发现,随着农村经济多元化格局的显现,新行当也越来越多。“农业家政”走俏了4月16日,大林镇李寨村李育有25亩水稻育秧进入两段移栽旺期,家里
□ 高万宝 田玉堂
春耕季节,笔者在正阳县一些乡、村发现,随着农村经济多元化格局的显现,新行当也越来越多。
“农业家政”走俏了
4月16日,大林镇李寨村李育有25亩水稻育秧进入两段移栽旺期,家里人手不够,这在以前他都是叫亲戚好友来帮忙,现在,他打个电话就有十来个妇女准时赶到帮着移栽。这些专门给缺少劳动力家庭和种养大户提供有偿服务的农民,因其灵活机动、随叫随到、工钱适中,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之为“农业家政员”。
近年来,随着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增多,规模种植及养殖户增加,农忙时节缺劳动力现象普遍。部分农民利用生产经营空隙巧打“时间差”,纷纷走出家门做起了“农业家政”,或5人一组,或10人一队,成立各类“农业家政”服务组织,服务内容也由过去的抢收、播种延伸到现在的“钟点家政”、“专业家政”、“技术家政”、“购销家政”、“信息家政”等方面。
像大林镇的“农业家政”有偿服务,每个劳动力每天收入40元至50元。
农田送进“托管所”
35岁的田玉理,是铜钟镇汪庄村农民,有8亩多承包田。今年年初,他在县工业园区一家企业打工,忙不过来,干脆将农田“托管”给了当地种粮大户陈根林,一门心思在外打工赚钱。
铜钟镇汪庄村53岁的王玉春一个儿子在外读书,另一个在外打工。过去6亩田一个人管,觉得很累。现在好了,农田交给村种粮大户“托管”,感觉很轻松。
农民所说的农田“托管所”,由当地种粮大户和专业户创办。王太仁是全县有名的种粮大户,去年投资10多万元,购置了大型拖拉机、整田机、收割机等,办起了农田“托管所”。王太仁对笔者说:“农田‘托管所’很受农民欢迎。来我们这里要求代耕、育秧、插秧等全程服务的农民,现在有50多户,总面积200多亩。收费方面尽量优惠,我们还无偿帮助一些困难户。”
导游菜嫂成新能人
在彭桥、王勿桥、寒冻等乡镇,泥瓦匠、木匠等原来在农村被称为走百家、吃千家的能人,如今不行了。而乡、村导游、农家菜嫂等一些新行当悄然兴起。
铜钟镇汪庄村农民王连和砌的锅灶火旺、省柴,在十里八乡很有名气。如今,他不吃香了。原来,当地农民纷纷建起了沼气池,用省钱、实惠、卫生的沼气做饭、炒菜了。新农村建设启动后,许多村庄变得美丽了,也成为城里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瞄准这块市场,办起“农家乐”,做起乡、村导游,开起特色菜馆。大林镇漫塘村农妇汤欣兰厨艺好,凭借村头的水库在村子里开起了农家鱼馆,做起了农家菜嫂,路过和前来这里垂钓品鲜的客人接连不断,生意十分红火。据统计,大林、汝南埠等地,像汤欣兰这样由当地农民开的特色鱼馆,就有20多家。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