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富民菌种扎根乡村
摘要: □ 吕磊 马锋去年以来,新蔡县黄楼乡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稳步推进,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努力做大做强做优食用菌产业。目前,该乡建成食用菌
□ 吕磊 马锋
去年以来,新蔡县黄楼乡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稳步推进,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努力做大做强做优食用菌产业。目前,该乡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3个、专业村1个,在建深加工企业1个,建成菇棚295座,栽培总面积18190平方米,占地75.47亩,居全县第一位。
注重服务 扶持发展
在食用菌生产中,该乡真心实意帮助菇农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提供技术、信息、市场、用工和资金等各项服务,努力实现以服务壮大规模、以服务扩大市场、以服务提升质量、以服务增加效益,帮助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
搞好培训学习。发展食用菌产业,技术是关键。为突破这一难点,该乡选择组织一批积极性高、善经营管理、信誉度好的农户参加食用菌生产培训班学习,使其熟悉了解食用菌生产特点、工艺要求,熟练掌握2~3种食用菌栽培技术。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把食用菌生产技术刻录成光盘,发放到各村组,真正实现培训内容进村入户,全面提高菇农的种植水平。
加强技术指导。该乡高薪聘请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技术员驻村指导,以此提高菇农栽培技术水平。同时,要求乡、村党员干部带头学,凡是要菇农掌握的生产技术,干部要先掌握,真正使每一位干部都成为食用菌生产的宣传员、服务员、指导员。
拓宽服务内容。对基地示范园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用电用水问题,做好跟踪服务。结合“诚信黄楼”建设,提高农户信誉度,及时协调农村信用社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对建棚和生产所需物料,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找料源,千方百计找门路、找关系、帮协调。注重收集食用菌价格、市场需求、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定期向种植户发布,指导群众种植发展。积极推广科学选料、合理配方、彻底灭菌、科学管理、适时采收、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技术,提高成品率。引导发展运销专业户和加工专业户,加强乡、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建立基地 带动发展
该乡结合资源分布特点和农户种植习惯,按照区域布局、集中连片的发展思路,选择王港、秦桥、石湖等班子团结、有栽培基础的村,因地制宜建基地,重点培育抓发展。
“回归工程”建基地。积极与外出务工青年联系,大力实施“回归工程”,促成王港食用菌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形成规模。同时,通过食用菌保鲜、脱水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干群联合建基地。针对部分群众怕赔本、不敢投入、观望等待的状况,积极探索干群联建模式,率先在秦桥村创办基地。实行村干部与工资挂钩、乡干部与年终奖金挂钩,以奖惩调动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以乡干部带动村干部,以村干部带动党员、群众发展。采取乡干部帮建、村干部带头、部分群众参与的模式,边建棚边购料,齐心协力抓好基地建设。目前,该基地共有6户干部、3户群众参与投资发展,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
发展“专业村”建基地。在具有食用菌栽培传统、技术基础好的石湖村,采取“基地+农户”形式,发展壮大食用菌生产规模。通过基地牵头建棚种植、制作菌种,形成示范效应,鼓励、支持、引导广大群众进行庭院式栽培,不断增加专业户,有望在全村形成3户群众中有1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局面,逐步把石湖村建成以基地为龙头,集菌种生产、销售和食用菌种植一体化的专业村。
勇于探索 创新发展
食用菌生产属短、平、快项目,投入少、效益高,是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工作中,该乡力求找准切入点,突破难点,形成亮点,为建设生态型、循环型、效益型农业大胆探索,创造性开展工作。
创新思路。注重科学化、规模化、特色化,以品种多样化、菌种优良化、模式工厂化为方向,以培育食用菌种植示范园为目标,以王港、秦桥等村为支撑,按照“村有百棚片、乡有千亩园”的发展思路,逐步扩大示范种植面积,壮大规模,形成特色,使示范园成为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基地。
创新模式。在种类上,以草腐菌为主,转化小麦、玉米秸秆;积极发展木腐菌,充分利用树枝、木屑等资源。在品种上,大力发展平菇、鸡腿菇,加快发展双孢菇,量力发展香菇,加快推广木耳生产。在模式上,既鼓励大棚栽培,也提倡庭院栽培;既鼓励单独栽培,也提倡菌粮、菌林间作栽培;既鼓励单周期生产,也提倡长年生产。
创新督导。实行包村干部帮建责任制,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每日现场督导;采取建设进度10天报告制,及时掌握各村食用菌生产进展情况,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组织乡直、村组干部和技术人员,定期到各村食用菌生产一线进行观摩,及时发现、解决食用菌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观摩,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通过观摩,找差距、比干劲、增加动力,促进全乡食用菌生产又好又快发展。该乡多策并举,以市场为导向,利益驱动、创新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做法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